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这一幕,爱了!
一弯弯河涌变清,
一条条碧道筑起,
一簇簇游人流连如织……
全面推行河长制5年来,
广州的城市水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
又为普通市民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点击图片 开启一滴水的旅程H5
猎德涌:
低碳治水新理念 白鹭河涌好安家
▼
猎德涌是流经广州珠江新城CBD的一条古老河涌。近日,在珠江公园门前的猎德涌段,临近中午时分,初冬的广州仍然很温暖,浅浅的河床上停留着十多只白鹭,它们时而在空中盘旋,时而在水中觅食,时而停在石头上梳理自己的羽毛,在CBD的高楼大厦间,一群鹭鸟怡然自得地生活着。
猎德涌白鹭飞翔。
从珠江公园锻炼完准备回家的何伯告诉记者:“没想到城市中心区也有白鹭啊,每天看到这些鸟儿飞来飞去,好开心。”
天河区水上环境卫生管理所所长何虹告诉记者:“我们每天在各条河涌巡查,发现猎德涌里有白鹭已经有一年多时间了,每天早晚的时候数量最多,有六七十只,少的时候有一二十只。”何虹表示,并没有人投喂这些白鹭,它们是自发在这里聚集的。
白鹭为何钟情于猎德涌?记者发现,珠江公园门前的这段猎德涌水质清澈,但水位较低,涌底的水草恣意生长,已经占据了1/3河面。
天河区水务局总工程师杨敏告诉记者:“这是天河区践行低碳治水理念、维持猎德涌低水位运行的结果,这段河涌的水深只有20厘米左右,效果不错。这不,都引来白鹭安家了!”
猎德涌是流经广州珠江新城CBD的一条古老河涌,不远处的广州塔清晰可见。
杨敏表示,广州本轮治水的一大特点就是科学治水、花小钱办大事,因地制宜、一涌一策。“过去猎德涌是需要补水的,维持着较高的水位。因为水位较高,阳光无法照进水底,阻碍了水中生态系统的构建。”随着管网截污的不断完善,天河区有了降水位的底气,随着水位的降低,河涌水体透明度提高,促进水生植物生长,从而逐步构建完整的生态链和丰富的生物群落。
杨敏告诉记者:“降水位后就不用调水补给了,这就大大降低了治水的成本。”现在的猎德涌鱼翔浅底,白鹭成群,在珠江新城中央商务区边上绘出一幅人水和谐的美丽图景。
大干围涌:
昔日工业污水流 今天涌边钓鱼乐
▼
石溪村位于海珠区西南部,南邻珠江后航道,与番禺洛溪岛隔江相望。大干围涌起于环城高速桥底,止于珠江后航道,从石溪村穿过,全长2.31公里,河道宽度约14米。
大干围涌两岸景色宜人
正在涌边钓鱼的华哥告诉记者:“前几年哪里敢到这里来钓鱼啊,捂着鼻子绕道走啊,污水都往河涌里排,真是又黑又臭。”而现在的大干围涌不仅水质大大改善,还设置了亲水平台、亲水步道,涌边两棵芙蓉花树开得正艳,白色、粉红色的花朵显得非常娇俏。
华哥也说:“现在我时不时来涌边钓钓鱼,这里有罗非鱼、鲤鱼等,几两到一斤重的都有,运气好的话,半天都能钓到好几斤鱼呢。”
大干围涌的治理也是广州河涌治理的缩影,昔日大干围涌两岸“散乱污”企业多达百余家;直排口达180余个,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都有直排。瑞宝街街道办事处主任邓志军告诉记者,瑞宝街强化源头管控,全面清理“散乱污”企业,引导众多印刷企业抱团外迁至南海三山、里水等产业园区。
截至目前,已全面完成石溪片区控源截污工作,共关停、搬迁120家印刷企业、上下游相关企业近2000家。此外,市、区相关职能部门通过强化管网工程建设、清污分流改造等措施,实现河涌“长制久清”。截至目前,新建污水管约3.63千米、补水管1.4千米、补水泵房1座、检查井135座,清除河涌淤泥达4032立方米。
大干围涌两岸景色宜人
现在,水清岸绿的大干围涌成了市民喜爱的休闲好去处,周边的高楼也陆续建成,不远处就是一个时髦的创意园、年轻人的打卡地,石溪村成了珠江边上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邓志军表示,接下来将做好大干围涌的“筑巢引凤”工作,对两岸闲置厂房进行产业规划和招商引资,真正把宜居、宜业、宜游融为一体,打造优质生活圈。
乌涌:
黑臭河涌大变样 成十大美丽河湖
▼
近日,乌涌上游绿意盎然,清澈的河水缓缓淌过黄陂湿地公园,逐水而居的朱家村村民三五成群地在树下晨运聊天,岸上环抱湿地公园的崭新碧道成了附近居民休闲锻炼的新地标,遛狗、散步的市民你来我往。
乌涌上游绿意盎然,清澈的河水缓缓趟过黄陂湿地公园,岸上环抱湿地公园的崭新碧道成了附近居民休闲锻炼的新地标
人逐水草而居,城市因水有活力。2020年底,黄埔区18条黑臭河涌全部消除黑臭,达到“长制久清”,涌现出乌涌、双岗涌、宏岗河等一批广州市“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示范河涌。今年6月,乌涌入选2021年“广东省十大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正在带孙子的居民陈阿姨几乎每天都要来河岸边走走,她告诉记者:“天气好的时候,这里很热闹,附近很多街坊经常带小孩来玩。现在这里真是很漂亮啊!”
