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志·江西篇」粮食仓制之演变
江西自汉建省后,历代用以储存粮食的官仓和半官方粮仓记载有60余种仓名。但其性质不外乎以常平、义仓、社仓“三仓制”相传沿袭。民国时期,改设积谷仓、赋谷仓,成为政府和民间存储粮食的主要形式。建国后,建立全民所有制的国家粮库和集体所有制的社队仓两种仓储体系。
一
江西粮仓,历史悠久。1975年于新干县介埠乡发现战国粮仓遗址,经省文物考古队考证,是省内迄今发现最早的粮仓遗址。该粮仓建于公元前440年前后,两栋粮仓平面呈长方形,长61.5米,宽11米,坐东朝西。从瓦片和洞柱判断,为土木结构仓房。其规模之大,省内仅有,国内罕见。
江西为南方稻米主产区,历代封建王朝延续粮仓建设,时有兴废。自晋迄陈,江西设有豫章仓,为当时三大储备处之一。唐朝德宗年间,在洪州(今南昌)等地置常平仓积储米粟,后废止。宋景德年间,重立常平仓,青苗法后,又废。嘉定年间,官绅捐资,恢复洪都社仓。元朝,于路府设置常平仓,在乡社设置义仓。
明朝仓制,初期设预备仓,取代常平仓。弘治年间,立常平仓法。嘉庆年间,复设社仓。其时,因江西所属预备仓少,官府采取捐官封品、立表义牌坊等办法,鼓励民间捐银出粮,扩充常平仓和社仓,并曾以各地积粮之数,列为考核官吏政绩之依据,促使江西社仓得到一定发展,全省各类粮仓共有300余所。
清朝时期,仓储规模逐步扩大。顺治年间,省、州、县、卫、所各设有常平仓,所存积谷,存七粜三。康熙年间,复令州、县设立社仓,社仓设于乡村,义仓设于市镇。雍正年间,全省置有社仓、义仓、常平仓及其他官仓1800余所。其中社仓占2/3,义仓、常平仓为1/3。乾隆年间,巡抚陈宏谋曾立社仓约规13条,其中规定:义仓储粮,限借本地农民,不收息谷。社仓存六借四,如遇歉岁,仍许全借,每石借谷秋后加息一斗还仓。自道光年间起,仓储积弊渐深,有的仓内储粮被中饱私囊或挪用。到光绪年间,各仓已多无济饥之粮,沿袭2000多年的常平仓制逐渐消失,众多粮仓因年久失修倒塌或毁于兵燹。
在常平、义仓、社仓“三仓”之外,历代曾在县城、省城或粮食中转地建有水运京师漕粮的转运专用仓库,名为漕仓。清代各州、县设于南昌的漕仓有40余所,清末也多已圮毁。
二
民国时期,储粮仓先后有积谷仓、赋谷仓、屯粮仓、农仓等4种,以积谷仓、赋谷仓为主体,其他两仓,从兴到废,存在时间短,覆盖面亦小。
积谷仓。多由清代社仓、义仓延续而成。1927年,省政府对谷仓进行整顿,据11个县统计,有积谷仓551所。整顿后,积谷仓逐渐增多,分为县仓、市仓、区仓、乡仓、镇仓、义仓等6类。以县、乡、镇仓为必设仓,凡由私人捐建者称为义仓。1937年,全省有积谷仓29252所,容量506万石。容量较多的县,以丰城33万石居首,临川25万石其次,萍乡20万石第三。抗日战争期间,积谷仓多被占用或破坏。1947年省内54县统计,存有积谷仓1946所,容量118万石。
赋谷仓。为1941年开始的政府田赋征实而设。首批赋谷仓利用原有仓库88座,连同征用修缮祠庙民房等,仓容量200万石。1942年后,赋谷仓逐年增加,并三易仓名,初名省仓、县仓,继称国仓、临时仓库,后改为收纳仓、集中仓、聚点仓3类。前两类归县管理,后一类归省管理。1947年,全省赋谷仓容量679.5万石,其中收纳仓容量508.8万石,分布于82县,以余干36.2万石为最多;集中仓容量133.6万石,设于新干等49县;聚点仓容量37.1万石,分布于鹰潭、临川等地。1949年江西解放后,省内赋谷仓分别由各地人民政府接管。
屯粮仓。为1933年蒋介石围剿苏区的军事需要所设,分别在南昌、临川、吉安、永丰、南城、莲花等6处,储粮量为0.3万~1.5万石不等。这些仓库仅存1年左右即撤销。
