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烽燧话沧桑

河西走廊丝绸古道上的烽燧,像一个个古道的守望者。置身烽燧之下,疾风贯耳,呜咽声中,仿佛能听见2000年来驼铃的叮咚声,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的厮杀声。虽经千年狂风暴雨的剥蚀和战火洗礼,依然挺立在戈壁绿洲之中,悲壮而苍凉。

烽燧在汉代被称作烽堠、亭燧,唐宋称作烽台,明代则一般称作烟墩或墩台。主要利用烟和火传递军情的建筑,它往往与长城并存,组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是古代传递军事信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一般都建造在山顶、高岗或开阔易于瞭望处,五里左右置一墩。建筑形制为一个独立的高台子,高出长城墙体3-4米,建造烽燧的材料都是就地取材。平时在旁边堆满干草和狼粪,由戍兵日夜轮流值守。遇有紧急情况,白天举烟,夜则举火,接递传报。夜间举火,叫烽,白天举烟,叫燧。举烟时一般多烧狼粪。由于狼粪经燃烧后浓烟滚滚,直上云霄,因而举烽火又称举狼烟。

同时,各个朝代对烽烟燃放数量都有严格法令规定,不同的数量代表不同的军情。烽火制度,汉代实行三烽三炬制,唐代实行四烽四炬制,明代开始实行五烽及以上制,并在前朝基础上有所改进,加上放炮的声音,还有硫磺、硝石等助燃物,使军情传递更加快速和准确。 据测算,汉代烽火运行速度可达每昼夜1280-1440里或1600-1800里;唐代烽火一昼夜须行2000里;明代2000余里的防线只需3个时辰即可传遍。几千里距离,烽烽相传,燧燧相接,可谓古代的“光通讯”。

在我国历史上,关于烽燧的典故,莫过于西周时期的“烽火戏诸侯”了。

据说周幽王娶了一位貌美如花的褒姒小姐,谁料想美人进宫后整天郁郁寡欢笑口难开,周幽王急得团团转,逢迎拍马,竭尽全力。一天,为讨美人欢心,幽王携褒姒起驾骊山,登上山顶后,褒姒看到对面山头高耸的烽燧,娇声问道:“此台何用?”幽王作了详细介绍后,美人拍手笑道:“此台有如此妙用?还请大王演习一番”。幽王深知此事深浅,但为表示“三千宠爱在一身”的坚定立场,毅然下令骊山烽燧举火,瞬间,烽火狼烟骤起直达云天。各路诸侯接到紧急报告,率领精锐部队第一时间赶赴骊山勤王救驾。一时山下战旗招展、号角鸣响,鼓声震天。褒姒看到诸侯们惊慌失措的样子,果然哈哈大笑,因此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不再相信,渐渐不肯应召而来。后来,犬戎军事集团大举入侵,心急如焚的幽王令将士日以继夜地在骊山烽火台举火,烟冲云霄,竟没有一路诸侯之师举兵相救,最终被捕杀在骊山脚下的戏水之畔。

遥想当年,在丝绸古道上,每隔30里,便有一座烽火台巍然矗立在边关高处,一座座烽燧台墩相连,一处处烽火信息相通,架起了一条条沟通传递信号的桥梁,把关塞的平安和战事,以接力赛的形式报告给朝廷。一次次四方燃烧直入云天的狼烟,宣示着边陲密布的战云;熄而复燃,燃而又熄的烽火,复述着一个个朝廷的更替兴亡,一代代百姓倒悬于水火的悲惨,流离失所的哀叹,欲哭无泪的悲痛。

“昔日烽火已散尽,边塞空余狼烟台”, 如今,烽燧在数千年风刀雨箭下,只剩下历史的斑驳,随着时代的推移与变迁,它已完成了使命。边关自古多战事,而烽燧在其间,谁又能说不是一员功臣呢?

在行走的路上,发现更好的自己

微信:zsz0355

公众号:黑马照照(zszphoto)

Hash:98872a790475b340137ff8c30d547252ca478788

声明:此文由 黑马照照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