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报:大疫后辽州温家崛起
庚子春节举国战疫已十余日,左权县境内未发现感染,大幸。这或许是左权人与武汉来往较少的缘故。武汉是高等教育发达的城市,在武汉读书的左权籍学子据说有二十来人,县上的朋友说:“武汉返乡者,都已居家隔离。”辽州无恙万民安,这是每个太行人的心愿。
那么历史上辽州有无大疫?当时应急机制如何?《辽州志》记载了其中的三起。分别是:
万历八年(1580年),大疫。
崇祯六年(1633年)癸酉,大疫。
同治十一年(1872年)冬十月,大疫。
当时情形怎样?没有具体说。但是,旱灾、涝灾,在辽州发生次数多。旱涝之后,伴随着的瘟疫一样可怕。在旧时代,舟车不行,瘟疫流行,救灾异常艰难。王基正在《辽州荒年记》中说:“大祲(jin,不祥之气;妖气)之后,继以大瘟”。所以,疫情虽说三起,但是伴随旱涝灾害而起的“瘟疫”应该多一些。
最令人难以忘记的,是光绪三年(1877年)的灾荒。这次灾荒算不算辽州有记载以来最严重的旱灾?尚待研究。看《辽州志》的记载:
三年春,风烈异常,至夏五月不雨,至次年夏四月始雨。百谷不成,民无粒食,鬻妻子,多饿死,人相食。
《辽州志》中记载的《苦荒记》
王基正在《辽州荒年记》说:“州旧有民数:七万六千二百余口。三四两年,饿死、逃亡、鬻外民数四万九千一百余口。现实存民数二万七千七十九口。”
是灾荒,也是机遇。近代辽州第一大户——温家就在这时候迅速崛起了!我的恩师郭健卫老师曾下苦功点校、注释了《辽州志》,他与温家是姻亲,在他的遗稿中留有一篇《光绪灾荒与温家崛起》,他说到光绪灾荒时写道: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大疫刚过,又遭风灾。五、六两月,不见雨点,七月十五后,却阴雨连绵,半月不止。时值盛夏,空气不清,水源污染,虽有糟糠野菜充饥,但却难抵疫病流传,真可谓饥馑尸骨未寒,疫病倒毙无数。由于人们饥饿体弱,又毫无防范,疫情传布迅速,老人小孩首当其冲。州西、州北及临近城边的东南诸村,疫情尤为严重,几近半数人家死绝。秋收之时,自己所种庄稼,只好他人收割。九月初七至十四日,秋雨连绵,地里待收和上场待打之庄稼,均霉烂变黑,酸苦难以下咽。紧接着大雪纷飞,煤柴断绝,天气异常寒冷。二十一日,又突遭狂风袭击,地里和场上竟被无情的狂风席卷而去。
天气转寒,虽瘟疫停息,却狼害又起,饿狼胆大凶残,三五成群,或出没于村落,或游转于街巷。有登屋者,有入室者,不少病弱身虚的年幼孩童,被狼咬死或叼走。人们出门皆持刀携棒;在地劳作,也是背靠着背,以防恶狼伤害。在灾害迭至,豺狼挡道之时,知州周伯贞病困交加,死于任上,时在光绪四年十月十三日。
今天的左权人,很难想象143年之前,辽州的凄惨境况。那么,这时候,温家崛起了。
柏峪村外的玉泉寺。温家逃难到柏峪村时,这里是一所学校,温子谋的孩子们经常到这里玩耍
温家先祖明朝从太谷县东部山区的温家沟迁入辽县。起初在辽西之上会村靠给人打工过活,数代之后,移居高庄村,并在这里发展了起来。到温如玉、温长荣父子,逐渐显贵。父子互荣家业旺。还有,温如玉的妻子、温长荣的母亲岂氏也属于有远见的太行山里遥远年代的女性。《辽州志》讲述了她的故事,非常正能量:
岂氏:温如玉妻。勤俭持家,事二老庭帷,乐其恭顺。及失偶,矢志抚孤,恩勤备至,内外无闲言。因嘉庆十九年(1814年)九月,路经东乡马家楼村,见河路阻隔,客旅难行,目击心伤,情愿施舍木桥一道,租米一石,为每年搭桥之用费。迄今,人皆称为义桥。
1814年,仅仅两百多年前的事情,做了件公益事业,被载入史册。不过,如果自己家里不殷实,她无法完成此义举。温如玉有积累,因为岂氏决定捐桥的时候,儿子温长荣才十一岁。这时候岂氏或许已经守寡了。如果岂氏果真孀居,那么温如玉活了大概才三十多岁。
温家真正崛起,是温长荣的长子、“济世佳士”温锺金。《辽州志》这样记载:
