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仓石鼓的岩质探寻石鼓出土地

被誉为“中国第一文物”的陈仓石鼓自出土问世以来,尽管历经1300多年,但历代对其研究始终不衰,并由此形成一个专门的考古学科。时至今日,有关石鼓的学术论争犹未停息,足见石鼓的价值及石鼓学研究的深入。本文谨根据石鼓的岩质对石鼓出土地进行探讨。

一陈仓石鼓概述

唐贞观初年,石鼓发现于唐代陈仓县的荒野。鼓状上下平整,中部浑圆,上刻籀篆文字,其形如鼓,故而得名。又因石鼓的出土地陈仓县在唐宋以来先后归岐州、凤翔府管辖,也称之为岐阳石鼓、凤翔石鼓。还因石鼓出土地陈仓县位于关中西部,也称为关中石鼓。但确切地说应称陈仓石鼓。陈仓石鼓出土于陈仓,这是不争的历史事实。但石鼓的具体出土地点长期以来却存争议,有石鼓山之说和魏家崖之说,众说纷纭,各执一词,相持不下,至目前尚无结论。石鼓山之说石鼓发现于宝鸡渭滨区石鼓镇石嘴头村南的石鼓山上。魏家崖之说石鼓发现于千渭之会的宝鸡市陈仓区千河镇魏家崖。有鉴于此,从地质角度入手另辟蹊径探寻石鼓出土地也不妨为一种新思路。

陈仓石鼓共有10面,石鼓由花岗岩石质刻制而成,颜色青黑,质地坚硬,沉重厚实。经反复核实陈仓石鼓石相系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石质。高约60公分至80公分不等,在石鼓中部刻有从金文演变而产生的籀篆文字。石鼓为国家一级文物,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珍宝馆。

二花岗岩概述

花岗岩属火成岩,由地下岩浆喷出和侵入冷却结晶,以及花岗质的变质岩等形成。具有可见的晶体结构和纹理。它由长石(通常是钾长石和奥长石)和石英组成,搀杂少量的云母(黑云母或白云母)和微量矿物质,譬如:锆石、磷灰石、磁铁矿、钛铁矿和榍石等等。

按所含矿物种类分:分为黑色花岗石白云母花岗石、角闪花岗石、二云母花岗石等;

按结构构造分:可分为细粒花岗石、中粒花岗石、粗粒花岗石、斑状花岗石、似斑状花岗石、晶洞花岗石及片麻状花岗石等;陇县西南千河支流八渡河流域出产的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

按所含副矿物分:可分为含锡石花岗石、含铌铁矿花岗石、含铍花岗石、锂云母花岗石、电气石花岗石等。常见长石化、云英岩化、电气石化等自变质作用。

三陈仓石鼓石源产生状况分析

陈仓石鼓的来历无非是原产地石料及外来石料通过河水搬运至出土地这两种方式产生。出现这两种方式可能有石鼓山原产地、渭河河水搬运、茵香河河水搬运、千河河水搬运四种情况发生。

(一)石鼓山地质地貌分析

石鼓山位于秦岭北麓渭河南岸,是一条伸出的指状黄土残塬丘陵,直抵渭河南岸,海拔650多米,地形起伏大,黄土地质,石鼓山出露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粘质黄土,上更新统风积和粘质黄土、中更新统风积—冲积粘质黄土、洪积粉质粘土,细沙、中砂、粗砂、砾砂、细园砾土及粗园砾土,底层为上第三系泥岩、砾岩、砂岩等。无制作石鼓的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石料。

(二)临近石鼓山的渭河特征分析

渭河发源于甘肃渭源县,流经渭河大峡谷,上游河道鲜有青黑色花岗岩卵石,河道沉积物以不同粒径的卵石为主,分选程度不好,说明水量季节变化及河床坡降都比较大。进入关中平原后,地势平坦,河谷骤然增宽,呈微曲性特点。渭河水始终直抵石鼓山崖下,南岸受石鼓山石嘴头天然节点的控制,主流相对稳定。河岸、河床多为小粒径砂卵石,耐冲力强,河道平面形态无明显变化。

渭河上游宝鸡峡以西渭河两侧的花岗岩为燕山期侵入岩,主要岩相包括中粒斑状角闪花岗岩,细—粗粒黑云母花岗岩该期花岗岩主要以岩基状产出。清姜河一带分布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但无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卵石出现。

(三) 临近石鼓山的茵香河河性特征

茵香河发源于秦岭北麓东南沟,流域面积33.9平方公里,河长20.6公里,河流短促,属山溪性河流,水量有限,流水冲力小,推移质小,平均比降55.8‰,山区季节性河流,夏秋水量大,河床多不同粒径卵石,卵石表面粗糙。河道内未有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卵石出现。

