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的两个“塔山”的古往今来
宁德县城历史上曾经有过两座规模比较大的石塔今日宁小博跟你好好说说它们的古往今来,一座是建于北宋时期的金仙山(今名镜台山)育英塔,另一座是建于清代的酒屿灵瑞塔。
那么这两个塔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历史故事呢?
【镜台山】 育英塔原址在今天的镜台山镜台附近,由于圮毁的时间过于久远,大部分宁德人对之闻所未闻,在地方志中只留下零星记载。根据乾隆版《宁德县志·卷之一·舆地志》记述,育英塔因坐落于金仙山,故又名金仙塔,当时建塔目的源自风水学说,“玉女为县治右弼,金仙为县治左辅……金仙虽高峻,稍逊于玉女,建塔其上,不外辅弼相配之意。”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宁德游击福兴倡建镜台于金仙山,在修筑台基时发现一块石碑,上有“育英塔”三字,所刻修建年代模糊不清,仅认得“乾德”二字。于此可见,镜台是修建在育英塔的基址之上。乾隆四十六年(1781),适逢宁德修志,又在“育英塔”石碑之旁挖掘出一块石碑,上有“嘉泰四年甲子重修,守塔僧觉嗣”字样。根据前后这两块石碑,修志者断定育英塔“建于宋太祖初年,修于南宋宁宗改元时也。”既然育英塔建于北宋乾德年间(919~924),修于南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
育英塔虽然已经消失了好几个世纪,但民间还习惯把镜台山以北的一片地域(林振翰墓一带)称作“塔山里”,民国《宁德县志稿》中则直接把镜台山之阴载为“塔山”,民国《崔氏族谱》称为“大塔下山”,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那么它又是在什么时期圮废的呢?
至今遗迹还存在么?
带着总总的疑问!
查阅地方志
可惜的是未查阅到相关资料!
明嘉靖版《宁德县志》《卷二·古迹》有如下文字:“金仙塔,在碧山北一里许山中。宋有寺,乃天王寺僧烧香掌管。后寺毁塔存,岁久乡民拆卸,今止存下层。”根据嘉靖志的记载,在修志时的嘉靖十七年(1538),育英塔在无人管理之下,遭受县民破坏,但还保存着下半部分。到了万历四十四年(1616)修纂《福宁州志》时,没有只言片语涉及育英塔,可见此时该建筑物已完全遭受破坏,仅存基址了。
育英塔在明代初期直至中期还保存原貌,先后两度被列入“宁川十景”,分别名曰“金仙浮图”、“金仙霁色”,并由明初进士林保童、五真居士陈宇(乾隆版《福宁府志》作陈癸)配诗。
从从两位地方名人的诗句中,我们可以识其大概,育英塔高七级,全部为石砌,每层有石龛,雕饰瑞兽,塔内有石阶直达塔顶,每层翘角还系有檐马(风铃)。其式样应该与福清市音西镇水南村水南塔(造于北宋宣和元年 1119年)、长乐市三峰寺塔(建成于北宋政和七年 1117 年)大致相近,因为这三个县在两宋时期同属于福州府管辖,只是规模上略有不同罢了(育英塔有僧看守,规模应该不小)。
至于嘉靖版《宁德县志》所说的育英塔附近“宋有寺”,其实就是天王寺的下院,规模甚小。据南宋梁克家《三山志·卷第三十七·寺观类五》记载,天王寺在北宋建炎二年(1128),曾遭“建寇”叶侬焚毁,育英塔旁的这座下院近在咫尺,可能也遭受牵连,难逃一劫,后因财力物力所限制,从此未能续建。上世纪九十年代,城关部分信众在镜台西北修建“金光寺”,平整土地时曾出土了佛像、古井、石柱础等文物。在金光寺大殿前方不远处还发现了一座唐宋时期古墓,出土了多角坛(五谷罐)、青釉盘口壶、青釉陶杯、棺钉等珍贵文物。前不久,笔者为了查找育英塔资料,与李剑平、李怀涌二位先生到金光寺实地进行勘察走访。在寺院住持释寂照的指引下,我们在大雄宝殿左侧发现了一座僧人墓塔遗存。综合以上发现,可以确定金光寺所在位置正是天王寺下院的原址。
【石塔灵瑞塔】
灵瑞塔,因坐落于烟波浩渺的东湖口酒屿(塔山)之上,故又名酒屿塔。在东湖塘没有围垦之前,酒屿周围湖光潋滟,岛屿罗列,孤塔高标,景色格外迷人。每至夜间,渔灯点点,清风习习,灵瑞塔“潮平月上,影如龙蛇”(刘廷珍《耐庐二十四景诗注》)。据与酒屿一水之隔的古溪村部分老者回忆,灵瑞塔高约二十余米,七层八角,花岗岩砌造,全塔仅第一层设有门,内沿塔壁设有曲形石台阶,直达塔顶。塔基外为四方形草坪,杂草丛生。由于年久失修,杂草树木由塔身缝隙长出,藤蔓缠绕,导致塔身变形,向东北方向倾斜,危如累卵。民国二十七年(1938)的一个普通中午(有种说法认为是农历七月初七),灵瑞塔终于经受不住风雨侵袭,轰然倒塌。当时的一声巨响,声闻数里。据说灵瑞塔倒塌前的几天里,连续几日晚上附近村民都会听到塔神断断续续的哭泣声。很多人估计不知道还有这么个美好的传说吧,
