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象山是这样的!
象山于唐神龙二年(公元706年)立县
有6000多年的文明史
故名象山
象山先后获批国家级海洋渔文化(象山)生态保护实验区、渔山列岛国家级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韭山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全国唯一拥有3个国家级保护区的县域经济体。
象山文化发展一脉相承
从考古发现看,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山遗址出土的陶器及青铜鱼钩等文物显示,早在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渔民在此耕海牧渔。
从《宝庆四明志》等大量史书及地方志的记载看,从春秋战国至今,虽然历史沿革发生了多次变化,但是象山文脉发展延绵不断,并不断发展壮大。如《四明续志》记载,象山的石浦以独特港口之利,秦、汉年代就有海上渔、商活动。
至唐宋以后,象山的海上捕捞业及航海业已经十分发达,石浦被冠以“浙洋中路重镇”之称。当代,象山人民在继承已有文化基础上,使象山海洋文化内涵得到新的丰富与提升,如连续举办19届的“中国开渔节”跻身全国十大民俗节庆。
民俗文化展演
象山文化资源形态较为完备,不仅包括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也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同时也有一些文化景观和大量名人文化资源。
※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
省、市历史文化名村各4处
石浦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东门渔村为中国传统村落
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6项
(徐福东渡传说、象山渔民开洋谢洋节、石浦—富岗如意信俗、海盐晒制技艺、渔民号子、唱新闻)
省遗15项,入选省级非遗保护综合试点县。
青铜鱼钩
象山人民长期从事耕海牧渔,其生活与文化均因海而生、靠海而存。
渔谚、鱼的传说等民间文学,捕捞、造船、织网、渔具制作等传统技艺,妈祖巡游、祭海仪式、开渔节、渔民宅居、渔民饮食、渔业商贸等信仰和习俗,及其相关的渔歌、渔曲、渔戏、渔鼓、渔灯等各种文化事象的形成都与象山海洋环境密切相关。
塔 山 文 化
塔山
塔山遗址保存完整,延续时间长,从距今6000年左右一直到相当于中原的商周时代,内涵丰富。其潜在的学术价值十分重大,既是山坡遗址,又具有海滨遗址的独特性。塔山遗址下层文化内涵体现了河姆渡文化与马家浜文化在这里相遇而不完全相融的状态,为此有考古学家曾提出“塔山文化”的命名设想。
国家文物局评价:象山塔山史前文化遗址的发现与发掘体现了我国考古文化的新成就,对研究江南地区史前文化乃至中国历史都具有重大意义。
人 文 文 化
陈汉章故居
象山历史上人才辈出,曾孕育宋代名监司杨王休、元末明初散曲家、戏剧家汤式,以及明清的钱唐、俞士吉、邵景尧、高僧梵琦、姜炳璋等。
近代鸿儒陈汉章、航海家李高淐以及革命先驱贺威圣、王家谟、革命诗人殷夫等一批历史文化名人。
养 生 文 化
象山是徐福重要隐迹地之一,至今尚存石屋山、丹井等历史遗存,2016中日韩徐福文化(象山)研讨会更是确立象山徐福研究的国际地位。
海 防 文 化
渔山灯塔(浙东灯塔群)
象山历代都为海道要津,军务戍守之地。古时曾有1卫、4千户所、3巡检司、20多个寨堡,防御设施完备。
至今,古迹遍布象山沿海,据初步调查,象山县明清海防遗址数量占全市2/3,在全国亦属少有。
海 商 文 化
石浦渔港
历史上明州(宁波)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象山从北至南的200里航道,是这条丝绸之路的黄金水道。
渔山“小白礁Ⅰ号”水下考古发现进一步佐证了象山在海丝之路中的历史地位。
民 间 工 艺
民间工艺作品
象山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竹根雕)之乡”,象山竹根雕被列为新一代“浙江名雕”(2006年)。象山是中国农民画发源地之一,2017年被命名为“浙江省民间艺术(农民画)之乡”。此外,象山剪纸、船模、鱼拓等民间艺术都独具特色,各领风骚。
农民画《海娃》
象山的文化遗产远不止上述这些,在您的视线里,在您的记忆里,触手可及,俯拾皆是。
象山的文化遗产是象山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文明成果,体现了象山人民丰富的文化创造力和艺术想象力,具有宝贵的历史、科学、艺术、社会和经济价值。
文章都看完了,点个 !
来源:文化象山
©中国象山港微信公众号
新闻热线:0574-65719831 广告合作:13805852269
Hash:9da9813d92f2dd7a0ae8341e47b473a079ed12e5
声明:此文由 中国象山港网站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