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水镇南横口 镶嵌着“笼盔”的千年古村
河北井陉县千年古村南横口,原以烧瓷窑为主,虽然村里都是石路和石房,但这里的建筑最大的特点是处处镶嵌着“笼盔”。
何为“笼盔”?笼盔也叫做“匣钵”,是陶瓷生产中所用的一种窑具,用耐火材料制成,在烧制陶瓷过程中,为防止气体及灰尘等物质对坯体、釉面的破坏、污损,将陶瓷器具和坯体放置在其中。由于经过窑火的千锤百炼,笼盔的质地变得十分坚硬。
古铜色的笼盔叠落成规矩有序的图案,使南横口的建筑和小巷别具特色。
南横口古村的大街小巷,随处可以看到用笼盔垒成的房屋、院墙甚至茅厕。
笼盔墙有各种各样的垒法,除了头朝外横垒之外,还有竖垒的,有与砖一起垒的,也有与石头、与缸混垒的……而最美的当属“头朝外”的垒法,这是笼盔墙的代表和典型。
笼盔墙的美在于笼盔头组成的各式图案,一个笼盔头就是一个大圆套一个小圆的图案,整个墙面便是无数个大圆套着小圆组成的图案,像鱼卵纹,又像钱币纹,配以笼盔的铁紫色和粗犷的个性,使墙面透着大气和沧桑。
南横口村旧街道两侧保存有清代民居宅院数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清道光至同治年间南横口士绅马席珍、马贡珍兄弟的宅院,俗称“马家大院”。
“马家大院”分为南北两院,南院为马席珍宅,北院为马贡珍宅。经马席珍兄弟及子辈、孙辈等三代经营,马家之南北两院成为南横口民居建筑中较有特色且保存较好的民居院落。
1号古瓷窑位于甘陶河岸平台之上,远看犹如一排窑洞,由南向北依次为出灰洞,窑炉门,作坊1号洞、2号洞、3号洞。
该窑由明清一直使用到公私合营,其后陶瓷厂迁走,古窑又归集体和个体所有,用之烧瓷管,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
窑炉内门可见近方形窑室,平面由火膛和窑床构成,火膛被废弃物填满。
院内处处皆笼盔元素,可见该地瓷窑曾经的辉煌。
修缮后的古村街道,笼盔被用来种植绿植。
石头、笼盔,彰显古朴风。
门前屋后,随处可见镶嵌笼盔的房子,院墙,很有年代感。
摄影/张阳
Hash:2d262c574cbc73ae897a42ab2b802c345f43f268
声明:此文由 城事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