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寨、残宫……带你探寻永川这处秘境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今日我们走进仙龙镇
探古寨、寻残宫、访历史
又有什么意想不到的收获呢?
苏氏祠堂
石栏木构,精美绝伦
从仙龙上永泸公路,过河水沟桥,沿松林坡的村道右转,很快就到了苏氏祠堂。
祠堂在一个山坡上,三面为陡壁。据当地老人说,苏氏祠堂系苏梦林(龄)修建,据今约200 年,用了3 年时间建成,传说花了一柜子的金元宝。当时,方圆几个县都找不出这么精美气派的建筑。
▲原 松林坡小学教师在 苏氏祠堂留影(照片由贺持平提供)
祠堂占地10 多亩,地势险要。祠堂大门外,外有护城河,需吊桥方能进出。有一片龙眼树林,树龄近200 年,拙朴神奇。
▲松林坡小学1987 届毕业照。师生身后就是苏氏祠堂高几丈的石柱。
祠堂雕刻之精,美轮美奂。戏楼前有石围栏,由5 块长约6 米的石构件组成。
▲清浮雕花草人物瑞兽垂花
每块石构件上均雕凿有精美的民间戏曲雕刻,其间有石柱相隔,上有长条石遮风挡雨。
▲清高浮雕戏剧人物石围栏
戏楼的立柱之间,满雕的木构件穿逗其中,雕刻题材丰富,从花鸟虫鱼、四季果品、江海水族、珍禽瑞兽到民间神话传说、古代戏曲无所不有,蔚为大观。
▲清高浮雕戏剧人物石围栏
一方古戏台,就是一村一族静态的历史,保存着当年风貌,传递出民俗信息。
▲清浮雕戏剧人物建筑构件
在文化消费日趋丰富的今天,古戏台似乎完成了历史使命。只是在山乡节日,老人们还可回味起曾经的快乐和慰籍。
▲ 清浮雕戏剧人物建筑构件
斑驳的彩绘、风化的木雕和沉积的瓦片,在芳草斜阳中更显得沧桑和落寞。
苏氏祠堂
(滑动看更多)
•
•
•
•
当初的戏楼为砖木结构,面阔三间,小青瓦,悬山式屋顶。12 根柱子高高耸立,小孩儿需4 人方能环抱,高有十五六米,约莫现在的三四楼高。永川解放后,苏氏祠堂曾被改造为胜利小学、松林坡小学。
1988 年,苏氏祠堂被原永川县列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但年久失修,存在较大安全隐患。1999 年7 月,原县文化馆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历时两个月,才将苏氏祠堂逐一拆解为80 组雕刻。目前,这些石围栏及木雕构件保存完整,保管在区文化艺术中心一楼。
金银坡寨
始名均安,寨主身份成谜
从仙龙场镇出发,沿途竹林茂盛,绿树成荫。距张家场约1 公里处,可见一石壁耸立的寨子,这里就是金银坡寨。
寨墙高筑,青石砌就,平整如削。细细一数,左侧寨墙仅横条石就有17 轮,右侧寨墙更在石基上加筑了3 米多高的土墙,上有瓦檐。
寨墙中部有一道石门,为砖石结构,拱顶,宽1.15 米,厚0.65 米,高2 米,进深3.3 米,需登十多级台阶方能进入,可谓易守难攻。此门上方原有题刻,因石头风化已不可辨认。当地老人讲,当初刻的是“小寨门”三字,可惜另两道寨门“大寨门”、“宝定门”已被损毁。
寨门外有池塘几口,几只鸭子戏水正欢。当地人讲,建这个寨子时,就是在这里开采的石头。寨子建好之后,再蓄满水,形成了天然的护城河。古人匠心巧运,让建造事半功倍,的确让人佩服。
进得寨内,沿寨墙环行一周,需要一二十分钟时间。寨内多数房屋或荒废,或改建为砖瓦房,残存的石基早已布满青苔,有的石门上还留有瑞猴献桃、献宝等雕刻凿痕。
让人惊喜的是,在原来大寨门附近,居然还有一条巷子保存较好。一条青石板路贯穿其间,左侧住有2 户人家,均为二层式土墙。右侧则是一土墙碉楼,高达三层,墙体上有正方形射击孔。时光如梭,韶华易逝。阳光斜射,白灰脱落处,土墙斑驳泛黄,墙边两株芍花却开得生机勃勃。
金银坡寨修建于什么年代?
