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桥王家:千秋家国梦,世代赤子心

来源|虹桥

新桥王氏家族,是目前发现的虹桥地区唯一延续数百年至今的名门望族。四百多年来,逾25代,人才辈出,传奇迭现。

自2012年镇志办着手收集本镇人物与家族的历史资料起,新桥王家家族史就已立项为该领域的调研课题之一。2015年底又成立专门的调研组实施系统的调查研究。几年来的调研发现,王家历史上曾出过明代太医院院使王绪、抗击太平军的虹桥团练领导人王鼎琳三父子、清内阁中书王萃龢、文人王萃仁、新式学堂创办人王丰玉和王萃馨、北京协和医院党委书记王辅民、广州军区军级军医王师克……,他们曾在风雨飘摇的年代里抗争过,奋斗过。变的,是流转的时光;不变的,是赤子之情怀。直至当下,王家子孙中仍然涌现出一批专家学者、厅局(师)级以上杰出人物。

寻根问祖:

有据可考的两位王家祖先

探寻王氏家族的过程是艰难而又曲折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新桥王家”这个课题始终徘徊在“口口相传”的口碑资料里裹足不前。当时面临的难题主要有两个:一是王家家谱早已在数次历史劫难中被毁,家族人物及其辈分关系无法知其全貌;二是新桥当地老人虽都能讲上几句从他们的父辈嘴里听来的“王家往事”,但支离又模糊。于是,调研组调整思路,把资料收集的重点转向历史文献。在长期的走访过程中,被采访的新桥老人几乎都要提到一位当过明朝太医的祖先。然而这位明代太医是谁?属于哪个年代?没人能说明白。就在这时,调研组成员祝康林在一本清嘉庆年间出版的志书上查到了这样一行文字:“王绪,明太医院院使,墓在蒲汇塘北”。寥寥十余字使调研组在黎明中看到了一线曙光。老祝继而又查遍明清以来各个时期的旧志书,又发现重要佐证:“王绪,明太医院院使,墓在二十八保十九图蒲汇塘北”。虽仅增加7字,但与明清时期虹桥旧地图一对照,王绪墓的位置确定为今虹桥村董俞家宅西、原王家老祠堂附近。后,老祝又在《上海县续志》中找到了新桥王萃祥的人物传记,明确提到:“…自明代太医院院使王绪以来,代有闻人…”。至此,明代太医院院使王绪乃新桥王家的先人得到充分证明。

(“大海实能容且放过蛮布来航蜃楼作市,明月不常满乃令见天孙织锦神女凌波”——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王萃龢书,今存豫园绮藻堂)

老祝后又在旧志上发现王家另一位先祖——清顺治年间的王继鏊的“踪迹”:“王继鏊,字公绍,上海人,入嘉定学。生平仗义疏财,砥砺名节。生明万历时,入国朝顺治十一年,巡抚周国佐给‘品高玉尺’额。今新桥王氏鼻祖也。”据载,清康熙四年(1665),由王继鏊(字公绍)及信士朱鲁侯等出资,大规模修复并重建虹桥安国寺,恢复寺基三十五亩二分二厘。

建祠修桥:

王家子嗣繁衍生息

为了寻找王氏家谱,老祝曾到上海图书馆、各大档案馆家谱阅览室查找,但遍寻无获。在没有原始家谱可看的情况下,一份上世纪80年代地名普查工作时留下的新桥老人访谈录引起了调研组的重视。参与访谈的是当时78岁的王丰咸、82岁的王凤岐两位新桥王家辈份最高的老人(均已过世)。访谈录中,两位老人留下了王家代代相传的口述回忆——“王家祠堂遗址,在虹桥乡蒲汇塘北、董俞家宅西。建于明嘉靖年间。祠堂门外竖有两座牌楼,附近还有贞节牌坊一座,牌楼边刻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等字样,说明当时王家的威风显赫非同一般……为方便乡民出行,王家出资在蒲汇塘上建一座木桥,为与虹桥镇上的‘虹桥’区别开来,命名‘新桥’。久而久之,这片村庄就叫‘新桥’……晚清王家一位举人发起重建祠堂于蒲汇塘南(即永宝堂,新桥小学前身),规模远不及老祠堂……”;“家谱订立20个字辈,即:

‘泰,虞,董,贵,福,咸,衡,鼎,萃,丰,

临,师,谦,友,益,严,敬,礼,慎,忠’。”

(注:以上按字音书写,字不一定准确)

在如今新桥王家老人的名字里,我们还能依稀发现某些字辈的痕迹。但文革以后,王家子孙基本不再照此字辈取名。

为使读者能更加形象直观地一睹新桥王家的昔日风貌,镇志办决定,请新桥村宅志执笔人之一、原上海交通大学美术系副教授王振元发挥自身专长,结合史料调研和口碑资料,绘制一幅新桥王家祠堂、宅院概貌图。其构图思路为:以王家新祠堂起,承接老祠堂,二堂于蒲汇塘两岸遥相呼应,二座牌楼和一座贞节牌坊沿塘北官路巍然而立。一座“新桥”跨塘而建,塘上船只往来繁忙,王家宅院及新桥民居延伸向远方。此图目前已基本形成第一稿草图。此后,将不断听取意见、补充完善,直至定稿。

