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添一项世界遗产,迄今所知中国最早大型水利工程!看五千年前的良渚先民怎样防汛

当地时间巴库时间7月6日10点43分(北京时间7月6日14点43分),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的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随着大会主席的落锤,中国提交的“良渚古城遗址”项目经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世界遗产总数增至55处。

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现场响起掌声

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现场

良渚古城考古探沟 (摄影:潘劲草)

据统计,本次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有38处世界遗产申报项目接受审议,包括30处文化遗产、6处自然遗产、2处自然和文化混合遗产。中国有两处世界遗产申报项目,“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良渚古城遗址”项目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两个项目都成功获准列入。

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代表中国政府在发言中表示,良渚古城遗址是中国20世纪的重大考古发现,是见证中华5000多年文明的重要文化遗址,此次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令全体中国人喜悦和振奋。

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良渚古城遗址重要遗址点介绍:

1.规模宏大的城址

城址属于良渚古城遗址的核心所在,也是展现遗产城市文明价值特征的主要载体;位于大遮山与大雄山之间的河网密集地带。城址由宫殿区(39公顷)、内城(含宫殿区约280公顷)、外城(约351公顷)呈向心式三重布局组成,古河道贯穿其间。宫殿区居于城址中央,建有三座独立的宫殿台基,沙土广场,大型粮仓及35座房屋基址,是良渚时期最高统治者居住和活动的主要场所。内城由墙体围合,设8座水城门、1座陆城门;外城由17处断续分布的台地构成半闭合的外郭轮廓。城址周边分布着大量同期遗存,城址外的同期遗存与城址形成城、郊分野的空间形态。

良渚古城遗址示意图

2.功能复杂的外围水利系统

外围水利系统为良渚古城建设之初统一规划的城市水资源管理工程,由谷口高坝、平原低坝和山前长堤的11条人工坝体和天然山体、溢洪道构成。初步估算,整个水利系统形成面积约13平方公里的水库,库容量超过6000万立方米,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遗址,也是目前已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堤坝系统之一。

外围水利系统分布图

水利系统在坝址选择、地基处理、坝料选材、填筑工艺、结构设计等方面表现出较强的科学性,具有防洪蓄水、灌溉运输、调节水系等多种功能,是东亚地区人类早期开发、利用湿地的杰出范例。

3.反山遗址

反山墓地是一处修建于人工特意营建的独立高台之上的高等级墓地,位于内城西北部,与莫角山相邻。目前已发现11座墓葬,均为竖穴土坑墓,分南北两排。等级最高的12号墓在南排居中,迄今所见的完整“神人兽面”神徽都出自该墓。

良渚古城内的反山王陵

反山遗址出土器物包括玉、石、陶、象牙、嵌玉漆器等珍贵文物1200余件(组),玉器占90%以上,种类丰富,制作精良,许多雕有精细的纹饰。反山墓地出土随葬品数量之多、规格之高、制作之精,为其他良渚文化所未见,是迄今所见等级最高的良渚文化墓地,推测应是王陵。

4.瑶山遗址

牌饰(瑶山M10:20玉牌饰)

瑶山遗址位于城址外东北方向约5公里的一处山丘顶部,是一处祭坛和高等级墓葬的复合遗址,属于良渚文化早期。瑶山祭坛是先于瑶山墓地和城址建造的重要祭祀遗址,顶部平整,平面呈方形,有里外三重土色,四周包有石坎,可能是用来祭祀天地、神灵、祖先,观天象的场所。祭坛上共清理打破祭坛的13座良渚墓葬,均为竖穴土坑墓,分南、北两排埋葬,其中南排居中的7号墓与北排居中的11号墓等级最高。出土随葬品754件(组),其中玉器共出土678件(组)。

1987年揭示的瑶山祭坛遗址顶面遗迹

其中,外围水利系统是良渚古城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应对洪水风险,现代人修建了大坝、干堤,同时也用上了各种先进的智能技术。那么,早在5000多年前的良渚时期,古人是如何来抵御大洪水的?

良渚先民用其智慧,调解了与自然灾害的矛盾,获得了生存的机会,他们在古城的外围修建了一道防御洪水的大型水利工程,它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11条良渚水坝遗址。

由11条堤坝组成的水利系统位于古城的西北部,主要修筑于大遮山和塘山之间的谷口位置,分为塘山、狮子山、鲤鱼山、官山、梧桐弄等组成的南边的低水坝群,和由岗公岭、老虎岭、周家畈、秋坞、石坞、蜜蜂垄组成的北边的高水坝群,两组坝群构成前后两道防护体系。

整个水利系统将在良渚古城北部和西北部形成面积约12.4平方公里的储水面,蓄水量将达到6000万余立方米,出色的规划设计见证了人类早期水资源管理工程和技术的创造性和科学性。

防洪

当山洪爆发时,谷口高坝便率先发挥了它的拦截作用,把一部分水留在了高坝库区内,而未被拦截的水很快遇到了第二道防线——平原低坝,第二道堤坝有效拦截了山洪,并将洪水储存于库区。

运输

库区内的水在冬季,还承担了连接各个山谷水上交通运输网络的任务,为古城运输天目山上丰富的木材,动植物和石料资源。

灌溉

除用来防洪和运输,良渚水利系统还发挥着灌溉的功能。在低坝区的几个地方,考古学家发现了水稻田的痕迹。

水利灌溉和稻作栽培相伴而生,几乎用所有浮选法淘洗过的良渚文化遗址中,都发现有人工栽培稻的踪迹,种种迹象表明,良渚文化的稻作农业已具有相当的规模水平,《淮南子·说山训》说“稻生于水“,而水利系统保障下的农田水系灌溉,为良渚古城稻作文明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

抵御洪水巨浪侵袭的秘密

在其中的一条水坝遗址老虎岭上,考古学家发现了良渚水利系统能够抵御洪水巨浪侵袭的秘密——良渚先民发明的草裹泥技术。

良渚先民就地取材,用沼泽地上生长的茅荻包裹淤泥制成类似沙包的泥团,有序地堆积成堤坝,成为抵御洪水的有效屏障。考古发现,草裹泥所用茅荻处在开花时期,这是良渚先民冬修水利的有力证据。

如今,抗洪抢险的现场,编织袋包裹泥沙的沙袋成为筑建防洪堤坝的工具之一,其原理,大概依然沿袭了先民的智慧。

看完本文有收获?请转发分享给更多人

Hash:798970e0184f0226aa9cc7a13081730d36a85a8a

声明:此文由 泵管家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