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这座村庄遍布奇石,让人大开眼界

原标题:寻石记

网络时代,资讯丰盛。只要你感兴趣,即使处在偏荒之地的奇景奇物也能让世人知晓。偶然间在网上看到勉县同沟寺的柳坝村有罗汉奇石一块,便心生好奇,意欲探寻。

初冬时节,择一良日与友人相约一同前往柳坝寻石访古、赏景观物。柳坝位于勉县同沟寺北部秦岭南麓的山间,距汉中市区46公里,不算太远。有了便捷的手机导航的帮助,我们少了边走边问的麻烦。沿着108国道拐入黄柳公路,导航显示车程大约一个来小时即可到达柳坝村。

每次走进乡村,我最大的感慨就是如今四通八达的“村村通”铺装公路。这些平整的道路让乡村百姓摆脱过往泥泞艰难的出行窘境,与外界的接触交流也变得畅通无阻。我们驾车过同沟寺镇后一路向北前行,逐渐进入山区道路。上得一个大坡,红花寺水库突然间出现在眼前。站在堤坝之上远眺,水光山色相映,群山叠嶂连绵,不禁让人心旷神怡。这座水库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截流外坝河而形成的,给山下平川的土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灌溉用水。汉中盆地之所以能被称为“西北江南鱼米之乡”,就与秦岭南麓温润的气候和境内这些星罗棋布的水利工程息息相关。沿着黄柳公路在峡谷中继续蜿蜒穿行,公路旁就是起源于秦岭高山之上的外坝河,河间乱石嶙峋,流水或缓或急,或积水成潭,或跌落成瀑,潺潺流水之声不绝于耳。虽已是初冬时节,但山林依然叶茂枝繁,绿黄相间色彩斑斓,道路两旁山水之色秀美,空气清新怡人,毫无冬日的萧杀之气。峰回路转,道路渐行渐高,山势也险峻起来。站在高处向下望去,整个外坝河峡谷尽在眼底,景象颇为壮观宏阔。

翻过山梁,路边山坡上现出几处白墙灰瓦的农舍,门前挂满一串串金黄的苞谷。一座小桥横跨在从山间穿流而过的柳坝河上,桥边竹林丛丛,溪水欢腾而下。农舍间不时传来几声鸡犬之声,给空寂的山野增添了些许鲜活之气,这正是我所喜欢的山村小景。停车顿足,向正在农家小院里削竹条的老人打听罗汉石的方位。老人有些耳背,几番交流方才明了我们的意思,说还得往上再走一段路才能看到。如今的山村平日里已很难见到年轻人了,只有上了年纪的老人们还愿意坚守在自己熟悉的土地上,维系着山村寂寥的烟火。像往常去乡村采风一样,征得老人的同意,我给他拍了一张照片。回去后洗出来,等下次有机会再来时送给他。

告别老人,我们驱车上行,远处群山环抱间出现一片高山坝子。看见柳坝村委会的牌子,我们知道目的地到了。抬眼远眺,北边的山岭上白茫茫的还存有积雪,空气中透着阵阵寒意,一查海拔已有一千余米了。坝子上的田间地头零散的矗立着好几块大小不一的大石块,经过询问路边的村民,我们才得知在一户红砖农舍边的巨石块正是我们要找的“罗汉石”。如果不走近仔细看,这块其貌不扬的石头和田间的其他石头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就如贾平凹先生在《丑石》中形容的那样:“它黑黝黝的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石顶上已被青苔覆盖,斑驳的石面上或爬着青蔓或被农家堆放的柴火所遮挡。如果不是石前立着的一块“勉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估计没有多少人知晓它的价值和存在。罗汉石的南面还算光洁,凑近仔细辨识,依稀可见几尊盘坐在莲花之上的佛像雕刻造型。这估计就是被称作“罗汉石”的缘由了。据附近住家的农户大婶介绍,罗汉石的顶上还刻有棋盘、卧佛,如今皆被杂草青苔遮蔽难以观赏。问及此石的来历,虽与其家近在咫尺,她也仅知是个古物,但不知晓其过往。这也难怪,对于普通的山村人家来说,这黑黝黝占着地头的大石头又不关吃饱穿暖的事,知不知道它是何年何时的物件也无关紧要。

