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稷山县各村村名来历,快看看你的村
农耕乃衣食之源、人类文明之根。
农耕文化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化之一,也是对人类影响最大的文化之一。
甘泉村。原村西有一土崖,叫凤凰岭,崖下有一泉,泉水甘甜,人称甘泉,由此得名。相传稷山八景之一“甘泉春色”也在此村。清末,村有王国斌,教书为生,十分孝敬老人,其母双目失明,他常在看戏时,侍立慈母身旁,以口代目,传说戏意,使母分享其乐,此举感动知县,为其挂匾,上书《孝行干天》。
----寺后窑村。该村因原住户姓马,曾取名马家窑。马家迁走后,迁来几户外地人,因在大佛寺后,住的是窑洞,故名寺后窑。明万历年间著名书法家梁纲即诞生与此村,人称“神笔梁纲”,有家谱为证。
----羊牧头村。远古时,该村原为一片荒草,常有人赶羊在此放牧,后有薛姓肯平建舍,开荒耕耘,起村名羊牧头。
----荆平村。该村鲍姓先祖在隋朝时,从安徽寿县迁居此地,住所东为一片荆棘,后因地势低洼,被水淹没,鲍氏家族从此垦荆平地,兴建村舍,始取名荆平。
----苑曲村。该村村域南高北低,村居河畔,田园阡陌,花木繁茂,似蔬菜花木之苑,又兼村北汾水曲曲流长,故名苑曲,甚为雅曲。解放前,是我县党组织活动最早的村庄之一。
----加庄村。明末,村址系城关加家巷加氏的庄园,后加氏移居于此,起名加庄。
----吉家庄。吉姓先居村南,古为吉家堡,后移居现址,改名吉家庄。
----新庄村。据传明朝时叫贵善村,后有个先生见器村民辛苦劳作,勤恳耕耘,改村名为辛庄,后演变为新庄。
----下柏村、下柏村。古时村北有上柏张氏坟茔,人称张家西坟,坟北村为西张上,坟南为西张下,县稷王庙记载,后因坟脚下有棵大柏树,西张上更名为上柏村,西张下更名为下柏村。
----马村。春秋时为高丽村,隋代大将高焕王征战到此,为镇守玉璧城,被将领韦孝宽阻隔,相持数月。高焕王扎兵南阳、永宁、平陇一代,以村西地域为教场,在村养马,故改名马村。村中并无马姓,而以段姓居多。村西有唐代青龙寺和宋金砖室花墓驰名中外,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位村。据村泰山庙存明朝万历年间碑文记载,原名阳善村,因村头失火变为废墟,后重建时往南移位约1华里,故更名南位。
---廉城。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军廉颇扎寨于古堡,铺营练兵于堡南几村庄,几村均取名古廉城,又名廉城。廉颇扎寨之地称廉城堡,堡南有两个廉城寨,在上称上廉城,在下称下廉城。南城门牌题“古廉城”,北城门牌题“廉将军寨”,村西有廉颇庙,村东有教场。村中并无廉姓,而以张、屈姓为多。
---李老庄,原名李牧寨,公元前241-230年,秦始皇统一六国时,赵国良将李牧在此扎寨屯兵得名。后改为李老庄,意为纪念李牧老人家。
-----下王尹村。该村相传为后稷教民稼穑之始祖地。清嘉庆年间,有卢、王、张、董、贾、郭、尹七姓居住建村,称云云村,后个家族人口逐渐增多,而以王、尹两家族势力最大并结为秦晋,改村名为王尹。后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属上,称上王尹,一部分居此属下,称下王尹。
----姚家庄村。该村以姚姓居多,而得村名。又因村处低洼地,故人们习惯称为“姚窝”。
-----管村。相传战国时,赵国大将军廉颇将军部署一“管”姓首领在此铺营练兵,统帅军寨,名为“管村营”。营西北建有管村寨。清朝,管村寨成为独立村,改名管村堡,管村营改名为管村。村名由此而来。该村历史上就是通往京城的古驿站,村西烽火台“铺圪塔”遗迹尚存。 村内曾有清代琉璃照壁、贞节大鼓楼,7座城门箭楼,古代戏台、娘娘庙、关帝庙、魁星阁、土地祠、龙王庙、三官庙、寺院等古迹十多处,可惜毁于文革和村庄迁移时期。“二月二”是本村的古庙会,每逢古历二月初一至初三,祭祀土地神,祈保五谷丰登,并有戏剧、鼓车等文艺演出,这一活动自明末清初相延至今。