难以想象,眼前水清岸绿的乌涌曾是一条黑臭河涌。“治理前,乌涌水体污染比较严重,为劣Ⅴ类水质,水环境和水生态不同程度遭到破坏。”联和街道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乌涌发源于黄埔区水口水库,流经广州科学城、黄埔老城区至黄埔港汇入珠江前航道,全长22.66公里,河涌宽度约10~40米,集水面积64.5平方公里,治理难度不小。“十三五”期间,黄埔区按照“防洪提标、控源截污、生态恢复”的思路,对乌涌进行全流域治理并开展碧道建设,河涌水质实现根本性好转,达到“长制久清”。
说起身边河涌的巨大变化,不仅仅有乌涌,黄埔区南岗街道沙步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岑影丝告诉记者:“我担任河长的三条河涌也大变样了,作为一个在沙步工作了20多年的人,我感到很自豪!”2017年8月起,岑影丝担任沙涌、沙步涌及东滘涌的村居级河长,当时河涌两岸布满了各式各样的自建场所——有些甚至直接横跨过河面,而且直接往河涌排污。拆违成了沙步社区基层治水工作的重点和最大难点。
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这一年间,沙步河涌两岸共计拆违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以上。
广州实行12345治水路线
▼
为了提升广州水环境质量,早在2014年1月,广州就在纳入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的51条河涌试点设立河长。
2016年在全面启动河长制工作后,2017年、2018年,又根据国家《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关于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指导意见》,分别在全省率先出台《广州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广州市湖长制实施方案》,河长制工作升级提档。
2017年出台的《广州市河长制实施方案》,将四套领导班子纳入河长制责任体系中,由市委书记担任市级第一总河长、市长担任市总河长。同时,在原3200名四级河长基础上,创新向上延伸设置9大流域市级河长,向下延伸设置网格长(员),细化河长职责,拧紧责任链条,形成“总河长-流域河长-市级河长-区级河长-镇街级河长-村居级河长-网格长(网格员)”的多级治水体系。
广州高位推动河长制工作,连续两年将河湖长制列入全市重点工作进行部署。2019年广州市统计局民调显示,“黑臭河涌治理”在各项工作中成效显著。
2018-2020年广州连续3年获得省河湖长制年度考核“优秀”,2018年、2019年连续2年河长制工作获得国家督查激励,白云区入选2019年全国10个河长制湖长制激励市县。
2018年入选首批国家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2020年获得国家节水型城市称号,2021年入选首批国家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
广州市河长制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些治水成果主要得益于全市上下的齐心协力、同舟共济,探索出了一套具有岭南特色的特大型城市治水思路:
不清淤、不调水、不建闸、不调蓄、不搞人工化生态修复、不将污水处理厂处理标准提高到准Ⅳ类、不在污水处理厂设置初雨处理设施等7种做法。
实行12345治水路线:以全面落实河(湖)长制的“1套机制”为统领,按照网格化治水和排水单元达标创建的“2套网格”划分落细作战单元,深入“3个源头”治理(源头减污、源头截污、源头雨污分流),全面实施“4洗”(洗楼、洗井、洗管、洗河)和 “5清”(清理非法排污口、水面漂浮物、底泥污染物、河湖障碍物、涉河违法建设)专项行动。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苏韵桦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苏韵桦
视频剪辑: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陈铭曦
H5设计:陈希、严永镇
H5图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苏韵桦、莫伟浓、叶伊闻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陆凯声
“广州日报微信视频号”内容推荐
↓↓↓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Hash:e2bb0447a5e7fd76fdab2f713ce31c5149304ee0
声明:此文由 本地正经事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