农仓。1930年代,江西省政府在全国经济委员会的资助下,指令农村合作委员会利用祠庙、民房或私人仓库设立农仓,兼营粮食储押业务。1934年,在南昌、赣县、乐平、临川等38县共设有农仓1154座,仓容量99万石,储押粮食38.2万石。1936年,通过裕民银行在产粮较丰的高安、丰城、樟树等18县镇设立农仓,办理粮食储押和收购业务。抗日战争期间,储押业务停办,省农仓管理处、省立银行及合作社在吉安、泰和等县建仓容量为28.4万石的59所仓库,成为当时仅存的省有仓库。1947年,省政府分配农仓贷款10亿元,重新在南昌、南城、萍乡、上饶、吉安等16县设农仓54所,储押稻谷1.4万石。
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江西的国家粮食仓库在接收原江西省田赋粮食管理处1.5亿公斤仓容的旧仓库基础上,逐渐发展。
建国初期,财力有限,实行“以修为主、以建为辅”的建仓方针,一般采取租借或利用祠庙、公房及未分配给农民的地主房屋进行修缮,改作粮食仓库。至1952年底,全省共有粮食仓容11亿公斤,其中祠庙民房及简易仓库占80%以上。
1953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后,粮食仓库纳入国家建设计划。至1959年,共建设基建房式仓容17.85亿公斤,全省粮食仓容增至27.5亿公斤。其分为3种类型:设在农村的为收纳仓,设在城市和经济作物区的为供应仓,设在交通要道的为中转储备仓。其中,南昌、樟树、温家圳等交通枢纽点的部分大型仓库,归省粮食厅直接管理。之后,随着形势变化,根据农村社队的要求,国家粮食部门租借地方的祠庙民房仓陆续退还农村社队。
1966~1972年,由于备战需要,按照“分散、隐蔽、靠山、机动”原则,在全省偏僻山区新建1.15亿公斤容量的战备粮库,但因交通不便,效能甚低。1970年代中期开始,对交通不便的死角仓、因产销变化利用不高的粮仓和不利于保粮的破旧粮仓,分期分批进行拆迁、改造,并规划在商品粮集中产区主要交通线建设新仓,全省粮仓布局渐趋合理,仓型结构亦有改进。1978年,全省各类粮食仓库容量达45亿公斤,其中砖木结构和砖混结构的基建房式仓上升到80%。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生产发展迅速,粮食收储量激增,仓库不足的矛盾逐年加剧。虽经各地政府和粮食部门积极筹资,扩大仓库建设规模,但仍适应不了粮食收购与储存数量增长的需求。1989~1990年,国务院支持江西重点兴建当年施工、当年建成使用的砖木结构简易仓库,全省共建简易粮仓1983座,仓容量17.85亿公斤。从1978~1990年的13年中,全省共建粮食仓容24.5亿公斤,为前30年建仓总量的59%。
截至1990年底,全省粮食库点已遍及城镇与集市,拥有国家粮食仓储库点2690个,粮仓10941座,仓容量65.65亿公斤。其中,分布在铁路及主要公路、水路沿线的5000万公斤容量以上的大型库点7个,2500万~5000万公斤容量的中型库点26个,仓容量为10.35亿公斤,成为全省的骨干粮库。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农业农村局, 原文刊登于2021年3月4日粮油市场报四版)
来 源丨粮油市场报
总值班丨刘新寰 统筹丨刘超 编辑丨从申
收藏
举报
Hash:66395c7a0ec4ed3b80a22ce6a13e68379f92556c
声明:此文由 粮油市场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