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山县的千年沧桑

稷山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在这片古老、神奇、美丽的热土上,不仅养育了一群勤劳、智慧、善良的稷山县人,更孕育了灿烂辉煌的地名文化遗产,使千年古县魅力无限。 稷山县古为“高凉”,因后稷(姬弃)在此教民稼穑而得名。在史前时期,我们的先民就踏上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在汾水两岸择水聚族而居,繁衍生息,肇启了灿烂的农耕文明。斗转星移,朝代更替,传承至今,积淀了极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现如今,稷山县总面积686平方公里,总人口35万,耕地面积58万亩。全县共有7个乡镇(5镇2乡),191个行政村,237个自然村。今天,让我们拂去千年古县的历史尘埃,探知它的历史信息,感知它的千年沧桑!

一、千年古县

稷山县五千年文明史,从后稷(姬弃)起笔。公元前2070年,大禹即帝位后,建都安邑(即今夏县西北),仍命姬弃为后稷(农师)。姬弃继续在都城以北的山下教民稼穑,开创了灿烂的农耕文明。从此,这块古老的土地便称作“稷”,山也得名曰“稷山”,又称“稷神山”,俗称“稷王山”。 夏、商两代共1024年间,“稷”属冀州之域。公元前1046年,姬弃的后代姬发推翻了商王朝,把今稷山县和河津市汾河以北的区域封为冀国,汾河以南区域仍为“稷”地。春秋时期,晋国吞并了冀国,晋国君主将冀地赐予大夫卻氏。《春秋》记载:“鲁宣公十五年(即公元前594年),秦桓公伐晋,晋景公治兵于稷,以略狄土”即在此地。 战国时期,今稷山县区域属魏国辖地,其地名为“高粱邑”。到两汉时期,在今稷山县汾河以北区域设“冀亭”,汾河以南区域置清阳亭和稷山亭(简称“稷亭”)。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孝文帝先设高凉县,后置高凉郡。其高凉郡领高凉、龙门(今河津市)二县,高凉郡和高凉县的治所均在高凉城,即今稷山县北阳城村,这是稷山县独立设县之始。公元538年,西魏宇文泰调整了在河东高凉郡的战略防御部署,移高凉郡和高凉县的治所于玉壁城(位于今稷山县白家庄村北)。 公元559年,北周在玉壁置勋州总管府,也称“玉壁总管府”。勋州总管府是区域性军事管理机构,辖勋、绛、晋、建四州军事,这是稷山县历史上行政建制最高的时期,相当于现在的大军区。其总管一职,是河东地区的最高军事长官。公元577年,北周消灭了北齐,统一了北方,于是废除了勋州总管府。 隋开皇三年(583),隋文帝“罢天下诸郡”,取消了高凉郡。原因是:“民少官多,十羊九牧”。隋开皇十一年(591),高凉县治所从玉壁迁移到汾北,其位置在今稷山高中向南向西一线。 隋开皇十八年(598),高凉县更名为稷山县。隋文帝为何将高凉县更名为稷山县呢?其原因是:自西晋灭亡的三百年间,先是五胡十六国,接着又是南北朝,战争不断你方唱罢我登场,天下大乱。隋朝统一之后,就是要继承上起尧舜下至秦皇汉武的法统,推崇圣贤名臣,教化百姓,把少数民族割据政权破坏的“中原正统”重新建立起来,改革官制,对行政区划正名就是一项重要措施。高凉县更名为稷山县,就是因为后稷姬弃在这里出生和成长,又在这里教民稼穑,树立了王业之本。天下粮仓源于此,只有改为稷山县,以人名作地名,才能垂之久远,为民作则,所以隋文帝将“高凉县”更名为“稷山县”。自此至今,斗转星移,朝代更替,时间过去了1532年,县名再未更改。