寨主姓甚名谁?
这里发生过什么稀罕事?
(滑动 看更多)
•
•
•
•
刘文柱老人今年已89 岁高龄,身板硬朗,解放前从黄瓜山到此投奔外公,为地主老爷抬滑竿。曹本昌老人今年80 岁,身材矮小,能说会道,解放前随父亲到此当佃户,做木工。
据两位老人回忆,当初寨子并不叫金银坡,在大寨门上的寨墙上,刻有三个大字,“均安寨”。当年局势动乱,由寨主选好地址,先建造防卫森严的寨墙,完善戏楼、寺庙、池塘、水井等设施,自家先搬进去。其余乡绅要想入驻,则需要先交钱,再自行建房。寨内原来住了100 多人,附近的乡绅地主多在其中。寨名“均安”,就是共同居住、安居乐业之意。
曹本昌老人对寨子建造的时间记得格外清楚。他说,原来的大寨门,右侧有一房屋,梁上写有一行字,“大清咸丰庚申年九月建造。”我国农历以干支纪年, 庚申年即咸丰十年(1860 )。这一年,英法联军自海入侵,京洛骚然。
寨主叫刘廷泰,有土地上万挑,上至现在的仙龙场,下至松溉的南溪磙。他建的均安寨,寨前曾有2 根石头望柱,直径约0.5 米,高约20 米,柱顶有木斗,六方瓣造型,宽约2 米,上雕狮子,气势宏大。
刘廷泰虽然家大业大,但苦于没有子嗣。经别人撮合,下了聘礼给某少妇。在正式婚娶之前,他听说这个良家妇女家境贫寒,日无偷鸡之米,夜无鼠耗之粮,但夫妻恩爱,又不得不抛家别子。刘廷泰无意当中得知,当即退婚,并把聘礼送给这家穷人。好心人有好报。此事之后,刘廷泰一连生了5 个儿子。据说,其后人刘宝书,当年曾就读保定军校,与蒋介石是同学。
村民刘奎地,是刘廷泰的第五代后人,刘奎说:“建寨的第一代祖上刘廷泰,当过昌州州长。”
清朝的文武官制度当然没有“州长”一职。据调研组考证,昌州于唐乾元二年正月(758 年)始设,下辖昌元、静南、大足三县,大致在重庆的永川、大足、荣昌和四川隆昌一带。清代文官中,与州关联的官职有5 种。从五品:各州知州;正六品:通判;从六品:州同;正七品:知县;从七品:州判。
如果一旦属实,对于补充完善永川县志有重要作用。
▲清末民初古床
村民刘奎地,是刘廷泰的第五代后人,家住小寨门旁边。说起前辈人的事,他很平淡。
▲清末民初古床
解放后,他祖上的2 张古床分给了贫农,现在就寄存在他家里。这两张床雕工精美,确实具有典型的清末民初风格。
石宝寨
石如元宝,寨子建于石坝上
仙龙石宝寨建造在一处由东往西绵延的大石坝上,几乎是一座由石块垒砌而成的山寨。因此地裸露出的石头形如元宝,早些年建有“石宝寺”,寨以寺得名。
▲石宝寨天泰门
石宝寨位于金石村,现残留两道寨门和一处民居。大寨门的主体建筑可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分是由14 轮青条石垒建成墙基,上部分是泥土夯筑的住房。房屋为悬山式屋顶,小青瓦铺面;墙体是用当地的粘土夯筑的,建筑面积约200 平方米。
石寨门上方,凿刻有“天泰门”三个楷书大字。进入石寨门,双轮石拱中间的凹陷处,系当初木门的置放之处。供顶上有一行石刻,详细记载了山寨修建的时间——同治元年二月。
▲石宝寨西门
当地村民何高焕讲,当初为防匪患,石宝寨共建有4 道寨门,目前仅剩天泰门和西门。西门较小但地势险要,下方为一悬崖。西门进深约1.5 米,拱顶上刻有“同治元年仲春月十八日西门就”。
在原石宝寺左侧,尚存一处居所,现为村老年协会的活动室。该屋顺石坝地势而建,左边石基仅3 轮青石,右侧则有5 轮。门前的6 层台阶为半圆形,均由青石砌筑,由上至下,逐层加宽,既方便又美观。墙体为粘土砌筑,白灰尚好,应是常有修缮。唯有黄中带黑的木门、圆窗,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沧桑。
