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报道之十九——过去的记忆 走进山区古建筑群(下)

红色山门珠源寺

在描绘避暑山庄全景的《热河行宫图》 中,能清楚地看到清朝时避暑山庄的繁盛景象。而在避暑山庄澄湖以西的山坡上,有一处名叫珠源寺的大型佛寺建筑,这是清帝在避暑山庄内建造的第一处大型庙宇。

《热河行宫图》

和其它寺庙一样,珠源寺是典型的佛教建筑风格,呈伽兰七堂式。珠源寺寺址独占佳处,依山傍水,古木参天瀑布飞悬,动静结合,可谓相得益彰。

寺门朝东,题额有“珠源寺”。根据记载,珠源寺占地面积约有四万五千平方米,寺内原来陈设文物计四百七十多件,建寺耗费银两达七万两。其中,在珠源寺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宗镜阁了。

乾隆二十六年的《内务府奏销档》 中记载道:“热河珠源寺内依照北京万寿山宝云阁铜殿式样,建造铜殿一座。”这说的正是宗镜阁。宗镜阁整个建筑全部用青铜铸成,重四十一万四千斤(有的人说四十六万一千斤),用铜二百零七吨,通体呈古铜色,连接之处,均有螺丝,可装卸自如。因此,承德本土人会习惯地叫它铜殿。

宗镜阁(铜殿)遗址

宗镜阁的上层檐外挂有乾隆题匾:“宗镜阁”,下层是“海藏持轮”,它的梁、柱、门、窗、匾额、抱柱、对联,都雕刻着飞龙、沧海、白云、花卉、鸟兽等各种立体浮雕,工艺极为精细。阁的内外都是用铜铸造,制作工艺精湛,雕刻手法巧妙,其内部陈设也极为豪华。黄铜供桌上有铜昭释迦佛,在银龙盘绕的铜亭内、两侧及殿内128 尊皆为铜佛。寺庙建在九层台基上,三层为大弥须山,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和八大菩萨。阁的最上层为众香楼陈,陈设达上万件之多。此处遗址为1981 年清整,当时宗镜阁前石碑坊御笔尚可见。1998 年,此处被列为“河北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乾隆题的“海藏持轮”匾

乾隆题的“海藏持轮”匾,藏字左边的部首被康熙有意地去掉,有“不要匕首,放下武器和平制国”的思想。然而,他可能没有想到,在历史车轮的更替中,宗镜阁会迎来一场令人悲愤的厄运,根据专家多方考证,宗镜阁之被毁当在1944 年。

上世纪40 年代初期,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寇铁蹄遍及东南亚,战线拉长,消耗愈发扩大,区区岛国难以撑持,于是日寇加紧对占领国的掠夺。随着它在伪满全境搞起的所谓“国防献金并金属制品献纳”运动,热河百姓的日用品比如铜盆、铜壶、铜鞋拔、铜钌铞儿全成了日军造枪弹的原料,然而对战争来说,这点玩意儿岂非杯水车薪,宗镜阁也未能幸免。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珠源寺

转眼之间,美妙绝伦的人类艺术珍品永远地消失了,随后几年,盘踞承德的国民党军为了对抗人民解放军而在山庄内外构筑工事,大肆拆毁古建筑,珠源寺的楼台殿阁竟也被扫荡一空。

如今,当人们再次来到寺庙原址时,历史留给我们的,只有珠源寺的上山步道和一处上山接引的红色门楼,而图画中的佛寺胜景,已经全部荡然无存了。值得庆幸的是,虽经日寇的几番“洗劫”,宗镜阁终归还是留下了一点东西。在避暑山庄博物馆里,乾隆御书的一块“海藏持轮”铜匾额和一副铜抱柱楹联陈列其中,这便是宗镜阁侥幸获存的遗物了。放眼望去,那留下的铜钟和坍塌的石雕在向来往的游客诉说着历史的磨难。人们从矗立在荒草上的这些遗迹中可看出,昔日的规模和辉煌,只能在印象中描绘想象它曾经的宏大,无法再亲身去感受清朝最优秀的建筑师的精美杰作。

松鹤清樾北山峰顶

——锤峰落照

亭上青砖灰瓦,原木本色,淡雅庄重,简朴适度。与那些黄瓦红墙,描金彩绘,堂皇耀目呈明显对照,这是一个让人心旷神怡的地方,也是我们此次旅途的终点。

也许是对终点美景的期待,也许是喜欢这山中的一切,我们不由地踏入山中,感受它的自然风光。夕阳的余晖,满山秀丽的花朵和苍翠的松柏,都如淡淡的水墨画,安静、悠远。走在仿若原始森林道路上,就开始无尽幻想,想着虽不能像古时那样随处可见山中的奇珍异兽,但却能感受到当时皇帝与贵族们上山观景的惬意。

位于避暑山庄南部松鹤清樾北山峰顶,为“康熙三十六景”第十二景的锤峰落照,是一方亭,为在避暑山庄里观赏磬锤峰而建。每当夕阳西照,漫天红紫,那时,东方的磬锤峰金碧辉煌,宏伟壮丽。康熙、乾隆、嘉庆三位皇帝都曾在近黄昏时与文武百官及王公贵族登亭举行风味野宴,并观看磬锤峰落日余晖下的雄奇俊秀的景象。锤峰落照系1977 年复建,御碑是1990 年立,还有一块仍埋在亭前。

