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遍百草亦始祖- 炎帝》|《中国古代名人圣贤》

炎帝

炎帝神农氏,姓姜,号烈山氏、厉山氏。 他尝遍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得荼而解,从而通过草本医药为人治病,被尊为医祖;同时他始创稼穑,开创了华夏农耕文明。二者相辅相成,造福人类,百世流芳。

作为始祖精神的一脉相传,炎帝生物创造 “炎农神”品牌,彰显始祖炎帝对草本医药与农耕文化之不朽贡献,展现炎帝生物草本保健产品方面对始祖开创的五千年中华中医药文明的一脉相承,发扬光大。

炎帝神农氏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是传说远古时代姜姓部落的首领,又称赤帝、烈山氏,一说即炎帝(或炎帝的子孙)。

相传其母名任姒,一日游华山,看见一条神龙,身体马上有反应,回来就生下炎帝。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后来,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合并,组成华夏族,所以今日中国人自称为「炎黄子孙」。

历史传说中,炎帝神农氏是一位伟大的人物,是他开发了华夏的原始农业,是农耕文化的创始人。传说他创造木制耒耜,教民耕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传说他遍尝百草,为人医病,是华夏中草药的第一位发现者和利用者。不仅如此,还传说他利用火为人类造福,制造乐器,倡导物质交换……总之,炎帝在历史传说中是与农、工、商、医、文等各领域的发明创造分不开的一位神祉,因而一直受到历朝历代的炎黄子孙的无比敬仰和祭祀

中华始祖炎帝史迹与分布在国内的纪念地 文/吴正茂

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简称炎黄,炎帝与黄帝结盟并逐渐形成了华夏族。海内外华人都以自己为炎黄子孙而自豪。炎黄二帝已经成为民族情感的凝聚力和纽带;也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动力。炎帝共有两个支系,均发源于宝鸡,皆出自少典氏,为姜姓。一为炎帝魁隗氏(公元前5008—前4766年,传六世,共计二百四十三年;一为神农氏,肇兴于常羊山,传八世,共计五百二十年。笔者重点记述神农氏族的有关情况。

宝鸡是炎帝发祥之地,第一代炎帝神农氏石年生于宝鸡市姜水流域濛峪沟,长于姜水畔瓦峪河畔,九龙泉是其沐浴之所。《炎黄源流史》载:神农氏所居所都在今宝鸡南七里姜氏城(即今宝鸡市渭滨区神农镇姜城堡村);姜城堡村是始祖炎帝最早在华夏设立都城的地方。

炎帝,是中国上古姜姓部落的首领,是中国农业文明的奠基人。又姓伊耆,又名羭纥,羊图腾;号神农氏,又号伊耆氏、连山氏、烈(列)山氏、高辛氏、厉山氏、赤帝,火德王。父为少典,母为有蟜氏女,名曰女登,是少典正妃。《帝王世纪》《左传》《国语》《礼记》《路史·后记》《古今系》《御览》载:炎帝代伏羲治天下,有圣德,故称炎帝。其所处时代为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炎帝制耒耜,种五谷。发明刀耕火种,教民稼穑,发明九井相连的水利灌溉技术,开创农耕文明。首辟市廛,使天下之民得以交易,互通有无,各得其所。治麻为布,民着衣裳。作五弦琴,以乐百姓。削木为弓,以威天下。亲尝百草,发明医药,制定历法。炎帝领导部民制造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改善生活。遍尝百草,误尝火焰子中毒身亡,葬于天台山。黄帝在宝鸡常羊山祭祀。炎帝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尝遍百草,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让百姓得到更好的繁衍生息,为后世称道。炎帝无私奉献,鞠躬尽瘁、不畏艰辛、勤劳务实教民稼穑,寻草问药舍生忘死的精神可歌可泣,感动千古,光照日月。在位140年(一说120年)。道教尊为神农大帝,也称五谷神农大帝。民间尊为“火神”、“太阳神”、“农业神”、“农皇”、“医药神”。 后人为了纪念他,将我国第一部医药大典定名为《神农百草》。