▲石宝寨天泰门内侧
毕竟青山留不住,从来绿水宜长流。历史潮流,滚滚向前,任何人都不能阻挡。
▲石宝寨西门内侧
石宝寨
(滑动看更多)
•
•
•
•
当年,寨内大地主、原仙龙乡乡长潘克修伙同土匪头子罗万才,妄想依靠高墙大寨,抵抗解放军。1950 年3 月28 日,解放军战士喊门无效,见门侧堆有两捆干柴,便搬来倚寨门烧起来。地主邓清才将装好火药的土炮( 抬杆枪) 引发射击,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攻防战。
上午10 点至12 点,枪声甚密。下午1 点过后,战斗更为激烈。下午5 点左右,在解放军迫击炮大密度的火力轰击下,小山门右侧寨墙被轰出一道缺口。在强大火力的掩护下,战士们终于通过云梯,成功登上寨墙。
匪首罗万才、大地主潘克修受伤,隐蔽在阴沟里,拒不投降,后被搜索的解放军击毙。搜索结束后,共搜出可疑分子数十名。在这次剿匪战斗中,解放军战士汤凯、郑桂林和一无名烈士3 人光荣牺牲,先安葬于石宝寨寨门前,后迁葬到五间新建烈士陵园。
清源宫
残柱硕大,溯本清源话张家
清源宫位于张家场,三面被新修的楼房遮住,南面掩映在绿树丛荫中。
说是道宫,其实只剩一面青砖墙和几根梁柱。穿斗式结构果然厉害,在三墙无存的情况下,仍能勉强支撑起歇山式屋顶。屋顶一侧的青瓦,已滑落一大半,犹如开了个大天窗。阳光穿过树荫,直射进屋内的梁柱,更让清源宫呈现出一种凋败、残缺的美。
那些保存完好的楼廊殿阁相比,清源宫的残垣断壁更显开阔。残存的一面青砖墙,去除了装点和修饰,落落大方地屹立在那里。
墙面在风雨侵蚀之下,有的还带有当初的白灰,有的则保持烧制时的青色,有的则已被侵蚀风化显露出原来的棕黄色。
每块石砖之间,白色勾缝或隐或现,或粗或细,犹如树木的年轮,不一定齐整,但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流转和变迁。细细辨认,在墙体中间,两块砖上阴刻有“清源宫”字样。
清源宫
(滑动看更多)
•
•
•
•
与那些香火鼎盛的庙观不同,清源宫的4 根圆石立柱,高大威武,更显大气磅礴。之前记载的文物资料显然,这些石柱的柱础硕大,直径约0.8 米,六方形的立面上雕刻有瑞兽图案;石柱笔直,规整如一,其直径之大,在现存古建筑中非常少见。其余石柱虽形制稍小,但八角形造型,更显小巧和精美。横跨于石柱之上的4 根横梁,状如驼峰,浑然天成,是木质构件中的精品之作。
行走残宫,烟华落尽,往事犹可追。清源宫外,有石碑三通。左侧两通为《重修碑刻》,多数字迹已风化。右侧一通字迹清晰,但有一大半被泥土掩盖。区政协主席刘祥全当即荷锄去土,细加辨识。经考证,碑文共6 行,上面阴刻内容为:“立碑记为大庙先后首事,抅讼今既和急众劝,大善士罗安元捐钱三百串,此钱酌除讼费外实存钱一百串,献并无私吞,光绪七年辛已岁七月下浣。”
调研组推断,光绪七年(1881 )前,张家场或因一桩诉讼,民众们纷纷募捐,大善士罗安元更是捐出三百串,使得官司了解。所剩钱财,均献赠于清源宫重修楼廊。因此,清源宫的始建年代不是光绪七年,而是更早。
《重修碑刻》上残存的碑文:“张家场,巨镇也。清源宫,胜地也。迄今庙貌重新……”据《永川县志》载,张家场建于明代,古名白石里,建场前只有几家店铺。明神宗(1573-1620 )年间,都宪张国珍家住此地,为首兴建此场,故取名张家场。解放后至1959 年,永川县第七区公所驻地皆设在张家。
明神宗朱翊钧,是明朝第十三个皇帝。隆庆六年(1572) ,穆宗病死,朱翊钧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万历。朱翊钧在位48 年,在明朝皇帝中时间最长,其特点是“任贤有道,亲政无方”。