德国建筑师恩斯特·柏石曼Ernst Boerschmann1873~1949)拍摄的宁德县城老照片。这张珍贵的照片拍摄于1906~1909年(光绪三十二年宣统元年),在这张标名“福建省三都澳的城市和港湾”的旧照中,酒屿之巅的七级石塔仍高高耸峙,大体轮廓依稀可见。
关于灵瑞塔的修建年代,明清地方志没有明确记载,但在民间却盛传着南宋宝庆年间(1225~1227),宁德主簿丁大全修建灵瑞塔的说法。据说宝塔后来倒塌于元末,到了清代乾隆元年(1736),由富商叶禹独资重建,也有人认为第二次修建是在乾隆十三年(1648)。有关灵瑞塔的各种文章也都分别采用以上这几种说法,没能达成一个共识。随着近年来不断有一些新的历史资料被公诸于世,灵瑞塔的修建年代终于有了定论。据清代陈寿祺纂、魏敬中重纂《福建通志·卷十四·山川》记载:“酒屿,乾隆五十一年邑人建塔其巅,额曰灵瑞。”由此可见,灵瑞塔既不是丁大全始建,也不是重建于乾隆元年、十三年,而是乾隆五十一年(1786),由地方士民集资所建。魏敬中是宁德县东洋里樟源(今属周宁县)人氏,嘉庆二十四年(1819)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国史馆总纂。
黄澍先生在其《也谈灵瑞塔建造年代、陈宇的诗》一文中,曾对灵瑞塔建造年代提出过质疑,他认为该塔“应该建于乾隆后期”或“乾隆后期至道光年间”,主要证据也是乾隆四十六年(1781)修《宁德县志》没有任何记载。确如其言,乾隆志颇费笔墨记述了历代修筑东湖的经过,两次提到酒屿山上炮台,而修塔作为地方大事,是不可能没有记录的。刘家谋在《鹤场漫志》还有关于邑例贡生叶禹关心地方公益事业的记载:“邑例贡生叶禹喜施舍,尤重文人。倡建灵瑞塔,修文武圣庙,赵公、邹公二桥,复下峬岭旧路,捐莲峰书院膏火田。”叶禹字圣达,为吾邑名士叶开泰、叶开树之父,五都漳湾人,据乾隆《宁德县志·卷之七·人物志》记载,叶禹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捐贡;乾隆四十六年(1781)卢建其、张君宾编纂县志时,担任总理一职。由此可见,叶禹一生主要生活在乾隆后期,一些出版物中提到的叶禹于“乾隆元年”修塔的说法是错误的。同样《鹤场漫志》提到的“文武圣庙”、“赵公桥”、“邹公桥”,“下峬岭旧路”、“莲峰书院膏火田”,大部分是叶禹在乾隆四十六年(1781)以前修建,所以在乾隆志中都能找到相关记载。根据以上这些资料推论,灵瑞塔确实是在乾隆五十一年(1786),由叶禹提倡,在地方士民的大力支持下得以兴建的。陈邦校《建塔议》有这样一段记载:“(宁邑)旧有塔基二座,一在东北,一在东,不知何故,兴而中止。遗址乱石抛卧荒榛间,可叹也。”“东北”之塔即育英塔,“东”塔有人认为就是酒屿之塔,其实不然。东边这座石塔是指金瓯山的普同塔。据嘉靖版《宁德县志·卷二·义冢》:“普同塔,在县南金瓯山下。宝庆元年,县丞刘介如同邑人高伯埙等募资建塔,为小民藏骨之所。又创庵曰‘化成’,命僧守之。”金瓯山,又名覆釜山,俗称大门山、虎山(为“覆釜山”讹音),与酒屿、猴毛屿紧密相联,如同三颗璀璨明珠,镶嵌于东湖万顷碧波之上。根据嘉靖志记载的内容我们可以得知,金瓯山所建之塔是具有佛教性质的普同塔。普同塔又名海会塔,据《华严玄疏》卷一:“言海会者,以深广故,谓普贤等众,德深齐佛,数广刹尘,故称为海。”“海会”用作墓的总名时,取海众同会一穴之义。普同塔一般是由寺院创建,用来藏瘗佛门子弟骨灰,金瓯山的普同塔性质有所不同,其掩埋对象是民间无主的尸骨。这座石塔建于宝庆元年(1225),正是丁大全任宁德主簿时期,但这座塔也不是他所修建,而是县丞刘介如偕同本邑著名学者、理学家高颐之子高伯埙募资修建。从塔旁还创修有庵堂一类建筑来看,普同塔的规模不至于太小。普同塔毁于何时无从查考,根据陈邦校《建塔议》的记载,早在明代后期就与育英塔一样,仅存部分建筑石构件,到了乾隆四十六年(1781)修纂县志时,已是“今查无之”了。乾隆志中提到的东湖“佛塔塍”指的应该就是普同塔附近的这片水域。
人在长大,社会在发展!不管如何发展,宁德城市资讯全体人员希望大家不要忘本哦!
▍内容来源:宁小博半隐轩的博客 黄诗云 宁德城市资讯原创编辑完成
▍图文编辑:宁文策划
Hash:8bc380bf712e406009d6fb1ef438f2dc7833136b
声明:此文由 宁德城市生活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