----- 仁义村,原名樊贾村,由樊、贾二姓先居而得名。明朝末年,兵荒马乱,外地难民流落到该村后,本村人让住宅、赐家具、送粮食,亲如兄弟,为纪念村民的仁义之举,即改村名为仁义村。
----清水庄地处吕梁山脚下,村后有一小峪,一股清泉常流不息,故称清水峪口,后改名清水庄。
太杜:太杜村历史遗名青龙镇,后因大秀才杜大陵(兄)居住于此,而起名大杜,后改为太杜。现辖吴家窑自然村一个
坑东:据清同治年间村内三义庙碑文记载,明朝时村西有一大坑,村址在东,故名坑东。
高渠:村东有洪水渠,渠身高于村之城墙,当地民众有歇后语“城墙流水---高渠”的说法,故得村名。
西社:村北原有羲和尚,每年农历3月15日,周围村庄分五社闹庙会,西社、中社、东庄为一社,因其位于该社的西边,故得名西社。
白家庄村。本村因白姓居多,曾与均安、白辛庄、三堡合称四白家庄。明朝万历年间又独村建制,仍为白家庄。
:店头村。村西有玉壁城,百里为王时,村庄系玉壁城通往东边驿道的一座客店,来玉壁城城的人至此便到驿道尽头,故名店头。
太 阳村。原名秦卫庄,后因村南柳家爻处有一土将台,每年万物萌动时,将台以北的庄稼萌发早,为太阳面,故称大阳村,将台以南虽避开阳面,不在太阳地带,而处在小阳面,故为小阳村。民国初年,村民杨云亭认为不应有大小之称,故将大阳改为太阳。新中国成立以来,该村以卫生模范村而闻名中外,1959年在村召开了农村卫生全国现场会。时任团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亲自题词。毛主席也曾以太阳村为旗帜,号召全国学习。
东渠村。原村东有直通汾河的洪水渠,人称东渠,村名由此而得名。
桐上:村南有一古堡,古堡垣北有棵大桐树,村居崖北桐树之上,故名桐上,别名窑沟。
桐下:村北崖上有一古堡,古堡古堡垣北有棵大桐树,因村位于崖南桐树下而名桐下。
太郝:建村时董姓先居。明初有大财主郝十万迁入。传说明朝年间,北方13省的巡抚,有12省由郝家担任。郝家有钱有势,独占村庄,定名大郝。后又以大郝为太阳之大,遂改名太郝。
西小郝:村处太郝附近,比太郝小,故名小郝,后因同东边的小河(今清河)区别,改名西小郝。
西位村。村名来历有两种说法,有待考证。来历一:据村岳王庙碑文记载,古名位村,建于南北朝,宋时遭大旱,人们四处逃生,只有村东头和村西头各剩几户人家。后东头的几户发展成东位,西头的几户发展成西位。来历二:原名岳李庄,元末有宁姓二兄弟在山东章丘惩处恶霸后无处立地生存,经算命先生指点,落脚之地须有“西”字。故老二落脚于陕西省合阳县西旺村,老大宁秉直落脚于山西的岳李庄。只因村名缺“西”字,后宁姓发起,说村落不养人,提出将村往西搬了位置,取名西位。
平龙村。 昔有“三街六巷古平陇”之称。清同治四年编县志绘有“平陇古镇”之版图,北宋著有“高欢把守平陇镇”之辞章。据北齐书《解律光传》记载,武平二年,解律光率众建筑平陇镇,戎十有三所,周步骑万余兵将来逼平陇,解律光与其战于汾水之北,大破周。平陇古代人才辈出,汉朝北地都尉,三国晋宁抬手,北宋司理参军,金时武威郡侯,进士“二段”(段克己,段成己),二妙皆出平陇。今段家坟,段家祠堂尚存,属文物保护对象。
化峪镇村,始建于北齐武平三年,距今1400余年。古时为屯兵之地,因地处黄华峪口,曾取名华峪城,黄华古镇。明清时改为华峪镇,现为华峪镇村。“华”多有简书为“化”者,非约俗成,现即为“化峪”。
柴村。 原名三柴村,因村中三垛,即东柴、西柴、中柴村。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柴村。当地村民又习惯称东柴村为“村里”,西柴村为“许家垛”,中柴村为“圪瘩。”
南阳村。村庄位于空龙山之南,汾水之北,背山面水为阳,故名南阳。村庄历史悠久,为古代文化之胜地。元初姚天福官居三品监察御史,为官廉正,与包公齐名,马村青龙寺存有碑记。