二、千年古镇

1、化峪镇 化峪镇古称“黄华古镇”,据《水经注》记载,因北山黄华峪有华水出而得名。北齐武平元年(570),斛律光率五万兵马收复了汾水以北的失地,并在此筑城屯兵镇守,其城名曰:“华谷城”。在古代时,“谷”与“峪”同音。华谷俗称黄华峪,所以后人称华谷城为华峪村。据《北宋元祐七年张密墓记》记载而知,今化峪镇在北宋时为“旌汾乡”。遂后在明清两代,皆称华峪镇。2001年3月,撤乡并镇时与路村乡合并为化峪镇,辖化峪镇村、化峪、程杜、邢堡、邢家庄、付家庄、上胡、张开东、张开西、李家庄、李马吴、路村庄、路村、四合庄、刘家庄、宁翟、佛峪口、阳平、宁翟堡、位林、西堡、吴嘱、南位、西段、梁村、东段、梁堡、胡家庄、南堡29个村民委员会。 2、翟店镇 据文献和现存金石得知,翟店镇在隋开皇年间已存在,在李唐、北宋、大金时期,其地名为“琬康乡”。后因稷王山山洪爆发,洪水带来大量石块沉积于村中,形似长龙,故更名为“石龙镇”。明末清初,有翟姓商人在此开设骡马大店,因服务周到,吸引着往返的客商,店铺兴隆,名扬四方,遂更名为“翟店”。民国初年,定名为“翟店镇”,至今再未更改。其翟店镇辖东小翟、西小翟、翟东、翟西、南翟、太郝、南梁、北吴、东位、寺庄、北小宁、西小宁、南小宁、西位、太宁、宁南、西位坡、仁和、东大有、古路岔、宝泉、南吴坡、峨嵋23个村民委员会。 3、清河镇 清河镇古称“大海镇”,至清嘉庆年间更名为“小河镇”,民国初年改名为“清河镇”并沿用至今。清河镇辖清河、吴壁、店头、马家庄、晋村、刘村、上费、薛村、秦家庄、南辛庄、北辛庄、荆庄、段壁、北阳城、南阳城、七级、北松鹤、南松鹤、三交、薛庄20个村民委员会。