温锺金,字国珍。高庄里人。光绪三年(1877年)岁大祲,赴省请赈,备资一百余千,为办赈首领,朝夕往来,悉心经营。四年(1878年),自本州陈牧莅任,目睹哀鸿遍野,民皆紫色,即筹米先开粥厂,派吏目谢震督率在城绅董温锺金、王永锡、王文华、王正宗、赵邦治、赵琛、刘履恒、赵桂森、孟宗淮、弓凤梧、温朴、刘景向等,轮班分日经理放饭,至来年秋有食而止。又禀请加发赈米,派令王至健、孟宗淮、李希泌、武尽美、弓凤梧、曹敦等前往获鹿,领用东漕小米回州。陈牧亲赴四乡督带,在局住乡绅士三十余人,择其赤贫人、寡钱病老弱者,先行赈救。又开修造工程,以工代赈。并派温锺金、王居中督修天马山文峰塔。赈事将竣,陈牧又赴省请领耕牛,买补还仓谷价银万两,派令训导常惟善率温显名押运回州,即谕温锺金,齐集在局城乡绅士杜诗才等四十余人,十日一班,轮流用市价收买。三月以来,还仓完竣。又奉前往禀请免丁粮、荒地土、盐税,得旨蠲除。陈牧刊印式豁免丁串,派温锺金督同各绅,核实各绅查办保甲善后各事。凡兹一切,均系温锺金提纲挈领。三年之际,不辞辛勤,任劳任怨,询堪称“济世佳士”云。
经过三代以上的积累之后,温锺金爆发了。他因为在光绪三年(1877 年)赈灾有功,报请议叙六品衔,任国子监典薄。乡贤宋树元所谓“经管过县中财粮业务”,就是和政府做生意,并做得如鱼得水。
《辽州志》中对温锺金的介绍
1877 年,温锺金已54 岁,家底殷实,可以度过荒岁,而且正是年富力强的好年华,乡难时刻挺身而出,声望更隆。郭健卫《光绪灾荒与温家崛起》说:
光绪三年大灾中,温钟金、温蕴金兄弟除带头解囊赈灾济困外,组织发动绅士商家开设粥厂、救民于水火;协助州署巡察城乡,维护集市,以保社会稳定。随着灾情发展,温钟金又发动绅士商户四十余家,募捐铜元七千九百余吊,于东老爷庙开办赈饥局,救济饥民三万余口。受知州陈栋委派,温钟金兄弟不畏艰险,两次带领驼对前往河北获鹿屯粮处,领取赈灾粮四千余石。随之又赴口外,赶回皇肠耕牛一百余头,以助灾民恢复生产。大灾后,州署粮库空枯,温氏兄弟受命协同州衙主管,东下河北等地,以低价收购粮食一万二千多石,充实了州仓。
鉴于温家兄弟在办赈救灾中的贡献,经州议省批,上报朝廷,特批其子侄温显达、温显通入京师国子监读书深造;温显仁、温显名议叙训导待住;温钟金议叙六品,住国子监典簿,从此温家步入政坛,家业日兴。到了第三代,大都学业有成。
经光绪三年大难,辽州城宅基地大量荒废,温锺金、温蕴金兄弟手上有钱,就购置地皮兴建私家宅院。到解放前夕,在左权县城南街、北街,城外的西关,有三处温家大院。而“显”字辈的六兄弟都已不少年,尤其是日后成为温家代表人物的温锺金的幼子温显名已经显示出了才华。他与同时代的赵琛并称“温赵”。
温家的房子主要在南街,后来改建为南街小学。随着不 断改建,温家老房子难觅踪影。而西关前街的这处老房子,是经温天 如卖与程家的。程家老太太一百零六岁了,至今仍住在这里,守护着 温家老宅昔日的余晖。
《光绪灾荒与温家崛起》一文说:“孙辈温应楷于1926 年山西大学毕业后,返乡住辽县教育会长,国难学校校长等职。为提倡现代文明,传布科学知识,温应楷以自己的藏书为主,向亲友征集图书共近万册,在三元阁上首先开办辽县图书馆,并率先兴办辽县蛋厂、新生织布厂等现代民族工业,提倡实业救国,积极投身抗日。”
灾荒之后,温锺金、温显名父子合作的一块石碑,至今保留在天马山高顶上。这篇文章作于光绪五年(1879年),叫《重建天马山文峰塔碑文》,全文是:
戊寅(1878年)大祲后余□筑□土,凡有善于□□不急除之,有益于□无不急兴之矧,辽州风水尤为文运之所栽培者,何不汲汲乎哉?稽辽在前明时虽未显列仕途,尤□名□□科至□康熙朝,不惟仕途□□即□第亦不□□意者风水之有所损坏耶,抑或文运之有□未培,□□余暇□□□董集而议之。余曰:若东三十里许□天马山旧有塔焉,相传以为文明之地,宜重建之。余既考其□之有征复□其名之可住,即督诸工往建之,今落成而又欣为之记。
20 世 纪 30 年 代 的辽县 城,一切 往事都 成 云 烟。([美] 王晋保 提供)
灾荒之后,重启辽州文明,建造了天马山文峰塔。温家父亲合作立碑。而温显名的一篇《苦荒记》收录在《辽州志》里。
为什么温家可以把握住了灾荒这样的机会而崛起呢?因为祖上开始就热衷慈善的传统帮助了他们,成全了他们。有的人发国难财,而温家以善心赈灾,最后取得了在辽州政治、经济舞台上的地位。一直辉煌到20 世纪30 年代末。
Hash:8bc9e7e739e70f238d8681fbd52dc426d8e59148
声明:此文由 太原道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