(新桥王家祠堂、宅院概貌图(草图),王振元绘)

继往开来:

流芳百年的《星周纪事》

在收集安国寺资料的时候,镇志办找到一本晚清新桥王家人王萃元撰写的古籍——《星周纪事》。原本是为了了解历史上虹桥安国寺被毁的情况,没想到这本古籍却对揭开近代王氏家族的发展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清咸丰十年(1860)至同治元年(1862)间,太平军攻打上海,史称“粤匪之乱”。莘庄、七宝、虹桥等地一度成为血腥战场,兵火成灾,民不聊生。松江府岁贡生王萃元每天用文字详尽记述了这场兵灾,后人整理并一再刊印其笔记,名为《星周纪事》(1936年由上海通社出版;1988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再版)。

(《星周纪事》,清咸丰十年(1860年)王萃元 撰)

据《星周纪事》记载,咸丰十年五月起,为防御太平军,上海县县令刘郇膏动员各地兴办民间武装组织,称作团练。虹桥人要紧逃难,大多避到浦东。太平军进攻上海县城不克,退回青浦。虹桥人陆续返回,见家乡惨遭焚掠,慌忙办起乡团练局,按户出丁,推选甲长,筹集经费,建立队伍。新桥人王鼎琳被任命总理局务,长子王萃元和胞弟王萃龢“襄理其事,多所规画”。《星周纪事》不仅详尽记述王鼎琳三父子组织团练保卫家乡的事迹,还谈及了家族里众多叔辈、兄辈的名讳及其生平。通过《星周纪事》及其他文献的相互印证,调研组基本理清了王萃元一支的族谱关系图;掌握了王萃元六兄弟的人物生平(其中不乏文人、书画家等,前文提到的“王萃祥”乃其三弟);获知了王家老祠堂的堂名为“谦益堂”,且老祠堂、宅院、族谱大都毁于战火。同样重要的线索还有,书中提到王萃元的三子名王丰翰,与后世王家人回忆录里提到的祖辈名讳完全吻合,至此,王家最显赫一支的脉络清晰地展现在调研组的面前。

当代王家:

革命志士王辅民的爱乡情怀

民国27年(1938),年仅19岁的王师存(字辅民)怀着一腔抗日救国的理想抱负离开新桥赴延安参加革命,或为老上海县最早的共产党人之一。

1950年由周恩来总理签发任命为大连医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1979年调入北京协和医院任党委书记(正局级)。此后定居北京。1983年离休。王老早年离乡背井投身革命,但他心中始终惦念亲人、眷恋故土,解放后先后两次回到新桥老宅寻访亲人,瞻仰故居。他历尽艰辛寻回流落他乡的嫂子、侄子尽心抚养,并鼓励其胞兄沈祖良(原名王端民)写下关于王家家族史的回忆录,以示王家后人。

(长达17万字的回忆录手稿,1993年沈祖良(原名王端民)撰)

就是在这份长达17万字的回忆录里,记载了其祖父王丰翰的事迹,与《星周纪事》中所载王萃元的第三个儿子完全吻合,证实为同一人。由此也证明了,王辅民乃王萃元曾孙、王绪后人。近日,调研组辗转与远在北京的王老及其家人取得联系,并即刻赴京拜访。刚过97岁生日的王老虽身体状况欠佳,但见到来自家乡的客人非常高兴。调研组开诚布公地向王家人介绍了已经掌握的王家历史。王老及其家人对调研组取得的成果感到震撼,原先他们所知家族情况仅二、三代,但调研组又把其家族史往前推了数代,且有凭有据。王老激动地说:“我非常想念我的家乡,谢谢你们能把王家的历史写进地方志!新桥永远是我的家!”其子王克宁先生还取出珍藏的家族回忆录原稿和老照片向调研组展示,并提供了资料复印件。阅后发现,这份回忆录不仅记述了近三代的王家家族史,还用大量的笔墨回忆了新桥当地的自然风貌和风俗民情,这对镇志、村宅志相应篇章的撰写都将起到第一手资料的补充作用。

目前,新桥王家子孙遍布全国各地。据不完全统计,其中还有高级职称专家学者近10人,师级以上部队军官2人,团级以上1人。而镇志办追寻王家家族史的脚步从未停止!如果你也是王家子孙,如果你有任何关于王家轶事、人物的寻找线索,请和镇志办一起为地方文化贡献一份力量。如果有一天,越来越多的王家子孙看到《虹桥镇志》中的王家专记,他们就能更加了解自己的家族,寻到自己的根,产生深刻的家族认同感和荣誉感。那么,镇志办也就实现了修志工作的价值。

精彩回顾:

Hash:1ec75dc59af2ebe296982162e5b7eabd9bfc4259

声明:此文由 上海闵行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