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州第一大村的由来!传说差点成中国的首都
文字编辑:金泽
排版校对:小宁
【前言】上周关于堂二里“四间房村”的由来及民间故事,特别是乾隆被关的小故事,让不少网友大呼过瘾。在底部评论之中, 有多位网友想知道作为华北第一大自然村“靳家堡”的由来,呼声相当的高。大家伙的要求,就是咱的动力。为此,笔者找来之前走访该村所做的笔记,洋洋洒洒有好几万字。您想吧,这么大一个村,能没啥历史和民间故事吗?今天,笔者就挑选一部分展示给大家,咱先来看看靳家堡震撼的航拍,你就知道这村有多大了!
(本视频由123发布于2020年1月,由靳家堡网友张龙拍摄)
正史:靳家堡的由来
靳家堡,堡不读bǎo,而读pù,四声。靳家堡,原来名叫靳家铺头,所以这读音的问题,在霸州尤为特殊。外来人必会叫错,念成三声bǎo,霸州当地人便会纠正,念pù。那么,靳家铺头这个名咋来的呢?根据我市市志及《霸州村镇要览》记载,靳家堡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也就是朱棣在位的永乐盛世之时。天天看123的朋友都记得,朱棣为夺天下,开展燕王扫北一路攻下南京称帝。而一路将河北、山东等多地百姓屠杀、村街焚毁,十室九空。其称帝后,迁徙山西等地人到河北、山东等地生活,被称作中国历史上罕见的人口大迁徙。靳家堡村,就在这个时期建村。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图为靳家堡村夜景)
在明朝时,靳家堡是一个被水围起来的土台子,四周边都是水。一户姓靳的人家迁徙到此,看中这块宝地,在土台子上搭了个铺子,以捕鱼为生。因为土台四面环水,直通大河,不仅到处是鱼,还是过往船只停靠歇息的胜地。自打靳家人在这搭了铺子后,各地在此落脚的船工,就称此地为“靳家铺头”,一直到后来才演变为靳家堡村。
故事:靳家堡差点成首都
在靳家堡老一辈流传下的故事中,有一则非常值得记录。相传当年朱棣攻下南京后称帝,因其一直在燕京封地生活,想将首都北迁。当时燕京为北平府,规模并不算大,朱棣选址之时,想起曾经出兵南下时度过的中亭河和大清河,富足繁华、真可谓北方的鱼米之乡,便派人到两河流域寻找合适的建都地方。官员到达两河后四处勘查,画了图纸带回燕京,朱棣一眼就看中了两河中间的一个土台子,指着问:这叫什么地方?
官员回答:启禀万岁,此乃靳家铺头,为靳氏家族居住捕鱼之所。
朱棣拿着图纸给大殿上的官员们观瞧,说道:众爱卿,都来看看此地,在此建都可好?
众多大臣围观,见皇帝都看中了这个地方,哪有不说好的,谄媚进言。一大臣说道:万岁,此地中央为高台,四周圆形均为河道,恰可当场护城河,在河边筑起城墙,可做皇宫内城。城外四周随意发展,地域宽广,北可到中亭河、南可到大清河,定会成为四海之内第一都城。
朱棣听了高兴,当即任命该大臣主管建都事宜。周围的大臣都纷纷眼红,此事不仅讨好皇帝,更有太多的油水可捞。于是,一道圣旨下发到霸州的淳化乡台山里,命当地官员开启先期工作。圣旨一下,从北平承宣布政使司,到顺天府,到河间府,再到霸州城,甚至到淳化乡,各地官员无不高兴,心想“发财的机会来了”。一道道命令逐级下发,到了霸州,知县赶紧到靳家铺头的土台子上勘量土地。刚刚搬到此处没几年的靳家人,哪敢惹得起官家,只能默默看着他们横七竖八的在土台子上划线,规划着格局。他们知道,没多久自己又会搬家。
然而就在地方上为了中饱私囊拼命买好、勘量土地之时,燕京又发生了变化。原来,没有得到建都的几位重臣,对没有揽下工程大为不满,几乎有机会就向皇帝说此处不好。有的说:这里常年发水,灾民太多。有的说:此地土台相传为古时的墓葬,于明朝王气不利……等等。无论什么理由,都是为了说靳家铺头的土台子不好,好让皇帝回心转意。朱棣的妻子徐氏(徐达之女)也听说两河边美女多,不愿建都,每天都换着花样给朱棣吹枕边风。就这样,待最终当地官员勘画规划的图纸递交上去后,便石沉大海之中。
已经收拾好行囊搬家的靳家人,迟迟也没等到通知,便派人到城里打听。这才知道建都的事黄了,皇帝改主意了。这可乐坏了靳家人,这块风水宝地,就此为靳氏一族繁衍生息的场所。而那些被官员规划好的地勘,全被村民们按照棋盘的格局逐渐建起了房。以至于今天,您还能惊奇的发现, 靳家堡整个村的格局非常工整,如同棋盘一样展现在地图之中,内部一圈圆形的水域,至今还能寻到影子;一圈水域最中央的,自然是传说中的土台子。而且无论村子怎样扩散,都没有乱盖,都按照当年棋盘的格局建设。而最外围四周,还有被村民们称作“护村河”的河道。
(本文中民间故事并非正史,仅为坊间百姓闲谈之资,且不可对号入座)
(本文参考资料《霸州市志》《霸州村镇要览》《霸县新志(民国23年版)》,由金泽原创整理,转载敬请注明出处)
Hash:b72dd5a4236814a6265f511995bd702d3cb15a2e
声明:此文由 霸州123白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