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雷峰塔地宫,出土了怎样的精美文物?

据文献及出土碑物考证,雷峰塔为吴越国王钱俶供奉“佛螺髻发”而建,初名“皇妃”塔。1924年9月25日倒塌成废墟。2000至2001年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考古发掘,遗址出土了众多石刻佛经、铭文砖建筑构件及佛教遗物,吴越国王钱俶手书的《华严经跋》及南宋《庆元修创记》残碑,是解读雷峰塔身世的重要史料。

地宫出土七十七件(组)编号器物,供奉“佛螺髻发”的纯银阿育王塔和鎏金银垫、盒、腰带等金银器放置在铁函内。鎏金铜释迦牟尼佛说法像、玉善财童子像形神俱佳。“光流素月”瑞兽铭带镜,镜面錾刻精美的线刻画,为后世留下了罕见的艺术珍品。

瑞象重明 - 雷峰塔出土文物

鎏金纯银阿育王塔 2001年杭州雷峰塔遗址地宫出土,通高36、底座边长12厘米。由基座、塔身、山花蕉叶、塔刹四部分组成,塔身方形,四面镂刻佛本生故事画面,每面一个,分别为萨埵太子舍身饲虎、月光王施宝首、尸毗王割肉贸鸽、快目王舍眼。

萨捶太子舍身饲虎画面表现饲虎的场景,佛陀过去生为一印度太子时,与兄出游,见一母虎与七幼虎饥饿耗弱,奄奄一息,遂刺身出血,舍命喂虎。

尸毗王割肉贸鸽,画面表现尸毗王割肉救鸽的场景。佛陀过去生为尸毗王,为救护被鹰追逐的鸽子,乃以血肉之躯换取鸽子的生命。

快目王舍眼,画面表现持针刺眼的情节。佛陀过去生为快目王时,已眼施于予盲婆罗门,并誓愿未来成佛时令此婆罗门得慧眼。

月光王施首,画面表现月光王布施首级的情节。佛陀过去生为月光王时,乐善好施,他国国王派遣劳度叉前往月光王之首,月光王欣然应允。

玉善财童子立像2001年杭州雷峰塔遗址地宫出土,通高8.6厘米。该像以青玉雕琢而成,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能,表面抛光度极高。整体为片状圆雕,局部为镂空透雕,细部为阴线勾勒。

鎏金铜释迦牟尼佛说法像 2001年杭州雷峰塔遗址地宫出土,通高68厘米。造像高肉髻,螺发。面相方圆,眉目修长,双目微睁,眉间有白毫,双耳垂肩,颈部饰三道蚕纹。

观音菩萨坐像2001年杭州雷峰塔遗址地宫出土,通高4厘米。玉观音以羊脂玉雕琢而成,双面刻花,面部、服饰、莲花座等细部特征均为阴刻。此像头戴花冠,身旁对襟广长衫,肩搭帔帛,腰系帛带,左手托物,右手置胸前,结跏趺坐莲花座上,座下有榫头,原来应附有底座。

千秋万岁”铭鎏金银垫 2001年杭州雷峰塔遗址地宫出土,直径25.4、厚0.05厘米、重98.5克。圆形为镂空簿片状,正中镂刻一枚“千秋万岁”铭圆形方孔钱,以联珠纹分成内外两圈,外圈装饰六只展翅飞翔的鸿雁,周边铺满陈枝蔓缠绕的忍冬纹;内圈装饰两对顾盼传情的鸳鸯,四周镂刻池莲。图案布局井然有序,显现出一派鸟语花香、祥和温馨的氛围。

小石塔 2000年杭州雷峰塔遗址天宫出土,残长10.2、宽7.9、最宽11厘米。塔身圆角方形,四璧向外鼓突。顶、底平,顶部正中有直径0.8、深1厘米的小圆孔。塔身四面凿火焰状壶门式小龛,龛内雕坐佛一尊,佛低平肉髻,身穿通肩袈裟,手施禅定印,结跏趺坐,身后有葫芦状背光。

鎏金铜毗沙门天王像2001年杭州雷峰塔遗址地宫出土,通高5.2厘米。佛教护法四天王之一的北方多闻天王。据佛教相传,毗沙门天王经常守护佛法,维护如来道场,由此常得如来说法,所以称之为多闻天,梵语称毗沙门。像为身穿甲冑的武将,左手托塔,右手持戟状兵器,立于云端。

“千秋万岁”铭鎏金银盒 2001年杭州雷峰塔遗址地宫出土,器高13.7、口径20.7、盖径17.8、底径16.4厘米、重823克。

“饶益神宝”铜钱 2001年杭州雷峰塔遗址地宫出土,直径1.8厘米。日本清和天皇贞观元年(859)始铸.这是雷峰塔地宫出土个体最小的,是难得一见的外国钱币。

史书记载,吴越国王数次派使者到达日本,两国间多有交流,这枚小小的铜钱正是吴越国和日本两国频繁交流的实物例证。

“都省铜坊”铜镜 2001年杭州雷峰塔遗址地宫出土,直径16厘米。这是地宫铜镜中最大的一面,小钮,钮上方有一“官”字。镜背两侧有“都省铜坊,匠人倪成”铭文,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官府铸造的铜镜。吴越国与南唐毗邻,南唐官府生产的铜镜在吴越国地宫内发现,是两国往来的历史见证。

如意云纹鎏金银腰带2001年杭州雷峰塔遗址地宫出土,通长74.3厘米、重475.8克。这幅腰带1套10件,銙的正中饰如意纹并鎏金。唐宋时期男子腰间不仅用于束腰,更多的是承担装饰、标志身份的功能。

鹦鹉纹鎏金银腰带2001年杭州雷峰塔遗址地宫出土,通长68.2厘米、重475克。这副外表鎏金银质腰带为1套13件,出土时排列有序,銙的正面饰1至2两只展翅飞翔的鹦鹉,一珍珠作地纹,背面焊接3至5个银钉,嵌入皮革内。

雷锋塔藏经砖2000年杭州雷峰塔遗址出土,长37、宽18、厚0.6厘米。佛塔内一般都供养佛经,雷峰塔也不例外,但这种独具匠心的藏经方式和特制的藏经砖为雷峰塔独有。

玉钱

“光流素月”瑞兽铭带镜 直径 10.3 厘米。此类铜镜流行于隋至初唐时期,镜背内区有四只瑞兽首尾相随绕镜钮奔驰,瑞兽间点缀缠枝葡萄。外区一周楷书铭文带,首尾以一圆点作分隔,铭曰:“光流素月,质禀玄精。澄空鉴水,照回凝清。终古永固,莹此心灵。”有趣的是,该镜本来用作照容的一面,却是占满镜面的一幅线刻画,底部七朵流云,左右为重阁、菩提树,中间设香案、香炉等供具。

Hash:5484aa19d836f0baa3cb3708516b336e0be1ae6c

声明:此文由 华辰翡翠世家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