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记忆·仙人化身、染匠祖师,梅福四明修道留下各种传说

四明山,在宁波境内绵延于余姚海曙奉化等地,自汉代以来就是众多道士和隐士隐居修道或炼丹采药之地,因而留下了大量神奇故事或传说,梅福四明修道的故事便是其中之一。

史载梅福是西汉九江郡寿春(今安徽寿县)人,自小随父在长安求学,读《尚书》《榖梁春秋》等,有才名。后来梅福察知外戚王莽有篡夺汉室江山的野心,便弃官归耕故里,专心研究老庄学说,修身养性,采药炼丹。汉平帝元始二年,王莽摄政,独擅朝纲,梅福于是决然抛妻别子, 隐居今余姚梁弄镇东明山一带。据传梅福云游四明山时,有仙人告诉他周代的益昌修道于四明天井山,得道升天,遗骨藏天井中。翌日,梅福果然找到益昌遗骨,并把他埋葬。此后梅福便隐居于四明修道,梁弄后来也被看作道教的第九洞天,有 “洞天福地”之说。 梅福在此隐居期间,还撰著《四明山记》,这是浙江现存最早的山水记。

(梅福草堂)

梅福在四明隐居期间,除了炼丹修道,还留下了关于他治病救人、为民造福的传说。据说有一年梁弄一带流行一种叫“四日两头卖柴病”(即疟疾)的疾病,得病者轻则发寒发热,重则昏迷不醒,以至于死亡无数,村民惶惶不可终日。于是,村民到东明山中求助梅福, 梅福便用自制的甘草、乌梅、甜茶槟榔四味草药,以井水煎成汤药,救治村民,最终消除疫情。此后,梅福用“神水”、草药治病之事传遍周边,名声大振,被誉为是药到病除、有起死回生之术的神医,是普济平民、不收分文的大德大贤。尤其是 梁弄一带的山民,把梅福奉为“仙人”化身,而那口用来煎药的水井,也被当地人称为 “梅仙井”。2000多年来,“梅仙井”的故事一直在当地民间流传。据载,梁弄的百姓为感恩梅福,建 “梅福草堂”以示纪念,且每年都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 梅福也因此由一个修道的隐士逐渐演变成一个得道成仙的仙人形象。

除此之外,今横溪一带还流传着梅福教百姓以靛青染衣的传说。据传西汉末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于是横溪一带有大量百姓逃到梅岭的深山冷岙中以求生。因山中与世隔绝,百姓只能穿粗糙的土布衣服,而这种衣服很容易脏渍,失却本来颜色。一天,一位村民在高山深处的一个石洞中发现有位白须老人正在捣一株蓝色植物,洞壁上还挂满草料。老人告诉村民,蓝色植物叫作靛青,以它做染料,染成的衣服颜色经久不褪,草料则可以防病治病,于是村民向老者学习靛青染衣之术和草料的治病知识。后来村民得知,这位老人便是被称作梅仙的梅福,于是 横溪一带村民奉梅福为染匠祖师,将梅福曾隐居的大山称作大梅山,山崖称作梅仙岩,并建梅岭庙祭祀梅福。

此外,在宁波地方史志中,还有不少关于梅福事迹及传说的记载,如 《它山四明水利备览》中所载的“梅梁”,宝庆《四明志》中的“大梅山”,《奉化县志》的“梅山”等等。延祐《四明志》中甚至对昌国(今舟山群岛)的名山有这样记载:“普陀洛迦山,在东海中,佛书所谓海岸孤绝处也。一名梅岑山,或谓梅福炼丹于此,山因以名。”今普陀山尚存梅福庵、炼丹洞等遗迹,梅福的足迹可谓是遍布四明,宁波地区的各个县市都留下了有关梅福的种种传说。

(资料来源:《宁波区域文化资源概览·宁波事卷》 张伟 刘恒武 编著)

编辑:俞越

Hash:1799e62e57dc32ad7f82f999d909f2e10452cf65

声明:此文由 宁波社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