三、千年古村

1、阳城村 阳城村即今北阳城和南阳城村的合称。战国时期,魏王豹曾在此屯兵,夯筑太阳城。两汉时期,在此置稷山亭。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孝文帝在稷山亭置高凉县和高凉郡的治所,修筑高凉城。到唐宋时期,其地名更名为“阳城村”了。其后该村人丁兴旺至明末清初,则分为南北二村。该村周边经文物普查,发现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2处;村中遗存有高凉城遗址、烽火台、北宋砖塔、后稷庙、关帝庙、火神庙观音堂、财神庙、临池阁等以及成片的古民居群;还有那起源于晋国时期的祭祀活动形式之一的“阳城高跷走兽”,千年流传,传承至今。2014年,国家七部局公布北阳城村入选为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古廉城 古廉城即今下廉和上廉二村的古称。据元代《廉将军庙碑记》记载:“里曰廉城,故老相传,廉将军戌于此,因此名焉”。廉颇太原人,是战国末年赵国的著名将领。历史上著名的“将相和”典故,说的就是他和蔺相如之间发生的一段故事。战国末年,赵、魏、韩三国联合抗秦,廉颇曾在今稷山县下廉村屯兵镇守,设置练兵场,版筑阅兵台,习兵练武、军威大振,使秦军不敢东侵。鉴于廉将军于此屯兵,后人就将此地称为“古廉城”,并在村中建庙祭祀廉颇,该庙毁于抗战期间,但是古寨的残垣断壁和练兵场遗址至今犹存。 3、李牧寨 李牧寨即今“李老庄村”。据《史记·赵世家》、《秦始皇本纪》和《李牧传》记载,公元前234年,秦国举兵攻打赵国,侵占了赵国的平阳(今临汾市)。第二年,秦军攻打到赵国的宜安(今河北省蒿城县西南)。赵国君主迁派大将军李牧率军反攻,李牧是赵国继廉颇之后的著名大将。他在肥下大破秦军,后因功封为武安君。公元前232年,秦国又攻打赵国的番吾(今河北省平山县以南),李牧再次大破秦军,接着挥师南下追击,联合魏国抗击秦国,收复了失地平阳等多座城池,屯兵于今稷山县李老庄以防秦军反攻。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听信谗言夺取了李牧的兵权,不久后将李牧杀害,三个月后赵国即灭亡。人们为了纪念这位抗秦名将,他的屯兵处,人称“李牧寨”,也称“李将军寨”,逐后改称为“李老庄”。北宋时期,人们在村中建“武安王庙”,又称“李牧庙”,以示纪念,香火不断延续至今。 4、马村 马村在春期时称“高丽村”。公元542年、546年,东魏丞相高欢两度亲率重兵围攻玉壁,其东魏的骑兵就驻扎在今之马村,因此而得村名。唐龙朔三年(663),工部尚书王政奉朝勅在马村南创建青龙寺,以此教化百姓。宋政和八年(1118),马村的段氏族人,在村之西隅开始营建家族墓地,今俗称“马村宋金墓群”。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公布马村青龙寺和马村砖雕墓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村之内两处国保,这在全国实属罕见。 5、峪口村 峪口村即今张开西和张开东二村的古称。该村始建于北齐武平元年(570),由斛律光率众而筑,其寨史称“斛律光寨”。斛律光(514---572年),字明月,山西朔州人,高车族,北齐名将。该寨位于今张开西村北山岭之上,由两座城堡组成,左右护佑,地势险要,站在堡墙上向南俯视,汾水谷地及汾南诸村历历在目。 6、平陇村 平陇村始建于北齐武平二年(571),由斛律光率众而筑。见清同治四年版《稷山县志》卷二·城池篇记载:“平陇城即高欢城,在县西五里,斛律光筑,今为平陇镇。武平二年斛律光率众筑平陇、卫壁、统戎等镇戌十有三所”。宋金时期,平陇镇则更名为“双桂里”。明清时,为平陇镇。民国初年改为平陇村,沿用至今。 7、东街村 东街村在明代为“孝义坊”,清代为“东关厢”。隋开皇十一年(591),高凉县治所从玉壁迁移到汾北。开皇十八年(598),高凉县更名为稷山县,当时稷山县人口稀少,闻喜裴眘迁徙稷山县城东门,开启千年望族稷山裴氏,代有名人如:隋代裴眘,字归厚,魏冀州刺史,叔业五世孙始自闻喜徒稷山,大业中为淮安司户参军,莅政仁爱,贼杨琳等作乱,不忍加害,获送还乡;唐宰相裴耀卿(681--743年),绛州稷山东门人,系裴守贞次子。致力于整顿漕运,保证了南粮北调的水道畅通,解决了唐王朝沿续了几十年的关口粮荒问题,开元年间传为佳话。裴耀卿六十一岁去世,朝廷赠为太子太傅,谥为“文献”。他儿子裴综,官至吏部郎中;孙子裴佶,也是一位出色的名吏,官至工部尚书。 8、马跑泉村 马跑泉村古称“马趵泉”,相传隋朝末年,秦王李世民在河东战败后,被王世充追赶至此,兵乏马渴,这时李世民的坐骑用蹄子在山脚下趵出一股泉水,将士们才得以解渴,逐后人们为纪念李世民起名曰“马趵泉”。明末绛州韩霖之后因躲避朝廷追杀,逃避于马跑泉村,至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韩明创建了第一座两层楼院。其后族人依山势而建住房,有两层的,也有三层的绣楼,这种风格独特的山地民居建筑,完整地保留了稷山古老的传统与民俗,真正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清光绪三年,山西连续三年大旱,出现:“食榆皮、草根、雁粪、土块,剥掘殆尽”、“剥木皮、捣石为面”、“用榆皮以糊口,食麻饼以充肠,鸡犬杀而不留,牛羊食之净尽”、“赤地千里,百姓恐慌、饥民流亡、抛男弃女,饿蜉遍地”、“父子、母女、夫妻相食”。此时很多难民逃至马跑泉,耆老韩秀开设粥棚,倾尽家财,最后发动村民及难民开荒地至山顶,自产自救,传为佳话。这里的人们过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民风淳朴,热情好客,村中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至今还保持着原始的古风古貌。马跑泉村于2014年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2019年被评为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千年古县、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这些都是先民们留给我们无比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稷山县文化发展、文化强县的文化基石和文化支撑,更是身为稷山人引以为豪的文化资源,愿稷山人一同守护好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刘彦俊撰文)

Hash:d5f54cf44d27832535ce2413695438e235f19579

声明:此文由 城乡视界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