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底故事|陕西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出土青白瓷香薰

北宋金石学家的长眠之地

经过一年多周密细致的调查、勘探、测绘、资料汇总研究后,在 2008年6月13日,由陕西考古研究院与西安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的考古队于桃花园中开启了科学考古发掘的第一幕。经过全体考古队员的努力,在2011年1月完成了所有田野考古发掘工作。共清理墓葬 29 座(成人墓葬 20 座、 婴幼儿墓葬 9 座)和东、西、北三侧围沟各一条,调查勘探 家庙遗址一座。出土器物 700 余件(组),砖、石墓志铭 24 合。

吕氏家族

吕氏家族在北宋中晚期是关中名门,原籍汲郡(今河南新乡卫辉),后因其祖吕通于北宋中期赴长安为官,途经蓝田又爱其山水而举家迁于今天的蓝田桥村定居。《吕通墓志》云 :“吕家先祖为殷人姜尚,封地于汲郡,国号吕,故又名吕尚。太公归周改封齐,其子孙入齐者姜氏,留汲者为吕氏。” 秦汉隋唐以来,吕氏一门书香传家、世代官宦。五代时同为一祖,后派生为三,号“三院吕氏”。后周广顺年间 (951~953 年),户部侍郎吕咸林乃吕通祖父。北宋中期,吕通入陕后,其子孙亦颇有建树,特别是“大”字辈在政界与文坛皆取得骄人成就。吕大防志向高远,胆略过人,为宋哲宗时期(1086~1098)的有为宰相,《宋史》留传。吕大临字 与叔,才华横溢、情趣高雅,是关中学派创始人张载的门下高足,后又追随于大儒程颐,一生致力学术研究。特别对金石学情有独钟,不但自己收藏而且将前人零散书籍图录收集汇总,加以整编标注成就《考古图》一书。其长兄大忠、三兄大钧在碑石领域同样造诣深厚,可以说是西安碑林的“创始人”。吕氏兄弟关心民生,曾带领百姓兴修水利造福乡里,并在家庙中开学授课教化百姓,所著《吕氏乡约》乃中国第一部民间自发倡导伦礼、规范道德、约束行为的乡间共守准则。所以蓝田吕氏深得当地民众爱戴,被后世百姓敬之为神灵。北宋灭亡后政治中心转移,中原地区大批大族随之南下,蓝田吕氏家族中精英亦南迁而去,墓地停止使用,由远房宗亲看守照管。留下的吕姓成员仍然繁衍生息于桥村,成为古今吕氏一脉相承的鲜活凭证。这种居住点与墓地距离近、宗族关系延续不断的家族在国内尚为首例。

再现千年墓园

吕氏家族墓园是由兆沟、墓葬群、神道、家庙组合而成。兆沟既为墓园边界,同时承担隔离、护卫、排水等功能。兆沟现存最深处 1.7 米、原宽度 5~8 米,北端平直规整,南部东、西两沟斜向内收成瓶嘴状入口。整体圈成北阔南窄、似倒置酒瓶状的家族墓园, 总面积约 75000 平方米。 墓葬群位居墓园正中偏北处,排列脉络清晰。以南端为尊长,中轴线上自 南向北纵向贯鱼式为长子长孙系列 ;横向则按辈份分排布置 ;同排中仍以中轴线为准,年长者靠近中线、依次向两边排列。墓地使用时间为宋熙宁七年 (1074)到政和七年(1117),埋葬了五代吕氏族人。

“文物之家”

吕氏墓葬随葬器物多置于椁外周、棺椁间及棺椁顶上,种类有瓷、陶、石、 铁、铜、锡、金、银、漆及珠贝类。 其中瓷容器数量多、品相好,以耀州窑产品居主,兼有景德镇湖田窑、定窑、建窑产品。餐具有素面深曲腹圈足碗、素面敞口浅曲腹碗、曲腹刻花钵和浅腹刻花碗等。茶具有兽钮刻花盖碗、牡丹纹渣斗、建窑兔毫托盏、耀州窑黑托青釉刻花盏、湖田窑青白釉托盏、錾刻细致花纹茶炉等。

品茶是北宋贵族休闲生活中相当重要的内容,茶具也最能彰显墓主身份地位。酒具主要是 M7 所出素面套装酒壶与温酒樽,为耀州窑所出深腹花口樽的实际用途找到了证据。香具有景德镇湖田窑青白釉素面香熏等,这在宋代的北方地区较为少见。石器多为当地骊山石打造,色泽青灰、做工精细,极具地域特点。主要器形是茶具、香具和文房用具,有石壶、骊山石水器、骊山石香炉、卐字符香盒、香料储备盒、砚台等。其中安徽歙县歙砚山西新绛出产的澄泥砚都属文房用具之精品。

因女性墓主较多 , 所以闺阁用具在随葬品中也占有较大比例,有瓷粉盒、银质錾花胭脂盒、青釉素面套盖瓷盒、素面金簪、铜衣尺等。特别是青釉素面套盖瓷盒 , 设内、外双重盖,内盖又为两件组合而成,既可全部打开又能只提揭中心小盖钮取物,更好起到封闭作用, 是本次发现的耀州窑新器型。吕氏家族多人研究礼学,墓中也常用古器或仿古器随葬 , 除了 M2 出土的 一对仿周代石敦 ;M1 出土仿西周青石林钟 1 件,林钟乃编磬中第八位之名;M25 出土汉代绿釉陶簋 1 件。

墓志铭还原谱系

大批墓志铭的出土,弥补了传统文献记载的不足,是一部活生生的宋代历史。这为我们研究北宋官制、科考制度以及河南汲郡吕氏家族起源、分支、途迁和定居蓝田后的家族发展谱系、延续脉络、家族成员在墓地中墓穴的排列制度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同时,据出土墓志可知其家族墓穴排列秩序完全合乎《周礼》的要求。整个家族墓地布局呈马蹄状,最南端为第一代吕通墓 ;身后为第二代祖吕英、吕蕡墓 ;其后为一字排开的第三代“大” 字辈墓葬;再后属第四代“山”字辈子嗣墓葬,“山”字辈生活于北宋末期 , 当时政治中心南迁后大批贵族随之南下,北方战乱并为金人占据 , 墓地从此停止使用 , 所以“山”字辈成员未能全部葬入此地 ;最后是第五代成员。

作者张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蓝田五里头考古队领队。更多精彩请欣赏《大众考古》2015年2月刊!

Hash:ea846c370463dfe603b7d2824c82afeb69aa7732

声明:此文由 大众考古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