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文化历程(四):唐宋时期确立泰山国中第一神山地位
隋唐与两宋时期,是泰山为国中第一神山地位的正式确立期。泰山还赢得文人阶层的高度礼赞,泰山诗文创作成为这一时期泰山文化中的亮点。
隋帝代周,实行州县二级政区制,废除北齐所置东平郡(原泰山郡),原东平郡所属梁父、博、嬴等县改隶兖州,泰山自此隶属兖州(主峰属博县),至宋不易。
伴随隋朝一统南北,作为中华统一昌盛之象征的泰山又引起世人的关注。自开皇九年(589)起,朝野以南陈平定,屡次请求东封,隋文帝皆谦让不允,最后表示:“此事体大,朕何德以堪之,但当东狩,因拜岱山耳。” 开皇十五年(595)正月,隋文帝幸泰山,于山下设坛致祭。隋虽未行封禅,但作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的大一统新朝,对泰山示以尊崇,既延续了秦汉崇岳的传统,又开启了唐代封禅的先声。
由于中西交通的日渐频繁,泰山之名开始为域外世界所知。公元六世纪初东罗马史家席摩喀塔在《莫利斯皇帝大事记》中记称:“陶格司(Taugas,即‘大魏’或‘大汉’)国主号泰山(Taissan),犹言上帝之子也。”其称“泰山”为中国帝王之号,显然出于误解,但恰说明了由于封禅活动,泰山与帝王密切关联,从而使遥远西方的学者们产生这一有趣的误读。
唐代时期,泰山地区分属兖州、郓州统辖,主峰属兖州乾封县。盛唐百年,泰山文化得到充分发展。李白、杜甫等一批诗坛巨子登临泰山,留下了开阖万端的颂岱佳作。从此历宋洎元,下及明清,泰山诗文创作珠玉相缀,佳作不绝,泰山作为文学之山的历史地位从此奠定;此外,泰山佛教、道教也长盛不衰;制瓷等手工业亦有较大发展。
唐代后期,泰山为平卢淄青镇所占据,兵祸相连,使泰山地域遭受巨大破坏。唐末黄巢揭竿反唐,最后兵败殉难于泰山,在泰岳留下可歌可泣的一页。
唐朝开国后,于武德、贞观之际发布岳渎崇祀规定:“五岳、四镇、四海、四渎,年别一祭,各以五郊迎气日祭之。东岳岱山,祭于兖州。……祀官以当界都督刺史充。”这一规定使泰山庙正式纳入唐代国家祭祀体系,成为由政府管理的祠宇。
(陈阳 摄)
隋代未能举行的泰山封禅,入唐也被提上议事日程。唐太宗累次议封泰山而未果,后其子唐高宗与皇后武则天于乾封元年(666)封泰山,禅社首山。开元十三年(725)玄宗封禅泰山,封“泰山神为天齐王,礼秩加三公一等,近山十里,禁其樵采”。
唐玄宗还开启遣使祭泰山之礼俗,《唐会要 • 岳渎》称:“五岳……旧礼皆因郊祀望而祭之,天宝中始有遣使祈福之祀。”在唐玄宗封禅时所勒《纪泰山铭》中,首次以御制文告的形式确立了泰山首山的地位:“其方处万物之始,故称岱焉;其位居五岳之伯,故称宗焉。”
(王德全 摄)
唐代帝君的屡次封禅,使泰山的“神威”大为提升;朝廷对泰山敕加封号,也显示了对泰山神人格化的一种充分认同。于是,自古以来只建于泰山的东岳庙祀,由泰山一域而遍布今山东全境,进而向山西、河南、河北、陕西、四川等地区扩展。正如后世史家所云:“东岳行宫者,泰山神之别祠也。自唐封禅,郡县咸有之。”
唐代中日两国关系密切,遣唐使多次前来泰山参加封禅大典,此举加深了日本对泰山文化的了解,因而有泰山神东渡日本的历史趣话。唐大中元年(847),日本高僧圆仁自唐返国后,在日本建祠祀泰山府君,从此泰山信仰遍传东瀛。
唐朝灭亡后,中原地区相继出现梁、唐、晋、汉、周五个政权,与此同时,南北还先后存在十一个割据王国。
在此五代十国时期,泰山地区先后为五代所领有,分属兖州、郓州所辖,主峰仍属兖州乾封县。五代之际,乾封县境之岱岳镇(今泰安市区岱庙附近)日渐繁荣,为后世泰安城的形成初奠基础。
五代十国虽又是一个大分裂、大动荡的时期,但也是泰山信仰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一时段,除了五代政府均曾发布崇祀泰山的文告,延续了唐代的泰山地位,泰山信仰还随着中原移民的南下,由中原腹地而传布东南沿海。
