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红色当阳| 百折不挠,荆当边界地区澎湃革命洪流
烈火淬炼初心
生命铸就辉煌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当阳融媒体中心推出
党史系列短视频《打卡红色当阳》
今天上线短视频《打卡红色当阳》第十一集
《百折不挠,荆当边界地区澎湃革命洪流》
△ 点击观看《百折不挠,荆当边界地区澎湃革命洪流》
▲荆当边界苏区连绵起伏的山峦
周新仕摄
1932年4月,敌人对以河溶为中心的当阳苏区,进行惨无人道的围剿、屠杀。为保存革命力量,当阳苏区一部分党员干部和战士转移到了荆当苏区。
▲荆当苏区一隅(观音寺,现为漳河水库淹没区)
周新仕摄
荆当苏区位于当阳县东北部与荆门县中西部交界地区,包括荆门县的大烟墩集、周家集、五里铺等地,当阳县的洪庙、绿林山、脚东、丁家场、官垱等地。南接当阳苏区,北与黄茶院苏区相邻,东连洪湖苏区的大洼山。
▲中共当阳中心县委机关旧址纪念碑
牛军摄
1931年11月,当阳中心县委指派荆当远江枝游击指挥部总指挥黄冠柏带27人枪,到荆当边界执行开辟任务。黄冠柏迅速联系上了荆南党组织负责人朱正开,并与洪庙、界山党组织接上了关系。他们决定从秘密发展农会会员入手,扩大党的组织,进行武装斗争,建立红色政权,与南部的河溶苏区联成一片。
▲荆当苏区一隅(淯溪乡村)
佟凌摄
同月,中共宜昌道委为恢复荆门的工作,决定成立中共荆南特别区委,当阳中心县委将洪庙、荆当界山党小组一并划归特别区委领导。
▲荆当苏区一隅(脚东互通)
周新仕摄
同时,黄冠柏将他带来的武装与洪庙地区的农民武装汇编,组建了荆当游击第三大队,刘本士任大队长,黄冠柏兼任政治委员。全大队共有长枪31支,手枪10支,各农民协会相继建立农民赤卫队。
▲荆当苏区一隅(脚东原野)
王奥摄
随着武装力量壮大,革命的烈焰迅速燃起。1932年1月初,黄冠柏、刘本士带领游击三大队突袭国民党驻脚东港保卫团,打得敌人溃不成军,缴枪20余支。紧接着,奔袭荆门县张家场团防,缴枪24支;北上突袭周家集保安队,缴枪48支;进攻袁家集刘汝林残部,缴枪13支;包围荆门县保安大队周道生中队,缴枪18支;进攻赵家庙子何香银中队,缴枪17支。
▲荆当远苏区示意图
连战皆捷,三大队的实力迅速扩大,达到了250多人,200多支枪。农民赤卫队也迅速扩大,仅荆当边界当阳一侧就有2000余人。一块南北长90多华里,东西宽70多华里的荆当苏区得于建立。
▲中共荆当县委机关旧址
当阳市史志办供图
4月中下旬,黄冠柏代表当阳中心县委,在荆门县五里铺主持召开了第一次荆当联县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荆当县委员会,王雨三任荆当县委书记,下辖五个区委。
▲中共荆当县委机关旧址纪念碑(洪锦村孙家湾)
当阳市史志办供图
当阳苏区丧失后,敌人调动川军两个团配合荆门团防、当阳民团对荆当苏区疯狂“清剿”。7月上旬,荆当县委鉴于敌情严重,决定向洪湖苏区突围。县委书记王雨三、区委书记刘定国等率领荆当游击三大队和300多名干部、2000多名赤卫队员分批突围到洪湖苏区。荆当边界根据地丧失。
▲黄冠柏烈士纪念碑
襄西烈士纪念馆供图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在当阳县先后建立了11届县级(特支、县委、临委、工委)组织, 3个县级苏维埃政府,苏区面积1750余平方公里,人口22 万余,地方红军人数最多时达3000余人。这一时期,当阳有3500多人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其中县级党委一把手牺牲了8位。当阳的土地革命战争,是中共当阳历史上极为辉煌悲壮的一页。
来源:当阳融媒体中心
Hash:21c0c83407b7a75ef6209da748edd1428ecfedf1
声明:此文由 洞庭湖边那些事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