朱翊钧在位前十年因年幼,将军政大事交由张居正主持,实行了一条鞭法等改革,是为“万历中兴”。但张居正死后,朱翊钧沉湎于酒色之中,后因立太子之事与内阁争执长达十馀年,最后索性三十年不出宫门,不理朝政,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明万历十七年(1589 )后,朱翊钧不再出现于朝堂,内阁出现了“人滞于官”、“曹署多空”的现象,以至于朱翊钧在位中期以后方入中枢的廷臣不知皇帝长相如何。
《明史•神宗本纪》载“明之亡实亡于神宗。”赵翼《廿二史札记•万历中矿税之害》:“论者谓明之亡,不亡于崇祯而亡于万历。”清乾隆则道:“明之亡非亡于流寇,而亡于神宗之荒唐。”
明代初年,沿元旧制,设御史台,洪武十三年(1380 )五月罢御史台。十五年改置都察院,为朝廷最高的监察、弹劾及建议机关。
都察院设左右都御史(正二品)、左右副都御史(正三品)、左右佥都御史(正四品)及浙江、江西、福建、四川、陕西、云南、河南、广西、广东、山西、山东、湖广、贵州等十三道监察御史(正七品)共110 人。
都御史为台长,与六部平行,合称七卿。都宪,是对都察院左右都御史的别称,正二品,专纠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
张家场居民讲,该地“三星村”很早以前的确出过大官。鉴于《永川县志》对张国珍生平语焉不详,仍需查询明史,补充完善相关史料,还原历史真相。
祖先留下的东西,是一种符号、一种记忆、是一部研究、解读历史的立体书籍。
如何让收藏在文管所里的文物重见天日,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碑刻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进而完善永川历史,留下永川记忆,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值得每个永川人关注和深思。
历史沿革
(滑动看更多)
•
•
•
•
仙龙位于永川西南部,建场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 ),因场北有山,地形似龙,仙龙山上有明代修建的仙龙庙,场以庙得名,也称老庙子。民国初年,名仙龙场。民国二十四年,名仙龙联保。民国二十九年,并入吉安乡。民国三十一年,恢复仙龙乡。1953 年,划为石宝、仙龙两个乡。1956 年,两乡合并为仙龙乡。1958 年,建仙龙公社。1959 年,张家区公所(1981 年更名为仙龙区)驻地迁至仙龙场。1983 年复名仙龙乡。1992 年,撤区并乡建镇,原仙龙、大磨、寒坡乡合并为仙龙镇。1993年12月,寒坡划出成立寒坡乡(后更名为吉安镇)。2003年11月,张家镇撤销,合并到仙龙镇。
仙龙镇幅员面积83.2 平方公里,总人口5.3 万余人,历为永川农业大镇,是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永川百里优质水果长廊的发源地,成渝闻名的水果之乡。
END
来源:永川区融媒体中心、《永川历史文化遗存探寻》
编辑:王雪琴
主编:王冬梅吴艾玲
Hash:c62b6f87a04faf831156f247b2984bf22c001be8
声明:此文由 永川头条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