后经查阅有关资料得知在罗汉石上尚残存有“建文四年”的铭文,如此来说距今已有618年的历史了。在我看来能够有明确的雕琢时间记载,正是这块古佛石最为珍贵的地方了。建文四年是明朝历史上血雨腥风的一年,燕王朱棣通过发动兵变夺取了自己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皇权,朱允炆后来下落不明,成为历史迷案。据传说朱允炆假扮和尚曾隐居到汉中城固毕家河的建基崖上,至今建基崖上的寺庙还供奉着建文帝的塑像。当然这只是民间的一种传说,缺乏真实史料的佐证。这块罗汉石身处偏远的山野之地,自然不知自己修成正果之年山外发生的惊天动地的大事。那一年它由顽石化身为佛石,几百年来受到信仰者的膜拜,成为一块有故事的石头。一般来讲有摩崖石刻的地方必存有寺庙,当地老人说过去此地确实建有一座柳坝寺,可惜早已毁损殆尽不见踪迹。可叹如今烟火散尽,只有这块罗汉石寂寞孤独的静卧在田野间,默默的见证着世间的风云变幻。也许正是因为它的沉默和低调,让世人渐渐忽视了它的存在,才能历经劫难得以保全至今。

罗汉石前是一地长势喜人的红皮萝卜,硕红的萝卜顶着翠绿的缨子甚是惹人稀罕。千米以上的海拔生长的萝卜脆甜可口,没有虫害。我们逐与农家大婶商议按市价买了一大堆,这可是烹制汉中熬肉不可多得的优质配菜,同时也可沾沾这有着几百年造化的佛石的福气。

柳坝曾有柳坝寺,关于柳坝寺的记载,最早见诸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张良知修撰的《汉中府志》。书中记载:“柳坝寺,(沔县)东北七十里,洪武中建,山势崎岖,竹木林密。景泰初,尚书张公浩隐此,有诗。正德间,总制彭公泽、御史李公素过此,皆有诗。”

罗汉石上雕刻的佛像依稀可见

经常说最好的风景在路上,这次的寻石之行我们也与意想不到的美景不期而遇。在顺着外坝河峡谷返程的路上,我们不经意间看见河谷里有几处地方景致有些奇异,逐停车下到河谷一探究竟。没想到竟然在相隔不到两公里的两处河段发现了秀美的瀑布和疑似古冰臼遗址的奇特地貌。由于初冬时节河水不甚丰沛,让河床的原貌显露无遗,让我们更为真切的近距离欣赏到这些景致的全貌。几处瀑布缓急有致,急则飞流而下,击石穿流水花四溅;缓则绵绵不断跌落成潭。疑似古冰臼遗址或成拱形洞穴、或成半圆石坑,内壁光滑形貌奇特壮观,绝非水流冲刷或人工所致,与洋县金水峡古冰臼地貌极为相似,有极高的观赏和科研价值。这些景致虽古而有之,但隐于山间至今极少为外界所知晓,是不可多见的自然奇观。有幸遇见让我们颇感意外,为我们此次的寻石之行增添了不少的惊喜与乐趣。

冰臼遗址,是古冰川运动作用的结果。它是古气候、古环境、古地貌、古人类变迁的历史见证之一。

《寻石记》

远山无处觅古刹,

罗汉石旁有农家。

试问千年过往事,

烟火散尽少人知。

空谷野径人迹罕,

清流穿石潜碧潭。

不忧世间风尘扰,

独成佳境隐深山。

Hash:ee5afbd7ef1ede42762d6dd3a2b23bc6a04702c5

声明:此文由 旅游愉快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