炎帝称帝者凡八世,帝石年、帝临、帝承、帝明、帝直、帝来、帝哀、帝榆罔。 临在位八十年(或六十年),帝承在位六十年(或六年)、帝明四十九年、帝直四十五年、帝厘四十八年、帝哀四十三年、帝榆罔五十五年。一说,一世炎帝神农(建炎帝神农氏政权;前4765—前4733年),二世临(又名雨、大隗)、三世承、四世魁、五世明、六世直(又名宜)、来;七世厘(又名克、揬)、八世哀、末世榆罔。四世帝魁继承炎帝务农耕播五谷的传统,活动在河南辉县市西北一带。《山海经·大荒北经》说:“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为后土之孙,夸父为炎帝第九世孙。一说,神农氏共传十世,有九代帝王。司马贞《三皇本纪》载:“神农纳奔水氏之女为妃。神农生帝临魁、柱;临魁生帝承,承生帝明,仲贤、希文;帝明生帝直(一作宜),直生帝来,帝来生氂,氂生节茎,节茎生克、戏,克生帝榆罔。其中,有两代不在帝位,榆罔实为炎帝石年第十世孙,与黄帝公孙轩辕同代。八代后,轩辕氏兴。根据历史实际,跟黄帝大战的那位炎帝,不是始祖炎帝,而是迁居湖南的榆罔。炎帝部落活动范围在黄河中下游,一、二代炎帝均生活于宝鸡姜水(今宝鸡市清姜河流域)时部落开始兴盛,最初定都在陈(今神农镇姜城堡村),后又迁都至曲阜。其后,炎帝部落辐射至两湖(湖南、湖北),活动区域扩大至大半个中国。后代炎帝活跃于湖南炎陵县、湖北随州山西高平等地,这些地方都留下了炎帝足迹与陵墓。《世本》载,炎帝后裔曾分出百余国。史载,留居陕西省内与宝鸡地区的炎帝裔族有:有邰氏、骊山氏、莱氏族、戏氏族、殳氏族、延氏族、夸父氏族、太岳氏族、孤竹氏族、灵氏族、并氏族、彤鱼氏、午氏族、丙氏族、赤氏族、井氏族、箕氏族、氐人族、许氏族、甘氏族、姜戎族,以及弓鱼、方、函、邓等方国。这些氏族和方国有些一直延续到夏商周时期。著名后裔有蚩尤氏、烈(厉)山氏、共工氏、四岳氏等。末世炎帝榆罔七世孙伯夷在尧帝时任四岳,即天下四方诸侯统领。舜帝时任秩宗,典朕三礼;辅佐大禹疏水功劳甚大。为尧舜禹身边股肱重臣,故称之为吕侯,为中华吕氏始祖,西周帝师姜子牙(又名吕尚)就是吕氏家族的杰出代表。姜子牙建立的姬姜政治、军事联盟,为周朝的建立、巩固和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我国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盛传着炎帝的故事,凡是有传说的地方都有炎帝的祭祀地。全国炎帝传说密集区为陕西、湖南、湖北、甘肃四川、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其中陕西宝鸡、湖南炎陵是炎帝传说最多的地方,也是祭祀场所最普遍的地方。

陕西宝鸡是第一代炎帝神农氏姜石年的出生地和炎帝世系的肇始地。宝鸡的炎帝陵为第一代炎帝的陵墓。宝鸡是早期华夏部落联盟主干炎帝部落(华族)的发祥地。第一代炎帝就生于常羊山蒙峪沟。《白虎通义》中记载,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炎帝活动于姜水之岸,其后部落发展扩大,迁徙并活跃于山菏泽、湖北、湖南、山西等地。

早在公元前424年,秦灵公就在宝鸡吴山祭祀炎帝,这是有文字记载中国最早的官方祭炎活动。从1993年农历七月初七日起至今,宝鸡已经举办了23次中国宝鸡炎帝节,民间、官方都有参与。2005年10月3日,宝鸡市人民政府在常羊山炎帝陵举办首届“全球华人省亲祭祖大典”,海内外近万名 华人代表参加了祭祀活动,宝鸡炎帝陵祭典仪式也由此走向了世界。

宝鸡民间祭祀炎帝活动由来已久,相沿成习。传说农历正月十一是炎帝的诞生日,七月初七是炎帝的忌日。在每年的这两天,渭滨金台两区四乡八村的群众就来到神农庙先农坛、炎帝陵、炎帝祠等处,焚香叩拜,烧“香山”、耍“火龙”,唱大戏。七月初七的炎帝忌日,祭祀活动要在天台山要延续月余。

炎帝部族崇火、祭火的习俗,宝鸡辖区至今尚存大量火神庙太阳神庙,每年都有庙会和祭祀活动,借以祈年,祈福,另外还用火辟邪祛病。正月十一神农祠盛会前后,西府社火中有不少节目和炎帝有关,如“神农擒野苗”、“牛虎斗”(炎帝形象是人身牛首)、“火神”。宝鸡还有以木质勺绘社火脸谱,脸谱中的火焰表现人物性格的忠正和刚强。正月十五夜有盛大的闹社火、火龙会、花灯会、焰火会。午夜时分,村社群众在门外堆放松柏枝,点燃篝火,全家大小围火欢呼雀跃,并木棒击打火灰,溅起的火星愈多,愈象征五谷丰登。凡姑娘出嫁,陪嫁中少不了“灯火罐”,这是内部用布做硬壳,外部敷以细布或绸缎,上面绣有吉祥图案的工艺品。女儿出嫁时,“灯火罐”里装有火石、火镰、火草、灯起。显然这是早期保留火种的遗俗,只是装饰性更强。由“崇火”衍生出的“尚红”,因为红是火的颜色,尚红即尚火,所以,宝鸡人自古以来就有爱红、尚红的喜好。如,结婚或春节时,全以红为主色。新娘里外上下一身红,新郎披红、系红带;春节家里家外挂红灯、挂红布、贴对联,图个红红火火,热热闹闹。

