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佛寺的传说!

石佛寺的传说

温阳县即北宋河东路石州辖下的古温泉县,建于唐武德三年(620年),古温泉县城就在今吕梁交口县温泉乡政府所在地,且当时的北温州州署衙门也设在温泉县城里。温泉县历经唐、五代、宋、金、元初五个时期,有647年之悠久历史。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976年--984年),改名为温阳县。因东临孝义县,也被改名为中阳县,现存孝义中阳楼即为见证,后都恢复原名。交口县温泉乡现存的金代大铁钟(金兴定2年铸),铭文中,又为温泉县。元世祖至元三年(1266年),温泉县被废除,属地分给相邻的孝义、灵石隰县。今天,人们习惯上仍然把温泉县称为温阳县。

交口县温泉乡李家山村北的锦泉山之巅,有一座坐北向南的寺院,叫南石佛寺。寺院总占地面积799平方米,始建年代不详,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重修,现存石刻造像为元代,建筑为明、清遗构。正殿内巨石上雕刻有石刻造像223尊,其中正面雕有一铺五身造像和一铺三身造像,分迦跌坐和善迦跌坐,具有元代造像特征,两侧雕有单体造像23尊。值得一提的是,在东面的石榻上有一尊巨大的卧佛,涅槃造像,紧裹袈裟,体态安详,意为进入佛教的最高境界,在其四周还雕刻有191尊小石佛,左右各有一尊护法金刚。1989年9月5日,被交口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7月4日,被吕梁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代,温阳县有个年青石匠名叫杜成。一次,他上锦泉山打石料,在山顶一块平坦的地方,看到块突出地面的大石头,心里很爱,不忍心劈开它,便空跑回家。

当天晚上,他做了个梦,梦见一个和尚带他上山去看那块石头。只见那块巨石周围除左边留了原样外,其余都凿满了佛像,大大小小有一百多尊菩萨。和尚对他说:“你记住这样子,照着雕吧!四十九天后,会有个放牛人跟你说雕成了,你就会成仙的”。第二天ー早,他记住了梦中之事,就带了干粮和工具上了山。找到那块石头后,就按梦中见的样子凿了起来。

杜成不顾疲劳,雕了七七四十九天,在那块巨石的右面和正面雕凿出一百多个大小不同的石佛,和他梦中见的一模一样。这时,一个放牛人赶着一群牛走了过来,在离他不远的地方看了起来。杜成便问:“大哥,你看我雕成了吗”?“你雕成鬼了"。放牛人本是一句逗着玩的话,却不想杜成一听,即仰身倒在地上给气死了。那放牛人叫了半天也不顶事,吓得赶上牛跑了。

杜成的父亲是一位老石匠。他上山寻儿子,看见儿子睡在那巨石左边,走近一看却没有,回过头来再看,又看到儿子枕着一个花枕头睡在巨石左边新凿的石床上。他觉得很奇怪,急忙上前抱住细看,竟是儿子的尸体。老石匠于是放声大哭了一场,想起刚才的奇怪事,便从地上捡起儿子的工具,一鼓作气在巨石左边雕凿了一个儿子的睡像,头下也雕了一个花石枕。当他雕完回过头来时,儿子在他面前。老石匠大吃一惊,正要作声。只见儿子朝他磕了一头,双手合掌变成一个菩萨罗汉腾空而去。老石匠见儿子成了仙又惊又喜,于是收拾起儿子的工具回家去了。

温阳县县官知道了这件事,便筹集了许多金银,在那地方修起一座大庙,庙门上刻了三个大字“锦泉寺”,那块巨石恰好在正面的大雄宝殿里。另在大庙的对面修建了戏台,庙里住上了僧徒。

有一年,来了个驴脸和尚霸占了庙门,做了庙主。随即,驴脸和尚把庙门上的“锦泉寺”三个字改成了“竹林寺”,并收了几个恶徒,每日打恶架、劫财物、抢民女,无恶不作。温阳县的县官和各寺院僧人无人敢惹他们。

有一天下午,石佛寺来了一个年轻和尚,恰好那驴脸和尚不在庙中。那和尚三拳两脚把恶徒们打翻在地,进了庙中,把所有被劫的姑娘全部放下山去。日落时分,那驴脸和尚回到庙中,被那年轻和尚挡住,二人交起手来,几下便打的那驴脸和尚逃进庙中,关了庙门不敢出来。那年轻和尚现了本像,原来是当年石匠杜成变的菩萨罗汉。只见他脚踏祥云升到空中,将一张红纸点着丢进庙中,锦泉寺山上大火熊熊,那驴脸和尚和那帮恶徒都被大火烧死了。

山下村子里的人们见姑娘们都逃了回来,后又望到石佛寺起了大火,第二天,人们看到满山石头都变成了红石。奇怪的是,那庙并未烧毁,而庙门上的字又变成了“锦泉寺”。

---图文选自《交口县志》

Hash:65a16c999ebcfffb82b76cf926667490f4c132b7

声明:此文由 今日交口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