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这个百年古村,藏着一个“藤编的世界”!一起来探秘

古香古色的建筑群、

传承百年的老手艺、

焕发新姿的手绘墙……

佛山这条古村

向各方来者诉说着它的流光岁月

今天,一起走近听听

白沙社区,位于南海大沥镇东面,下辖五条自然村,其中兴隆、兴联和南滘为原白沙村。该村始建于南宋末年,杜姓先祖南迁至此地繁衍形成。因思念陕西蓝水故乡,将居住地定名“蓝溪”。

白沙社区杏花桥手绘图。图/黄少冰

相传在民国时期,现在的白沙信用社河边曾立“蓝溪第一”四个字的石匾门楼。到了明代,因为白沙被质疑为养兵造反之地,为避免牵连,乡民便决议改名为“白沙”。

石桥流水 祠堂遍书香

漫步在白沙古香古色的建筑群中,随处可见保存良好的古老宗祠、屋舍。

杜氏大宗祠是白沙现存最大的祠堂。清乾隆十七年,为了感谢先祖盘天公的恩德,杜氏子孙斥资白银八百六十余两,修建了这所祠堂,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重教尚学,祖训永流传。杜氏先人有着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杜氏大宗祠当年就是按照学堂规格建造的。光绪年间,杜氏宗祠开办孔安家族小学堂,大堂前天阶两旁的厢房里,每房都可坐学生五六十人。抗日战争时期,白沙小学也曾“迁址”到杜氏大宗祠里。

正是由于对教育的重视,白沙还保留了不少古色古香的书社。其中,位于杏花桥街二巷的三堂书院,就始建于清光绪年间。

三堂书院,由清朝一位有名的沈氏将军及约南桥陈、沈、冼三姓人共襄善举资助建成,故取名“三堂”。作为白沙近代教育起点的书社,是为同姓子弟传道授业的场所。

流水人家改,杏花不见,空留古桥慰今人。在三堂书院还有座石桥,静静矗立了百年时光,阅尽四书五经、听过朗朗书声——它就是杏花桥

杏花桥对于白沙人有着特殊的意义。据桥北侧碑文记载:“咸丰年代为木桥,十一年(1861年)重修,因地处南约,称南桥;光绪三年(1877年)重建为石桥。”至少150多年了,桥上的脚印出现又消失,时至今日,没有人记得住也没有人说得清这一百多年来千千万万脚印的故事,只有石桥还在与时间厮守,孕育着一种叫做天荒地老的情怀。

千年藤编 巧手夺天工

行走在白沙,除了大榕树与小桥流水外,还经常能看到晾晒在一边的藤条、藤皮,做藤艺品的工厂到处都是,俨然进入了一个藤编的世界。

村民在晒藤

据《广东新语》记载“大抵岭南藤类至多,货于天下。其织作藤器者,十家而二。”早在唐代,就已有村民开始使用本地的野山藤来制造藤席。因白沙人的藤编技术高超,到了清代晚期,白沙更是被称为“藤乡”。

白沙人发现藤条质地坚韧,富有弹性,手感舒适,于是就用它来编织座垫、篮子、箩筐等日常用品。开始是自用,后来也拿到集市上去卖。渐渐地,白沙家家户户都从事这种坐在家里就能完成的手工作业,在种稻养殖之余,也能提供颇为可观的收入。

藤条全身都是宝,柔韧的藤皮用来编织席子等软性物件,坚硬的藤骨可以做椅子、摇篮的支架,刨出的藤丝是枕头、铺垫的好材料。白沙人充分利用藤条的各种性能,一丝一毫都不浪费、不糟蹋,既是精打细算的生产习惯,更有着对藤这种神奇植物的喜爱和珍惜。

在白沙,随处可见编织藤席的村民,厅堂内、屋檐下、树荫遮挡的院子里,也能看到孩子们的手指在编织藤制品。孩子在小时候,靠织藤席挣学费;成年后,藤席帮助他们养家糊口。现在,织藤席的收入虽已远低于其他行业,但村民还是愿意与藤相伴,这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自然而然的习惯。

藤编技术随着白沙族人的手艺世代传承,藤编文化已经沉淀了九百多年,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白沙人。白沙人凭借着手中的藤草与棉麻,将白沙从农耕文化推进到工贸文化。“藤编”二字,足以概括白沙几个世纪的兴衰起伏。

寻迹指引

自驾:导航定位“三堂书院”都可到白沙社区

公交:乘坐沥07路到“白沙社区”站

800多年的时光,

给白沙留下了无数珍贵的历史财富。

漫步白沙古巷,

轻扣老屋的门扉,

触摸散落在古村落中的书院、宗祠,

谛听传统的妙响~

——插播一条你不能错过的信息——

市文广旅体局“重拳治乱 以案说法”

有奖问答活动(第二期)进行中!

动动手指头,花3分钟时间答题

学知识还有机会抽红包!

成为“佛山文化”粉丝

后台私信回复“红包”

或点击菜单栏“有奖问答”

马上赢取红包奖励吧~

来源:佛山古村有约、南海大沥

Hash:951caa98fd894909370849c0c740f94f0406976b

声明:此文由 佛山文化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