湖北省随州市,相传,是炎帝儿子柱烈山氏的出生地。郑玄《礼记》注:“厉山氏,炎帝也,起于厉山,或曰烈山氏。”《帝王世纪》:“神农氏,……故曰炎帝,其起本于烈山,又号烈山氏。”晋杜预《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注指出,厉山在“湖北随州四十里”。《湖北风物志》载:“烈、厉二山均在随州市,两山均有神农洞、神农井、神农庙等遗迹及祭祀地。”《荆州记》云:“随郡北界有厉乡村,村南有重山,山下有一穴……村西有两重堑,内有周回一顷二十亩地,内中有九井。神农既育,九井自穿……即以此为神农社,常年祭祀之。在神农架钱还有神农行宫、升仙台、太子坡等祭炎之地。

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城西17公里鹿原镇鹿原陂(又名炎陵山、皇山)上的炎帝陵,又称天子坟,有“神州第一陵”之誉。《路史》载:陵曰茶陵。《酃县志》载,西汉时已有陵,唐代,陵前有寺曰“唐兴寺”。 随着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炎帝庙也历尽沧桑,屡建屡毁,屡毁屡建。这里洣水环流,古树参天,景色秀丽。宋淳祐八年(1248),为陵禁樵牧,设守陵户。清雍正十一年(1733),知县张浚按清廷颁行的古帝王陵殿统一格式重建,陵庙也统称陵殿而正其名。这次修建奠定了“前三门、行礼亭、正殿、陵寝”的四进格局。整座陵殿为仿皇宫建筑。新中国成立后,列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 6月,由酃县人民政府主持,动工修复陵殿,1988年10月竣工。重修后的陵殿占地3836平方米。依次为:午门,行礼亭、主殿、墓碑亭、墓冢。殿外修复咏丰台、天使公馆、鹿原亭等附属建筑。1986年国务院批准重修株洲市炎帝陵。1994年起至今,已举行8次全球华人公祭炎帝活动。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炎帝陵祭典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著名炎黄史研究专家、湖南社会科学院炎黄文化研究所所长何光岳先生考证,炎陵县的炎帝陵实际上是第八世炎帝榆罔的陵墓,榆罔,降封于洛,耻于受封,遂迁于潇湘茶乡之尾,崩于此,当地民众仍以帝王礼厚葬之。自宋乾德五年(967)至今历代祭祀已有千余年历史,祭祀隆重。在该陵东约十里处临江拥翠,上有炎帝祠,在炎帝陵殿右边有奉圣祠,每年致祭时,这里晨钟暮鼓,梵音缭绕。据说,三湘四水之间到处都有神农祠。

山西省传说是五世帝明、六世帝直的生息地。长治、高平两市东北14.5公里处神农镇(原团池乡)故关村有炎帝陵(又称“皇坟”)、炎帝庙(神农庙)、炎帝行宫。其中神农庙又有炎帝上庙、中庙和下庙之分。炎帝行宫,是一处重要的炎帝遗存,更是遗迹群落的集中地。该宫建于村中偏南,创建年代不详,至迟在明代已有。坐北面南,单进院。现有正殿、午台、圣贤殿等。正殿三间,进深六椽,前殿悬山顶。院内现存,明清碑四通。明成化十一年(1475)《重修炎帝行宫碑》载:“神农炎帝行宫磐基在故关里村前,肇基太古,无文考验,祠在换马村东南,现存坟冢,木栏绕护,然祠与宫相去几百余步也。”还有两块值得注意的碑文:一块是炎帝中庙的碑文:此庙“奉敕建立其来远矣,而创兴之始查不可考。重修于元至元元年……”。这说明此处炎帝中庙至迟“奉敕建立”于宋代,这在全国也是罕见的。另一块是高平市团池乡于1995年发现北宋时期所刻“高平县神农乡团池村”九个大字的碑文,说明团池乡一带即被北宋定为“神农乡”。神农镇北羊头山和长治市的百谷山、留存有大量的有关炎帝生平活动的详细记录。百谷山有神农庙,史载,建于北齐。“昔神农氏尝百谷于此”。黎城县也有神农庙、神农城、神农井以及炎帝的活动遗迹。今长治市黎城县宝泰寺(今废)所存隋代的一块石碑称,羊头山为“炎帝获嘉谷之地”。该碑是全国范围内现存有关炎帝文化的最早的一块,应有极高的史料和文物价值。羊头山神农庙中一块唐天授二年(691)的《清化寺碑》更说:羊头山“炎帝之所居也……(炎帝)遍陟群山,备尝庶草;届斯一所,获五谷焉。……于是创制耒耜,始兴稼穑。”长子县北熨斗台也建有神农庙,每岁概有奉祀。