7 个小时的路程,我们登上山庄岗峦之巅,锤峰落照风景初现,磬锤峰随之矗立眼前。

3 间卷棚顶歇山式大型观景亭,外侧12 根立柱,大大小小的门窗,组成了锤峰落照亭。在亭子上远眺,山庄内的各风景点,山庄外的几座大庙,周围山上的奇峰怪石,都可以一览无余。

康熙曾说过:“珠峰横列与前,夕阳西映,红紫万状,似展黄公望《浮岚暖翠》 图,有山矗然倚天,特作金碧色者,磬锤峰也。”站在锤峰落照亭中,磬锤峰首先映入眼帘,每当夕阳西照,磬锤峰被红霞照得金碧生辉,故名“锤峰落照”。在这里看日落原来是一件难得的美事。风景雄奇峻秀,矗然倚天,蔚然壮观,想必一定是此番美景,才使得康熙帝建造这座“锤峰落照亭”以来观赏美景。这里只有无限好的夕阳,并不需要感叹黄昏的到来;这里的夕阳不是悲观的事物,而是极美的一幅画面。来这里如果不看日落,将是一种莫大的损失,这应该就是所谓的“一亭尽揽山间趣,幽室能观世外天”吧。

坐在锤峰落照亭外的石阶上,终于感受到一天旅程的疲惫。想到自己一味攀登,竟不知因倦怠错过了多少山中美景,错过了多少世外桃源

突然天气骤变,空中下起太阳雨,绵延的山峦隐在雨幕之中。夏雨来得突然,又戛然而止。太阳映射在树丛之中,透过树叶,在地面上照射出星星点点,似乎只要坐在这里与青山绿水为伴,平日里的压力、不安和焦虑就能随之消减。

站在亭中往远处看去,有一挺拔峭立的石柱擎天而立直插云端。石柱高59.42 米,其上粗下细,形如洗衣用的棒槌,因此康熙皇帝赐名“磬锤峰”,俗称“棒槌山”。磬锤峰是磬锤峰国家森林公园内主景,那里奇山异石、丛林繁茂。不仅山异,森林环境也很优美。满山遍布着杜鹃花芍药花、玫瑰花、丁香花、樱桃花山菊花、石竹花等100 多种野花,油松五角枫、白桦、山杨、云杉、紫椴等300 多种树种展现着各自特有的风姿。在茂密的丛林中,有鸳鸯鸟、金翅鸟、蓝靛鸟、花花燕、雉鸡、黄鸟、布谷鸟和鹿、青羊狍子、獾子、狐狸、野兔等近百种禽兽栖息出没,更使景区内充满活力,野趣盎然。

磬锤峰是承德十大名山之一,就连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 中也曾记载道:“濡水(今滦河)又东南流,武列水入焉,其水三派合……东南历石挺下。挺在层峦之上,孤石云举,临崖危峻,可高百余仞……”。经实际测量,磬锤峰海拔596.29米,槌高38.29 米,连同基座高59.42 米,上部直径15.04 米,下部直径10.7 米,体积约为6508 立方米,重约16205 吨,估计已有300 万年的高龄。在磬锤峰半山腰有棵树龄达300 余年的桑树,名蒙桑,它虽生长在石缝间,却长得枝繁叶茂,结出白色桑葚,又肥又大,古时候还有吃了它可以益寿延年的说法。

磬锤峰

秀美的风景免不了与美丽的传说相伴:据说很久以前,承德一带是一片汪洋大海,磬锤峰处为海眼。当时有一只海怪经常伤人,一个小伙子为民除了害,但却触怒了龙王,被绑入龙宫。龙女路过见小伙儿眉清目秀、威武不屈,便产生爱慕之情,于是她盗取了龙王的定海针,带小伙子逃出龙宫。龙王派兵追赶,龙女便甩出定海针,将海眼堵住,这里也就渐渐变成了陆地。后来,龙女和小伙子结了婚,日子过得很美满。但玉皇大帝知道以后便派兵来抓龙女,龙女宁死不屈,最后被点化成桑树,栽在定海针即棒槌山半山腰上……

在亭中小憩,随之而来的便是如此美丽的风景与烂漫的爱情传说,之前所错过的风景仿佛也不那么重要了。对于热爱登山的人来说,爬到顶端的那一刻,总是感觉很骄傲。而爬山就像生活,也许困难重重,但只要攀到最高峰,所有的疲惫与消极都化为最大的勇气,使你继续向前走,更何况还有美景相伴。

在山脚时,看见山顶在云里雾里,似乎显得很神秘,有点似神仙之境,而我们正是出于好奇心,想要探究山顶的美好,才努力登上顶端,将遇见之物尽收眼底。只有登上顶峰,才能体会那可望而不可即的韵味……

站立在山顶上后,又好像和大自然融为一体。有时天气骤变,山峦隐在雨幕之中,如同沙场上的英雄,带着胜利,浩浩荡荡凯旋而归。如果天晴,便会心旷神怡,其中美景千姿百态,收揽于心。

走出那幽静的树林,我们感到了些不舍。毕竟它带给了我们许多快乐,留恋。我们还会再回来看你的,希望下次来看你时你依旧是这个美丽的样子。

本报记者:石盈盈、娄丽双 通讯员:李晖

编辑:建安

Hash:680e96f7d8e737a1be30069584771cdf6707f313

声明:此文由 承德晚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