走进凤山革命烈士陵园,向烈士们致敬!

凤山板均革命烈士陵园

板均(原名八达乡)与东兰一山之隔,是凤山开展革命活动最早的地区之一。

1926年初,廖源芳、黄文通、廖由斌、黄伯尧、韦鼎年、梁福臻、黄松坚等一批从东兰第一届农讲所学习回来的学员和农运骨干,积极奔赴全县各地,发动、组织农民起来建立农民协会,与压在头上的封建势力作坚决斗争。

1926年初,廖源芳在长里区八达乡建立了凤山县上段第一个乡农民协会。

1929年10月下旬,东兰县党组织派中共东兰县委委员韦菁到凤山上段从事建党工作。韦菁以东凤交界的长里区八达乡、三洞乡为革命据点,培养骨干,发展党员,并建立了中共八达支部,支部书记周家隆(后由陈宝善接任)。这是凤山县成立最早的党支部之一。

板均作为凤山革命的重要据点,自然成为敌人进攻和围剿的重点。在历次残酷的革命斗争中,板均(含那兵)有50多名革命军民英勇牺牲,涌现出为保守红军机密而惨遭敌人砍臂剖腹的红军女交通员周妈滚、宁死不屈而被敌人敲牙抠眼、剖腹挖心的乡苏维埃政府主席陈宝善等著名英烈。

1983年,凤山县人民政府拨款修建了一座简易的纪念陵园。

1989年11月,板均村党支部、村民委通过组织群众集资、向县、乡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求助等方式,重新修缮扩建。现陵园由纪念塔、纪念碑、纪念亭、石围栏等建筑物构成,总面积271平方米,颇具规模。

Hash:a04216d741d71529901c01a79a0c303510b78188

声明:此文由 方志广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