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丨他曾富可敌国 是全国唯一有发钞权的民营银行大老板 起家竟靠一把剃头刀
黄奕住
1921年6月5日,中南银行宣布成立。
黄奕住为董事长,胡笔江为总经理,7月5日中南银行正式开张,总行设于上海汉口路110号。中南银行首期注册资金750万银元,黄奕住本人出资500万银元,有学者预估,当年的500万银元换算成现在的人民币,合15到20亿之间。
▲中南银行上海旧址
中南银行在开业不久后,就争取到钞票发行权,截止到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要求停止发行前,10多年的时间,中南银行在市场上发行的流通货币市值1.6亿银元, 以现在人民币市值估算在四千到五千亿之间。
黄奕住当年可谓富可敌国,但他并不是含着金汤匙出身的世家子弟,相反,他出生在福建南安一个穷苦的小村落。黄奕住1868年12月出生,父亲为他取名“住”,就是因为当时婴儿死亡率极高,父亲希望能留住这个小男娃。为了找生活出路,黄奕住从小就学习剃头的功夫,十几岁时就跟着一批同乡下南洋,落脚在新加坡。
在新加坡,他重操旧业,挑着剃头担子,到码头、到穷人多、华人多的地方帮人理发。后来,认识他的人越来越多,大家亲切地称他为“剃头住”。一年后,黄奕住赚的钱只够清偿欠下的船费。几年之间,他辗转在雪兰莪港、苏门答腊岛上的棉兰和爪哇的三宝垄市。
眼看着帮人理发赚不了多少钱,黄奕住拿着当地华侨借给自己的印度尼西亚币五盾作为本钱,买了些日用杂货及食品,挑到郊区土著村落里,沿途叫卖,同时向当地人收购土特产,再挑回街上卖。因为他腿勤脚快、吃苦耐劳、翻山越岭,走到别的小贩少去的偏僻村落去做生意,加上他卖价比人家稍微低、收购价稍微高,多卖多收、利薄收入却不薄。两个月后,黄奕住就把欠的钱还清了,成为自有资金的肩挑小贩。
黄奕住认识了一位当地姓蔡的姑娘,他俩一起在街头摆摊卖咖啡、卖各式日常用品到最后开始卖糖。黄奕住和这位姑娘结婚,三年后的1891年, 黄奕住终于有了自己的店铺, 取名“日兴”。
几年时间,日兴商行批零兼营, 业务蒸蒸日上,黄奕住抓住印度尼西亚蔗糖出口暴增的契机,1895年以后, 把蔗糖买卖的触角伸向南洋各地,经营规模持续扩大。 到了1913年,他的资产达三到五百万盾, 跻身爪哇四大糖王之一, 来年欧洲人出版的《世界商业名人录》, 黄奕住名列其中,轰动华人圈。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有些糖商担心战争影响糖的输出, 黄奕住却反其道而行,大举买进。 到1917年初, 他的资本达到一千万到一千五百万盾, 一跃成为千万富翁。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告终, 糖价行情一日数涨, 黄奕住身价高达3750万盾左右, 成了印度尼西亚首富。但此时,他也被荷属印度尼西亚政府盯上,当地政府要求他补交1914年至1918年这五年间的所得税与其它战时停征的税款1500余万盾,占黄奕住全部资产的42%。
当地政府一方面歧视华侨商人,大力排挤; 另一方面引诱、拉拢他们加入荷兰国籍; 不仅如此, 日本为了迅速扩张在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势力, 也积极游说黄奕住加入日本籍。但都被黄奕住拒绝了,他做了一个重大决定:回中国!1919年4月5日, 黄奕住离开了三宝垄, 踏上落叶归根之途。4月29日,黄奕住风尘仆仆地在厦门落脚。
有人说,黄奕住结束南洋的事业,带了二千八百万美金回国,也有人说三千万盾。无论数目多少,可以确定的是,黄奕住带回国的巨款,是华侨中前所未有的。
▲黄奕住黄家花园
黄奕住在返国前夕,就考虑过,今后要如何运用他的财产,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出力。他在印度尼西亚三十多年的商业活动中,深刻体会到金融业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在1917年,华侨糖商遇到困难,遭到荷兰银行资本的掣肘和刁难,使他感到建立华侨银行和本国资本银行的重要意义。
黄奕住回到中国之后, 曾花了四十多天考察香港、上海两地商情。 这次调查的结果, 促使他下定决心将重心转往金融业。1921年,黄奕住在中国创办了中南银行。
黄奕住透过《申报》的史量才聘请了胡笔江作为中南银行的总经理, 运用胡笔江在财政部的人脉,争取到钞票权发行, 成为当时除三家国有银行之外,唯一拥有全国发钞权的民营银行。
胡笔江
1922年7月,中南银行首先在天津设立分行。以后又在北京,厦门、汉口、广州、南京、杭州、苏州、无锡、重庆、香港等地增设了分、支行。
▲中南银行鼓浪屿办事处旧址
鼓浪屿龙头路100号,就是中南银行鼓浪屿办事处旧址。
中南银行成立之后, 更积极投资国内各项实业, 许多面临破产的纱厂原拟售给日本人, 中南银行因“不忍已经树立的生产事业, 听其泯灭, 以致外来势力益将无法抵制” 出手承接。
黄奕住定居厦门后,还兴建了厦门自来水公司,厦门电话公司,黄聚德堂房地产公司,推动了厦门的现代化发展。黄奕住在厦门期间积极参加华侨社团、热心文教公益福利事业及侨乡各方面建设。
抗日战争期间,黄奕住曾登报通知所有中南银行客户:“不论定期活期存款,即日起前来领取本息。”以维护客户利益及该行信誉,免遭日寇之劫掠。厦门沦陷前夕,他避居上海。1945年6月15日,抗日战争胜利前夕,黄奕住不幸病逝于上海,终年80岁。
★来源:厦门卫视《两岸秘密档案》栏目
✑撰稿:郑琪 韩勇杰(见习)
✎编辑:王宁磊
为您揭秘
Hash:b8e369bbf6a56c7c13b83498c6b9df6bf9da8c23
声明:此文由 厦门卫视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