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武汉闹市区老人桥遗址:藏在一座土堆中,周边全是荒芜山坡
武汉是中部地区最大的城市,自然景色秀美,人文底蕴深厚,境内分布众多历史遗迹且大多数都开辟成了专门的旅游景点。不过这当中也有例外,一些规模有限且冷门的文化遗迹,往往只竖立有文保单位的牌子,比如在洪山南湖就有一座非常不起眼的文化遗址,它的周边虽然是闹市,但自身藏在一片土堆之上,遍布山坡,荒凉得不像是市区该有的样子,它的名字叫做老人桥遗址。
洪山区的南湖是武汉城区中比较特殊的一个地方,其最初以大片湖区地形为主,陆地低洼,非常容易形成积水,最近几年,相关部门极大改善了区域基础设施,常见的内涝问题大大缓解。与此同时另一个问题又变得明显起来,即区域中的旧城区和待开发地段错综复杂,影响市容,这个老人桥遗址就是典型代表,它处在闹市区和待开发区域的交界地带,既有便捷交通又有闭塞地形,既能鸟瞰生活区,又被荒山所包裹,繁华和荒凉反差明显。即便真的刻意路过,或者常年居住在附近的人,可能也不会想到,就在小区马路的前后附近,会有一座历史那么悠久的古迹存在。
造成这种意外反差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区域发展的落后,如果是另一座商圈密布的闹市区,可能相关的地形地貌,文化古迹等地理坐标已经被摸排清楚,早就被精心装扮和保护起来了。相比之下,老人桥遗址,仅仅只有一个名字面世,不但是武汉市,就算是住在周边的人也会一脸懵逼,老人桥路在不远,路上遗址?抱歉没听说过。从实际地形地貌分析,老人桥遗址南北为巡司河和杨泗港快速路,鲜有“人迹”,而东西是狮子山路和南湖路,也很特殊,除了真正住在路上的人,否则,方圆几里皆“田地”,谁会刻意去那里呢,正是这么个因素造成了遗址的“封闭”。
从综合利用和宣传开发的角度来说,老人桥遗址大概是城区“混得”最差的文化古迹之一了,它没有上热搜,没有话题性,也很少出现在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里,似乎像不存在一般。然而翻阅资料可以找到,老人桥遗址有着相当深厚的文化价值,比如说它是武汉城区少有的可以和远在黄陂盘龙城遗址比肩的古迹,距今约有3500-4500年,属于新石器晚期古人类聚居的文化遗址,当年在考古发掘的时候发现了相当数量的石器和陶器,形成了面积约9000平方米高出周边地形4-5米的高地,研究价值突出。只是,盘龙城那边的遗址早就建成了遗址公园,高端大气,而这个老人桥遗址,就只竖了一块文保单位的碑。
从现场实际环境来看,老人桥遗址非常低调和冷清。低调在于,沿着丁字桥南路和狮子山街之间的老人桥路寻觅,沿线全是破旧隐蔽的“山路”,黄土遍布,植被杂乱,如果不是远处有高楼大厦衬托,很容易产生荒郊野外的即视感。老人桥路一分为二,同样是老人桥路的西段,沿线几乎没有建筑和规划,破旧的车辆和垃圾站堆在一起,再走几步路,转一个小弯,前面的地形地势开朗起来,一片水泥区域和几棵行道树守在山脚,两块石碑立着,那就是老人桥遗址所在地。
周边很废旧,山地太荒芜,如此意境让人疑惑,至少与想象中的文化遗址和文保单位的定位相差甚远,但这就是实际的老人桥遗址。需要注意的是,老人桥遗址这个名字,并不是从遗址考古堆里诞生的,它是当地的一个马路名字,当年考古发现这处新石器文化遗址后要给它起名字,为便于传播,干脆以附近的老人桥路命名。也就是说,老人桥遗址是先有遗址后有名字,老人桥的定义和遗址无关,这也造成了遗址虽坐落在闹市区,周边连年规划拆迁和发展,可始终被“边缘化”的结果。
行走老人桥遗址,发现周边的地标,除了省农科院外,其他都不起眼,农科院隔着狮子山街和杨泗港快速路,剩下的只有北边和东边的巡司河与南湖新城。巡司河连年改造,自然河流的环境生态一年年变好,南湖新城生活区越来越成熟,人气提升,越来越像城里。而相隔着一条丁字桥南路,跨过老人桥路,上了地势稍高的路段,以老人桥遗址为中心的区域还是“一筹莫展”。遗址现场隔着植被,种了行道树,两块文保石碑,还是当年考古的样子,几十年来始终如一,引为遗憾。
综合现实的情况来看,老人桥遗址之所以没有开发宣传好,可能与其自身的规模有关,太过狭小,难以形成体系。类似的古迹在武汉城区有好几处,比如珞狮路上的马房山和东湖路上的放鹰台,上世纪七八年代均发现过古人类活动的遗址,最后均不了了之,只能说明武汉在远古时期确实是风水宝地,适合人类生存。如今千年时代变迁,斗转星移之下,人类社会和城市发展不可同日而语,这些古迹,能够留下一座碑刻纪念,也算是某种幸运。
Hash:f8b624c371371cd2c79bd84e6d0daa1251c6e3e7
声明:此文由 喵星人日志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