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原创]品享古寨

品享古寨

作者:刘天义

大山的密林深处,隐约露出红石堆砌的古寨,云彩挂在几棵古树的枝头上。秋阳下,一群鸡在寨门一侧饮着一洼清水,忽然蹦出两只山羊,鸡和羊旋即嬉闹起来……

这是襄城县云山风景区胡家寨的秋色写生图。

胡家寨很像是原始部落遗迹,多年的风雨把寨垣的石头染得红里透黑,铮亮油光,反射着汉风晋雪、唐霜宋雨。一缕缕升腾的炊烟,隐藏着幽邃与神秘,飘散着野趣与古韵,吸引着游人去凝视它、爱抚它、品味它。

寨墙,周长500米,东西105多米,厚1米,高约3米,全用当地的红石砌垒,大的如牛,小的如拳,因势而摆,棱角切合,遍体不用石灰、泥土抹垫,却显出固若金汤般的结实。

寨里,居住六七户人家,石屋草庐,不加修饰,向阳而居,错落有致,鸡犬之声相闻,交往亲如一家。

自来水龙头安在寨中的树下,水源就是寨后的山泉,旁边的石凳上放了几个粗碗供游客饮用。人们饮上一碗真正的矿泉水,无不喜溢言表,笑语连声,有的用壶瓶装上,带回与亲人共享。寨里人看着笑了。要知道,这和收获的季节拿他们一枝水果一样,吃完了,不要分文,可以兜着走,这是山里人的心情。

屋里走出一位大娘,上穿一件略大的带花休闲装,下穿一条黑色马裤,一头白发,满面红光,很精神。她和我拉起家常,诸如“开发”、“旅游”等新名词,连成一大串,全不是“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或“深山不记年”的模样。她的目光中有自信、自矜的色彩,很像城里退休的老干部。

她是寨里的老媳妇,在这里居住了半个多世纪,讲起古寨的历史,如数家珍,使我入迷。

她说胡家寨原来就是这个样子。王莽撵刘秀时,刘秀跑到胡家寨中的一棵大树之下,由于人渴马乏,便下马休息。刚在一块石板上躺下,却听到“吱吱”的蛐蛐(蟋蟀)叫声,心烦得难以入睡,他非常恼怒地说:“蛐蛐蛐蛐别叫了,赶快帮我睡大觉,以后若能坐江山,封为将军汉朝。”说也奇怪,蛐蛐马上不叫了。直到今天,胡家寨的蛐蛐仍然不会叫唤,间或人们常把咬斗凶狠的蛐蛐叫大将军。

大娘还说宋朝大将焦赞、孟良曾在寨中居住,以后分散到南北两面的山头上占地为王,所以有焦赞山、孟良山。过了一年,充军汝州的元帅杨延景回朝途中收抚了他们,才成就了二位将军的英雄业绩。

北寨门不远的皂角树,人说是焦赞的拴马处,现在,已经是虬枝挺拔,高有20多米的古树了。我抬眼望去,无数个皂角系挂枝下,如刀似弓,在秋风中瑟瑟作响,仍显袭人的英雄之气。看后不禁发出“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只看吴钩”的感叹。离此树不远的桑椹树,比此树略低,但婷婷如盖,清新多姿,秋叶森秀,透出几分妩媚。一树果实,如同缀了千万颗红玛瑙,清香味飘然而至,逗得我真想跃上去,摘上一把。大娘看得出来,进屋一会儿,果真掬上一捧桑椹来,吃上一颗,如尝仙果,半天,仍回味无穷。更奇的是寨东边那棵“霸王别姬”树了,一棵梧桐,高大凌云,大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磅礴。旁边一株紫藤亲拥紧缠,难舍难分,现出“虞兮虞兮奈若何”的亲情。

大娘的传奇话语,我不愿打断,谁不说家乡好呢。其实古寨历史并非那么古远。有史记载:元末战乱,一胡姓人家逃难于此,看到这里山清水秀,物产丰美,于是定居下来,繁衍至今。即使如此,也有600多年历史了。再说胡氏来前,已有此寨,应该有刘秀、杨延景、焦孟二将上演历史剧的空间么!何况紫云山上还留有刘秀洗浴的卧龙湖与饮马处,附近还有杨宗保招亲的穆柯寨呢!

大娘比我的兴致更高,太阳偏西的时候,她又领我去看老祖宗用过的石磨盘、石臼石香炉。她说:“等些日子把石磨安在磨盘上,用驴磨点面粉,让城里人吃点鲜。把6间瓦屋拾掇一下,开个‘农家小院’小型宾馆……”说着,我不由也提出几条建议,帮她设计起来。

朋友,您想到胡家寨旅游吗?我建议,您千万别从311国道转车疾至,或从平顶山市的东工人镇翻山而来。最佳的路线是:游紫云书院后,走南屏,或者钻防空洞,走山路东行,越过红石古桥,穿过山谷间的一片秋田,就看见胡家寨了。

(责任编辑:计明勋)

Hash:b045a931369d6cfa048454a5aaf7128337486292

声明:此文由 今日襄城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