吴城村。 据碑文记载,魏国大将吴起曾在此筑城屯粮积草,操练兵将,而得名吴城村至今。
阳史村。据碑文记载推算,现住址再三千多年前即有两家居住,隋开皇五年(公元585年)造像碑记载:当时称阳史里,明清两朝仍称阳史里,废除里甲制后称阳史村。
路村。本村原名嘉禾里,始建于元末明初。明末,苛税繁重,民怨载道。以嘉禾里为首,暗中联络了23个村庄,共同抗拒“皇粮”,要求减轻田赋杂税。这一义举打击了地方豪绅,终使官府让步,从此一句“试试嘉禾二十三”的威言流传至今。。“嘉禾”俗称“家伙”,不太文雅,且因村北有条官府扩修的东至阳平府,西到龙门渡的达到,还有村人张三公开辟至位林沟的放牛道和经过路村庄至吕梁山的放羊道,尚有通往县城的车马大道,嘉禾里到处是路,四通八达,据此特征,将有失文雅的“嘉禾里”改为路村。
路村庄是由路村的乔姓和张姓移居至此,垛子逐渐扩大,遂独立城村而名为路村庄。
寺庄村。明代时,因被灾荒所迫,村民由洪洞县大槐树下迁居于此。邻村有一古寺(神画寺),本村隶属其治,故定名为寺庄。
杨赵村以杨、赵二姓先居而名。1953年设乡,1962年改为杨赵公社,1981年复名杨赵乡,1994年经省政府批准设立杨赵镇。杨赵村历史悠久,无法追溯,仅有唐贞观石碑可证。清初杨赵汾河湾商贸初具雏形,民国初期达到鼎盛,故曾有“杨赵河”和“码道”之称。
南阳城村。原名高梁城,太阳城,明末清初改为阳城村。后人口增多,本村在南成为南阳城。
翟店镇。据传,古时名皖康里。明初洪洞大槐树下一批任姓迁入,随着人口增多,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大镇,更名为石龙镇(以山洪从稷王山冲下来大量石子,弯弯曲曲进入村中好像一条长龙故名)。 明末,有一翟姓在此开骡马大店,待人热情,服务周到,颇能吸引顾主,南来北往的人赶道而来,都愿在此歇脚。后为使买卖兴隆,将石龙镇改名翟店镇至今,俗称翟店街。 由于地处天津与古都西安驿道要冲,明末清初就有四行(粮、棉、药、木)作坊25处,历史上曾是著名的商业贸易集镇,商号店铺,遍布街巷,贸易往来,辐射全国各地,素有“小天津”之称。翟店镇原为全县最大的村,1979年后根据地理位置分为东小翟、西小翟、翟东、翟西、南翟五个村。
下迪村。原名清源城,系战国时齐桓王所建,部分城基尚存。清时曾称下迪镇,后定为下迪村。
小宁村。隋朝建村,原名婉墉村,因与村西2.5公里处大宁村相峙,为求安宁,故名小宁。清光绪年间,天遭大旱,人亡过半,所剩村民三垛居之。即现在的西、南、北三个小宁。 村有古建筑隋朝的神画寺,明朝重修,1943年被日本鬼子烧毁,现在北京博物馆尚存有神画寺的古画片和古钟。
下费村。本村原由河北费姓家族迁居,一部分住坡上,名曰上费,另一部分住坡下,起名下费。
来历2:元末明初,河南费姓兄弟二人逃荒到此,住于崖下窑洞开荒种地,后感汾河边沃土养人,便定居于此,儿孙满堂后,兄弟分为两家,为耕耘方便,以崖沿为界,一家留住崖下,名下费;一家移于崖上,名上费。今费姓多于下费,历史变迁,现上费以李姓居多。
荆平村。因荆姓先居而名,后荆姓绝,由崔村迁来崔姓,古绛州北的南平原村迁来张姓,现村庄仍以崔、张二姓为多。
姚村。原名云水庄。村东有由北往南流向的时令河,人称后涧、东涧、南涧。村西有洪水渠,名西门渠,遇山洪由陶梁流经村西,南下平陇。村南有一小沟,人称卧龙沟。后因有个姚姓和尚在村颇有名气,即改村名为姚村。
蔡村。明朝统政八年,即万里王执政时,杨三造反起义,由蔡将军统帅4000余人,从聚善堡转移到此,据险防守,英勇作战,以抗朝廷,在战争中不幸牺牲,为纪念蔡将军,即起名蔡村。全乡1962年从翟店公社分出成立蔡村公社,1984年改称乡。
吴壁村。战国时,村西有玉壁城,城里居住着百里王,其小女嫁给村里吴姓男子,故取名吴壁。村南有娘娘庙,系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北街村。位于县城东北部,素有“东十字”、“小北门”之称,现为东北街村。
