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亮点感官齐开,中共一大纪念馆这样观展!

7大板块,612件馆藏文物,30多件一级文物,1000余展项……昨天,中共一大纪念馆全新开馆。新馆基本陈列展厅建筑面积约3700平方米,扩大至此前的近4倍。展览以“伟大的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陈列”为主题,“初心使命”贯穿全篇。其中包括序厅“历史选择 伟大起点”,第一部分“前仆后继 救亡图存”,第二部分“民众觉醒 主义抉择”,第三部分“早期组织 星火初燃”,第四部分“开天辟地 日出东方”,第五部分“砥砺前行 光辉历程”和尾厅“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永远奋斗”共七个板块。

中共一大纪念馆研究馆员张玉菡介绍,相比原基本陈列,新馆展陈在主题内容、文物运用、空间形式、技术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提升。

展览主题明确,更注重凸显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参观中,人们一边发问,一边也在寻找答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在那个年代诞生?为什么在上海诞生?诞生的过程是什么样的?诞生之后,对于中华民族、对于中国革命有着什么样的伟大历史意义?

表达方式也随之多样,更详尽、丰满地展示历史,需要观展者打开感官来悉心体会。“文物、展项、图片、故事,结合多媒体技术手段,构成了一个个鲜活的历史场景,一幅幅多元生动的剖面,来讲述建党故事,红色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亮点一:美!三大幅瓷板画熠熠生辉

走进石库门样式的中共一大纪念馆,印入眼帘的是三幅大型的瓷板画,以红色为主色调,颇为壮观。

“瓷板画”,是一种瓷器文化与绘画艺术结合的传统非遗。据悉,这种工艺须在平素瓷板上使用特殊的化工颜料手工绘画、上釉,再经高温烧制而成。

正前方的瓷板画最大,以“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为主题,名为“日出东方”。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全面胜利的历史征程。

画幅中是大家熟知的红色地标:如中共一大会址、嘉兴红船、井冈山瑞金遵义延安西柏坡北京天安门等。

左右两侧的瓷板画,分别以“中流砥柱”和“民族脊梁”为名,展现了长江三峡黄河湖口瀑布的壮丽景观,以及气势磅礴、连绵不断的长城

亮点二:新!72部《共产党宣言》首次集中展出

在“早期组织 星火初燃”部分,重点展项《真理的味道》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观看。72种《共产党宣言》高低错落成雁阵排列,配合LED三折屏装置场景和生动的多媒体视频,共同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

展项正中展示的是1920年8月和9月的第一、第二版《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中共一大纪念馆副馆长周峥介绍,第一版的封面主体为红色印刷的马克思半身坐像,也被称为“红版”,第二版封面改为蓝色印刷,叫作“蓝版”。这两本是馆藏一级文物。

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早期重要的活动,就是传播马克思主义。因而这一场景围绕《共产党宣言》展开,包括“真理的味道”“信仰的力量”和“初心的守护”三部曲。

在“真理的味道”部分,文物背后蕴藏着陈望道专心翻译“宣言”,“蘸着墨汁吃粽子”的故事。陈望道为静心译书,回到老家,躲进年久失修、漏风漏雨的旧宅。他将铺板架在长板凳上,白天当桌,晚上当床,顶着刺骨寒风写下一句句译文。母亲心疼儿子,送来几个粽子和一碟红糖。“是否还要添些红糖?”屋外的母亲关切问道。“够了,够甜了。”陈望道连声答。没曾想过了一会,却见儿子嘴唇周围乌黑一片。原来,陈望道专注于译书,竟错将墨汁当作了红糖,蘸着吃粽子也浑然不觉。

“信仰的力量”讲述了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于1920年夏天,在辣斐德路(今复兴中路)成裕里秘密成立又新印刷所,帮助陈望道编辑、出版《宣言》,推动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故事。《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的出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受此影响,一批先进分子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义无反顾地踏上革命征程。

“初心的守护”则讲述了中共早期党员张人亚与父亲张爵谦数十年的生死接力守护。正是在父子两代人的精心守护下,一批中国共产党早期珍贵文献得以躲过白色恐怖与日军侵略,在新中国成立后才能重见天日。张人亚保存的这本《共产党宣言》已经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译本之一。封面上那枚长方形深蓝色纪念印章,“张静泉(人亚)同志秘藏山穴二十余年的书报” 清晰可见,正是这段故事的印证。“最初,这个展项只设计展示红、蓝两本《宣言》,后来,决定尽可能增加文物的分量,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张玉菡介绍,正是经历这样反复地思考和斟酌,最终决定把馆藏的72部《中共产党宣言》全部展示出来。同时辅以多媒体技术手段,完整、深入地讲述红色故事。

