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761丨中国首颗原子弹背后的开阳贡献
1964年10月16日,震撼世界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半个多世纪过去,关于这颗原子弹背后的感人故事陆续解密。其中,制造原子弹的原料铀,就来自开阳县。
近日,记者走进开阳县双流镇白马村,凝视着原“七六一”采矿、炼矿旧址,敬畏之情和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聆听着采矿人讲述的勘探、采掘、冶炼铀矿奋斗故事,从中感受中国力量、品读开阳贡献。
追溯丨朱砂炼汞已千年
原“七六一”矿位于云贵高原东部的苗岭山系、乌江流域,行政区划属贵州省开阳县双流镇白马村,地名叫白马洞,其前身为“开阳汞矿厂”,创办于1957年11月6日,隶属于贵州省劳改局;在发现铀矿之前,这里主要出产朱砂用于炼汞,并且汞矿采冶历史可追溯到1200多年前。
据史料记载,唐朝建中三年,蛮州刺史宋鼎就已贡朱砂500两。明清两代,采冶更盛,从业工人可达万余。民国初期,据说设厂十八家,炼灶70余座,日产汞30公斤。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1862年估算,开阳清代中期丹砂采冶核心区直径达26平方公里,水银年产量达400吨,当时号称世界最大汞矿——西班牙阿尔马登汞矿年产不过300吨左右,所以当时开阳水银年产量居世界第一。明、清时期修建的宝王宫——丹砂神庙就是重要历史物证。
铀矿丨目标锁定白马洞
1956年,原地质部三局309队在白马洞发现有铀矿化现象,这个高度机密的发现,同年6月,309队6分队对此进行了专业性普查找到铀矿,初步确定矿床远景储量;年底,贵州省地质局505队踏勘小队对汞矿进行了调查,并作出初步远景评价。
封闭的矿井洞口
1957年1月,309队对白马洞铀矿进行了勘探及区域普查,同年2月将勘探铀矿工作移交给二机部209队进行;3月,贵州省地质局黔中队也开始了汞矿的详查工作;1958年,209队和贵州地质局黔中队针对铀、汞均展开更加详细的勘探工作,年底同时提交矿区储量报告。报告指出:在白马洞片区有铀矿与汞矿,且铀矿品质较高。
1959年11月,开阳汞矿厂经改造、扩建,由二机部接管,对内使用“贵州省四六一矿”名称,对外使用“贵州省开阳化工厂”名称。
经中央和贵州省委决定,进行合作勘探,两队并于1960年5月提交了白马洞矿区中心矿段综合储量报告,年底得到国储委批准。白马洞的铀矿,是西南第一个探明的铀矿床,也是我国早期发现并提交开采的大型铀矿床之一。
集结丨千人齐力采铀矿
据原“七六一”矿志记载,在当时“全民办铀矿”的时代背景和省委支持下,1957年11月至1959年11月期间,开阳汞矿厂从209队学到技术,5个人用一个木桶和三个瓦罐,采用酸湿浸滤的办法进行铀的实验生产,于1958年底生产出1.5公斤产品,这一突破立即引起二机部和贵州省委的高度重视。1959年初邀请莫斯科设计院院长等前苏联专家深入矿区指导,前苏联专家给出的意见得到二机部高度重视,并在1959年5月8日的党组会上决定,把重点转移到白马洞。从此,全面开始了“七六一”矿的建设工作。
“七六一”正式建矿后,迎来了一段极其辉煌的历史。为加快矿山建设,提升开采及矿石的冶炼水平,1961年至1966年,每年从清华、北大、中南矿冶、北京地院、上海化工等10余所大专院校遴选大学生来矿区工作(其中本科生63人、中专生58人)。除此之外还成建制地从石油队、贵州铝厂等单位调来技术和管理人员494人;1960年从石阡招工100余人;1962年从部队招进200名退伍军人(称为“二百兵”),后又从遵义招进60名退伍军人(称为“六十兵”)。几年时间,职工队伍已达2034人。同时还组建了五个车间、四个采掘队,建成机械提升、轨道运输体系和汽车队;新建了工人新村,配备了职工医院、学校、派出所、苏联专家招待所等。
“我是瓮安的,1963年来这里采矿,就是为了国家的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今年84岁的赵福金就是当时参加采矿的退役军人,记者在双流镇白马村见到赵福金,已入耄耋之年的他,在忆起青年时期奋进的经历时,依然恍如昨日。
据赵福金老人介绍,当时一无专业设备、二无专业技术,矿石破碎全是人工完成,提炼也是采取“土办法”。虽然井下作业最多时有两百多人,但采矿难度非常大,井下二氧化碳含量较高,工人们在上面安装鼓风机把风排下去。同时,井下水量较大,工人们就在井下安装了9台水泵,白天夜晚不离人地抽水。五车间则自制运输、搅拌等设备,解决了人工人工装卸矿石工效低的问题。
不比基础比后劲,不比条件比干劲。
住旧庙,睡草铺,用大锤、钎子打眼,用耙子、簸箕装矿……2000余名老一代创业先驱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开始了艰辛的创业。
随着铀矿采集的深入推进,“贵州省四六一矿”和“贵州省开阳化工厂”名称也于1962年改为“贵州省化工三厂”,1964年1月改为“国营七六一矿”。
改革丨功成事立军转民
1985年,军工单位任务大量削减,国家提出了军转民的政策,“七六一”矿服从大局,站在了改革的第一方阵,退出军工现役,先后办起了磷矿粉厂、大理石厂和黄磷厂,成功实现军转民。1990年原“七六一”矿关闭停产,1999年至2003年七六一矿完成了铀矿冶设施退役环境治理工作。目前,处于铀矿冶退役环境治理工程设施看护和生态恢复期。
传承丨三线精神放光芒
据“七六一”矿志记载,虽然物资奇缺生活条件简陋,工作环境恶劣,但没有挡住2000余名名设者的脚步,“七六一”人以天作被、以地当床、以石为枕,发扬“艰苦创业、敢打敢拼、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的三线建设精神,克服种种困难,以钢铁般的意志,为新中国的国防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建矿29年间,先后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获得38次先进集体表彰,其中国家级3次;获得个人表彰有32人。
走路不怕上高山,撑船不怕过险滩。穿过历史的天空,当年意气风发的青年如今已白发苍苍,在那段激情燃烧的光辉岁月,革命前辈为了民族自尊,为了祖国兴旺,为了国防强大,他们无私奉献、克难攻坚,用忠诚与智慧、青春与热血,谱写了一曲曲战天斗地、慷慨激昂的使命壮歌。
树高千尺不忘根,水流万里总思源。铭记原“七六一”矿为新中国“两弹一艇”和国防事业所作贡献,传承“艰苦创业、敢打敢拼、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的三线建设精神,感悟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以开明、开放、开拓的“三开”精神,激励着新时代的开阳人努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不断披荆斩棘、破浪前行,磅礴不息。
开阳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丨陈金 黄梅
编校丨洪雨同
编审丨谢丹丽
审核丨陈 金
监制丨姜海 李必兴
邮箱丨953087875@qq.com
Hash:76ef7ac33c627b6af13d1267e0bd8a67bdc7f16f
声明:此文由 市里小事一二三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