和合村。清光绪年间,因村南有一处乱葬坟,人称“铺”,村处铺后,故又名铺后村。民国初年,村中薛、李两大家欠睦,为取两家和好,改村名为和合村。
四合庄村。原有四垛人家,即刘家庄、白家庄、罗凹沟、宁家庄,故称四合庄。四合庄自然风景秀丽,著名额稷山八景之一“文洞飞云”就坐落于村正北方。
蔡村仁义庄。 蔡村乡仁义庄:原与西柏统称为西柏,因水冲路断,村中以沟为界,分为“南头”、“北头”。后因分担差粮引起纠纷,于民国17年和西柏分村,起名仁义庄,现在群众仍惯称为“南头”。
贾峪村。站立村东南,朝北瞭望,地势犹如大谷,但进峪前走逐渐平缓,亦无崖壁相隔,其势并不为峪,实乃假象,故名假峪,而“假”字非褒义,便改“假”为“贾”,即为贾峪村。
段壁村。很早以前,本村原住址为东西两垛,中间断,故名“断地村”,后有段氏家族迁入,兼村原有壁城,为免“断地”二字不祥,后村名改为段壁村。
东庄村。过去村北有羲和庙,每年农历3月15日,周围村庄分五社闹庙会,西社、中社、东庄为一社,因本村位于三村之东,故名东社。后在闹庙会中常因村小受欺,故村人欲独立上庙,遂更名为东庄。
坞堆村。相传薛仁贵病故,其子将其灵柩安葬于此一土丘旁,坞者,堡障之意,以土丘蔽障,故此坞堆。本村历代名人辈出,才子探花,名为朝野,怪才龙儿历代相传,大财主“王章”生意已达全国各地,甚是兴隆。
马家巷村。始建于明朝,马姓先居,取名为马家庄。清朝同治年间,改名马家巷。
东王村。明朝建村,段、刘、郭姓先居,因处于稷王山东,而名东王。
永宁村。清康熙廿九年建村。马村古称永宁里,此地为永宁里的庄子,后由永宁里人移居于此,即为永宁村。因村地处坡地,村庄在坡的西边,故又名坡西。
张开西村。本村靠黄华峪洪水灌溉,土地肥沃,产量高,素有稷山粮囤之称,古人曾称赞开西村为“金峪口”。
范家庄:据传,两千多年前,村有5户都姓范。其中一户范磊住坡下,名前范;其余4户住坡上,名后范。后人口增多,居住相连,即统称范家庄。 村里现有关帝庙,戏台,八卦亭等文物古迹。石柱上楹联曰:两道蚕眉锁住汉家社稷,一双凤眼勘破草氏奸瞒;无汉不臣浩气直同天地老,有朝必佑宏功遂与古今齐;义结桃园笑天下同胞不睦,忠扶汉室愧世间食禄偷生;翊汉扶刘千古勋名照日月,吞吴灭魏万载义勇镇山河.并镌有前汉文帝亲尝药汤、周闵损单衣顺母等24孝图。
三界庄:原名三家庄,春秋时,晋国的赵氏孤儿曾藏于村西北竹林寺一带,影视剧及戏剧《赵氏孤儿》中“授孤”一事中的三家庄即指此地。由于此庄在乡宁、新绛、稷山三县交界处,故名三界庄。三界庄是西社镇最大的村庄。
均和村。相传一千多年前,有一李姓的首领在此屯军备战,取名军屯村。民国14年村人为避“屯军”之嫌,且盼国泰民安,又取“天时、地利、人和”之意,更名为均和村。因村中陈姓居半数之多,当地人们又称为“陈家庄”;又因位于董家庄以西,也称“西庄子”。
涧东村:村西有条涧,名青龙涧。村址在涧的东边,故名。原居住散乱,有九垛人家(古有九涧东之说),后建筑连在一起。
上迪村:春秋时期,村南为晋景公练兵场,人称“古城”。村内住户姓迪,因在古城以北,地势略高,故起名为上迪。村委院内有一古庙,其建筑独特,属省级重点文物,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上胡村:村北山上有庙儿岭,岭下有一泉。元末明初,有段、李、王姓落户于岭上开荒种地,因在山泉流水之头,故名泉头,后演变为“圈头”。到明朝中期,发展到200余人,因耕耘不便,逐渐移于现址。民国初年,县府根据村址在胡家庄之上,改名为上胡。现当地人们仍惯称为“圈头”。本村有娘娘庙、后土祠各一座。
南堡村:南北朝时建堡,因位于化峪正南,改名化峪南堡,简称南堡。
Hash:147e536a4fe7ae9dbbb0c2c63ea012bfa934804a
声明:此文由 城乡视界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