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百年荣光丨华人华侨助力江门开放

党史故事

广东江门海关税务司公馆始建于1924年,是一座英式洋楼,它设计精巧,在海关老房子中别具一格。近百年来,这座洋楼经历了无数风雨,一直静静地矗立在西江边上,见证着江门人远赴重洋、为江门赢得“中国第一侨乡”的故事,也目睹了江门海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江门籍华侨回乡探亲、开办企业、捐赠物资等提供通关的便利服务,推动江门因“侨”而兴,因“侨”而盛。

▲1991年的江门海关加工贸易货物申报台

改革开放初期,当许多外资企业还在观望徘徊时,华人华侨、港澳同胞已满腔热情回乡办实业,支持国家建设。1979年—1998年,江门五邑实际利用外资40.3亿美元,其中港商、澳商投资额达30.5亿美元,占比75.7%,港澳同胞成为回国回乡投资的主角。

另外,加工贸易也是推动外贸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增长速度十分迅猛。据江门海关备案合同档案显示,1978年的来料加工合同仅有4份,但到了1990年已经增长到13069份。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1982年有一位很受街坊喜爱的香港演员(祖籍江门)被改革开放政策吸引,回到江门开办了一间服装厂,地址就在当时的江门海关附近,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周边的居民纷纷跑去围观这位‘电视里的人’。”现任江门海关关税处副处长詹文回忆,20世纪90年代初,每周都有二十多家加工贸易企业到海关新注册备案。那会儿,一走到江门的棠下镇,就会看到许多制衣厂、服装厂、工艺品加工厂的招牌密密麻麻地矗立在路边,其中绝大部分是新设立的加工贸易企业。

▲20世纪90年代中期设立的海关监管货物保税仓

为扩大改革开放、吸引外资,从1979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共制定了约50类关税优惠政策,涉及157项规定。而华侨捐赠方面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更是极大地激发了华人华侨向国内捐赠的积极性。如今,在江门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以港澳和海外华人华侨名字命名的楼房堂馆,它们仿佛在诉说着改革开放初期“华侨来了”的一段特别记忆。

华侨中医院(现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是当时华侨捐赠重点项目之一。据海关保存的审批资料显示,当时为了建好华侨中医院,港澳同胞捐赠了许多物资。除了钢材、夹板、玻璃、电缆等建筑材料外,还有热水器、柴油发电机、挖土机等设备,其中大部分是海关监管的免税进口物资。

曾参与该捐赠项目审批的江门海关企业管理和稽查处副处长周捷回忆:“那会儿我刚参加工作,为了加快华侨中医院的减免税审批,寒风凛冽的大冬天,我跟着老同志一起赶到医院建设工地,对免税进口物资有关情况进行核实。支持华侨捐赠,造福地方公益事业,履行职责,落实好政策优惠,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如今,该院已发展成为全国示范中医医院。

捐资助学,振兴侨乡教育事业,也是华侨捐助的重点。1978年至1992年间,江门地区仅台山市,海外华侨捐资办学的金额就达1.31亿元。走在江门市中心的五邑大学校内,随处可见华侨捐赠的教学楼。据统计,历年来,江门、阳江地区的高校进口科研教学设备享受国家减免税款达1200多万元。江门海关1990年制定的《捐赠物资监管工作细则》被海关总署在全国海关推广,“江门经验”成为典型。

历史瞬间

△1933年7月15日,刘少奇在《苏区工人》报第三期上发表《停止“强迫介绍”与救济失业工人》和《模范的工人要求纲领》两篇文章

来源:学习强国

关注

千年古城

魅力城厢

Hash:470cc6f55db75f7a63223fa870a2d0f470e34954

声明:此文由 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镇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