宋建隆元年(960),赵匡胤代周称帝,建立北宋。宋时,泰山地区分属兖州(北宋末改称袭庆府)、郓州(北宋末改称东平府)统辖,主峰属兖州奉符县。“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陈寅恪语)。
宋代是泰山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宋初太祖下诏将乾封县治由旧治(今泰山区邱家店镇旧县村)迁至岱岳镇,使泰安城初步形成山城一体的格局。
(孙复)
宋代学术盛行,教育发达,著名学者孙复、石介讲学于泰山、徂徕,世称“泰山学派”,成为宋代理学的先声;宋代金石学的出现,也使泰山研究成为学界关注的内容。
宋代泰山工业、手工业也盛极一时,宋廷在泰山以东所置莱芜监,每年产铁近 40 万斤,为全国四大冶铁中心之一。“车徒八方至,尘坌百里内;牛马汗淋漓,绮纨声 ”,这便是宋人苏辙对泰山地区繁荣景象的生动描述。“宋受天命,建都于汴,东倚神岳(指泰山),远不十驿。”宋人宇文粹中在《宣和重修泰岳庙碑》中对赵宋与泰山关系作过如上简述。
(宋太祖)
与此前历代中央王朝相比,北宋建都与泰山距离最近,因此泰山在赵宋一朝的政治舞台上,放射出耀目的光彩。
宋立国之初,宋太祖便诏令祭泰山于兖州,由县令兼任东岳庙令、县尉兼任庙丞,并下旨迁(乾封)城就(东岳)庙,以便就近管理,从而庙城一体,山城一体,使泰山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
宋真宗为了“镇服四海,夸示外国”的政治需要,于大中祥符元年(1008)举行了规模空前的泰山封禅。告成之后,对泰山益加崇祀,“诏加号泰山天齐王为仁圣天齐王,修饰庙宇,山四面七里内各禁樵采”。后又晋神号为“天齐仁圣帝”,封东岳夫人为“淑明后”,使泰山神阶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一级。
受到此时东岳庙祀在各地渐兴的影响,真宗还下诏在首都汴京为五岳修建了一座合庙,此即《天齐仁圣帝碑铭》所云:“辟地经始,别建五岳帝宫,以申崇尚之礼焉。”泰山之东岳庙也不断增修,真宗朝“严饬庙貌,彰灼威灵,责大匠之职,议维新之制”,哲宗、徽宗两朝又相继增修,奠定了岱庙“俨若王者居”的宏大建筑格局。北宋对泰山无以复加的尊祀,标志着泰山作为域中第一山的官方地位最终确立。
(王德全 摄)
由于官方祀典的日益隆盛,民间对泰山的崇祀也不断升温,从而使两者产生“互动”。据北宋彭脩《湖州安吉县新建东岳天齐仁圣帝行宫碑》云:“于赫我宋,诞膺显命,……于时山川之载在祀典者,泰山为最尊贵,名号视上帝,且天下咸得祀之。虽穷山幽谷、要荒不毛之地,皆饰祠严奉。”东岳行祠,遍布北方州县。宋室南渡,带动了文化重心的南迁,东岳庙祀由此在江南地区得到进一步发展。
民间广泛的崇祀群体,报赛活动的频繁举行,促进了“东岳庙会”的出现。庙会之起,始于北宋,地点当发轫于泰山岳庙。据宋人《括异志》云:“太山庙据县之中,令兼主庙事,岁三月,天下奉神者悉持奇器珍玩来献。”又《道山清话》云:“每岁三月二十八日,四方之人集于泰山东岳祠下,谓之朝拜。”此源起泰山的风俗,由于两宋之际各地东岳行祠的兴建,遂遍行于全国。
北宋政和间魏邦哲《福山东岳庙记》中云:“每岁季春,岳灵诞日,旁郡人不远数百里,结社火,具舟车,赍香信,诣祠下致礼敬者。吹箫击鼓,揭号华旗,相属于道。”这一风俗一直延续至清末。
东岳庙会的出现,遂使泰山信仰深入到社会最下层。另外泰山玉女信仰也肇兴于此时,其事初起于宋真宗封禅时所置玉女造像,此后渐为民众所崇奉,成为泰山声名最著的女神,对扩展泰山在民间信仰中的影响起到了巨大作用。
文字:周郢
版权声明:公众号如需转载“Hi泰山”原创内容,请后台联系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Hash:394cbedbcb71c8bfdb17f553fd787a91751af177
声明:此文由 Hi泰山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