河南柘城县炎帝陵,是远古时期三皇之一的炎帝朱襄氏之陵墓,位于柘城城东6公里大仵乡朱堌寺村。朱襄氏是众多炎帝的别号之一,其所生活的时代远早于炎帝神农氏。《辞源》注:“朱襄氏炎帝之别号。”《吕氏春秋》《路史》载:“柘城为朱襄氏之邑。”《柘城县志》载:“朱襄氏之陵在县城之东,久淤。”2001年,炎帝朱襄氏陵被公布为商丘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河南省新郑市,营修炎黄二帝大庙,准备将二帝聚于一堂,成为当代又一处祭炎圣地。

湖南永州宁远县九嶷山(又名苍梧山)炎帝遗迹。史载,南方炎帝生于黔中,黔中即今湖南沅陵西部,含今会同县。九嶷山地区古称连山县(郡)。九嶷山炎帝发祥地的说法,主要依据是屈原《远游》:“指炎神而直驰兮,吾将往乎南疑。”实际上,九嶷山是舜帝崩殂地,现为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湖南会同县连山,是“南方炎帝”的发祥地。《晋书·文苑传·伏滔》说炎帝生于“黔中”。会同也有常羊山,它既是炎帝的出生地,也是居住地,更是“炎帝”尝百草、获嘉谷之地。炎帝所尝“断肠草”,《本草纲目》记载即‘钩物’,钩物只适宜生长在长江以南地区。与连山一山之隔的马鞍乡境内有“神农山”、“神农庙”。连山地区称“日中为市”为“赶连山”。 相传,“南方炎帝”发明“茶饮”,连山至今还完整地保存茶亭庵一处,此庵正好说明了“南方炎帝”的特色。

在四川,崇炎也很盛行。成都市红石街旧有炎帝炳灵寺,寺内炎帝为三目神,故又称该寺为“光华帝庙”。在乡间,还建有众多的火神庙,四川乐山正月十五祭火神,场面十分热闹,有“万巷人空,举城若狂”的气象。

宝岛台湾,也是炎帝祭祀的主要分布地。祭祀炎帝的风俗一直盛行,经久不衰。据有关资料显示,台湾岛内现有150余座祭祀炎帝的庙宇。《鹿原陂上炎帝陵》一文载:“台湾省自元朝末年,林石从福建漳州迎奉五谷神农皇帝牌位入岛后,奉祀活动就开始了。延平王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后,岛内奉祀炎帝神农的香火就很昌盛。”

由于风雨侵蚀、雷电劈击等自然灾害,加之人为破坏,神州大地上的很多炎帝祭祀古建筑大多已经毁损,加之笔者所见资料有限,故仅为广大读者提供炎帝庙宇较为密集地区的祭祀处所遗存简况,有关炎帝大型祠庙人皆共知,小型祠庙,诸如火神庙,遍及神州山乡村镇,名不见经传者,则无法估算。作为第一代炎帝的出生地的宝鸡,在1949年以前,城乡分布的农神庙内,都供奉着一个高四五尺,仅有头、无身躯的“大头爷”的“农神”塑像,是宝鸡姜炎庙宇中的特例。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纪念地和遗迹分布处,如炎帝的诞生地,在宝鸡称姜水,湖北随州称漻水;炎帝的居住地,宝鸡称常羊山,高平称羊头山,随州称厉山;炎帝尝百草、获嘉谷之地,宝鸡称天台山,高平称羊头山;随州、湖南炎陵县也有具体处所;炎帝的死因,有关各地都传说系在“遍尝百草”中“一日而遇七十毒”,宝鸡、高平、随州、酃县等地都称之为“断肠草”,而宝鸡又称“断肠草”为“王药”,高平称为“火焰子”。在有关炎帝的遗迹中,有关各地几乎都有神农井、神农泉、神农庙、神农祠、神农洞等。这些历史遗迹以及称谓,几乎同出一辙,大同小异,颇有异曲同工之妙。正说明了人文始祖炎帝为华夏民族的进步所做的伟大贡献,其后嗣迁徙流传史实意义深远,也说明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炎黄子孙对始祖炎帝的尊崇之至,对于增进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016年10月13日

Hash:71a4f3c8b8528d19902152df5cf1bf9b5e2bbe04

声明:此文由 佛心公益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