亮点三:真!裸眼3D全息投影

在“开天辟地 日出东方”部分,《开天辟地大事变》展项运用沉浸式影片与实景还原相结合的手段,带领观众回到了那个年代。

中国向何处去?谁能救中国?这是一个多世纪前,无数仁人志士苦苦的追问与求索。

“1921年7月23日,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代表们,汇聚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参加这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会议……”灯光亮起,帷幕拉开。旁白声中,影片带领参观者穿越时空,重温烽火岁月。

百年前石库门客堂间,中共一大召开的场景也被实景还原:客堂间内,一个长方形餐桌,十几把圆形椅凳。旁边还有通向二楼的狭窄楼梯。通过全息裸眼3D技术,与会者“穿越”而来,齐聚在会议桌旁,共商大计。

“我代表共产国际来到此次会议”“我先来讲讲湖南的情况”“我也来说说北京的情况”……代表们你一言我一语,大会听取了各地党组织的汇报,讨论了党的纲领和工作计划。代表们仿佛就置身于观众眼前,商讨着建党大业。

“身临其境”是这一展项的关键词。“建党部分是整个展览的核心,因此我们在设计之初就一直思考如何呈现。”周峥介绍,在这一部分中,前半部分着重介绍了13位参会代表。顺着逻辑线往下,这部影片详细讲述了会议的过程:会议是如何召开的,形成了什么样的决议、什么纲领文件。浓墨重彩展现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历史意义。

结合幻影成像、全息裸眼3D技术,营造出沉浸式体验。“在中共一大会址,通过实物还原当时的场景,但场景是固定的。现在,新技术赋能场景,动起来的互动体验也是展览的精华所在”。

亮点四:燃!数字动态沙盘复刻“光荣城市”

“中国共产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上海,一座光荣之城,612处红色遗址遗迹遍布于街头巷尾。

“开天辟地 日出东方”部分的数字动态沙盘“光荣之城”,以声光投影于沙盘,勾勒出散布于上海这座红色之城的点点星火。

基于党史考究,沙盘以20世纪三十四年代上海城市区域的地图为底图,合成为矢量图,还原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风貌——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望志路106号拉开帷幕,中共一大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选举产生中央局,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中国革命的面目,就此焕然一新。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在上海辅德里召开,通过了第一个党章,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5年1月,中共四大在广吉里召开,第一次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

一座座石库门见证着中国共产党创建和早期发展的历史根脉。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旧址,中共中央政治局机关旧址,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中共中央秘书处机关旧址,中共中央特科机关旧址……数百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旧址遗址在无数小片拼合而成的物理沙盘上一一展现,一一叠加,红色足迹遍布大街小巷,见证着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亮点五:暖!文物背后故事令人动容

在“砥砺前行 光辉历程”部分的陈列柜里,有一只这样的白布书包:书包上,密密的针脚,绣着一架神气的飞机。一旁的红字,绣着“干云而上”,道尽了母亲对幼子的期许:存高远之志。这是1935年,陈赓夫人王根英烈士在南京老虎桥监狱中亲手缝绣的,从狱中寄给年幼的儿子。

1932年,王根英担任全国总工会组织委员、女工部部长,积极组织领导上海工人运动。1933年12月,由于叛徒出卖,王根英被捕入狱。在狱中,面对敌人的酷刑和非人的折磨,她坚贞不屈,同敌人进行了艰苦斗争。在狱中,她为孩子缝制了白布书包。

全国抗战爆发后,经党组织营救,王根英被释放出狱。1938年秋,王根英被调到八路军一二九师供给部财经干部学校任政治指导员。1939年3月8日,师供给部和学校驻地遭日军突袭包围。在突围的危急关头,王根英毅然返回去取党内重要文件和公款,途中遭日军枪击壮烈牺牲,年仅33岁。

同样暖人心的,还有李白烈士生前修理地下电台使用的工具和配件,还原了“永不消逝的电波”。1949年5月7日,李白烈士遇害,离上海解放仅20天。他在狱中对爱人说,革命即将成功,无论生或者死,心里总是愉快和欣慰的。

作者:王宛艺

编辑:周辰

责任编辑:陆益峰

摄影:袁婧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Hash:82e5c15dc22ab9d1001acb472e6ef2251d06eb6a

声明:此文由 文汇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