(四)千河河性特征

千河,古称汧河,因流经千山脚下故称千河,为渭河左岸较大支流之一,发源于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唐帽山南麓石庙梁,于陕西省陈仓区底店汇入渭河;流经甘肃张家川、陕西陇县、千阳县凤翔县、陈仓区,流域面积3493平方公里,干流总长152.6公里,河道平均比降为0.58‰。中游右岸支流多,集流面积小。具体特点是:右岸支流发源于土石山区,流域植被较好,大多为清水河流,泥沙含量较小,但河床比降大,水流湍急,滚石多,推移质大;左岸支流发源于丘陵沟壑区,地表植被差,土壤侵蚀严重,流量小,泥沙含量大。

千河流域陇县西南关山—牛头山黑云母花岗岩岩体,为华力西期侵入岩,呈巨大岩基产出,也伴有小岩体,黑云母花岗岩分布较普遍,边缘相以中细粒为主,中心相以粗粒及斑状为主。是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分布地。

春秋时期渭河、千河流域植被水量分析

先秦时期渭河上游、千河流域植被良好,自然界基本保持着原始生态系统,森林茂密,草原广布。先秦时期渭河、千河水资源较为丰沛,河水流量很大。晋惠公四年(前647),晋国因连年灾荒,向秦国乞粮。秦穆公许之。秦于是沿水路将粮从秦都雍(今陕西凤翔孙家南头船运码头)运抵晋都绛(今山西翼城东),络绎不绝,史称“泛舟之役”。可见当时千河可行大船。汉代以后,随着古代农业生产活动的发展,平原地区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加之战乱频仍,至宋代,大批山林已被毁坏。长安洛阳长期作为我国政治中心,历代封建统治者大兴土木,修建宫室,南部秦岭及北部岐陇山地的大片森林,被大规模砍伐用作建筑材料。明清民国,秦岭、岐、陇山深山森林更遭受空前规模的乱砍滥伐。

五通过陈仓石鼓的石质寻找石鼓出土地

陈仓石鼓表面呈青灰色,表面光洁细密,不像人工雕凿形成粗犷的表面,说明石鼓表面是自然形成的。粗看,石鼓石质与普通花岗岩大体上无大的区别,但经过仔细观察和识别,特别是从石鼓砸碰后的裂缝和痕迹来看,其石质并不完全一致。再从石鼓细腻的表面纹理来看,石鼓明显具有河水搬运的自然卵石特征,绝不是从石鼓山岩石中凿刻而成。既然石鼓山不出产石鼓的石质,石鼓山临近的渭河、茵香河也无产生石鼓石质的踪迹,魏家崖就成为石鼓所在地的必然选择。有人会提出疑问,魏家崖地处千渭之会的渭河阶地上,地质结构是黄土,根本不出产岩石,石鼓怎么会出现在这呢?是的,魏家崖不出产岩石是事实,但魏家崖滨临千河,滚滚而下的千河通过水流作用将上中游的岩石推移至下游宽阔的河床里确是不争的事实。

春秋时期的千河水量丰沛,水量很大,可以行舟,推移质大,地处千渭之会的魏家崖千河河床水面很宽阔,不同粒径的卵石遍布,许多卵石的石质与石鼓石质一致。这些卵石经过数百万年来流水的作用长期冲刷、磨砺、滚动碰磕,卵石表面浑圆而光滑。选择像石鼓般大小的卵石,即省工又省力,即便是卵石不太规整,人工辅助稍加雕凿即可成形。选择石鼓的石样这样简单的事情为何要做的那么复杂呢?古人何苦舍近求远,将成吨重的石头搬运到石鼓山上通过手工凿制,再耗费巨量人力、物力、财力从石鼓山上运出?

六陈仓石鼓出土魏家崖是自然的选择

陈仓石鼓出土魏家崖绝非人为因素,而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陈仓石鼓特殊的石质是在魏家崖出土的不二选择。宝鸡地质构造上秦岭褶皱系、渭河地堑和鄂尔多斯台向斜的交接带,地质运动活跃,尤以秦岭、陇山为甚。而黑云母花岗岩分布地点则非常有限,以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居多,但有些分布地点与石鼓出土地相距甚远,与石鼓出土关系不大。

分布于陇县西南的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边缘相以中细粒为主,中心相以粗粒及斑状为主。这类黑云母花岗岩与分布于宝鸡峡以西渭河两侧的细—粗粒黑云母花岗岩和分布于清姜河一带的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结构不同,其石质结构也必然不同,这是陈仓石鼓出土于魏家崖的特殊原因。

陈仓石鼓出土魏家崖有其自然原因和客观原因。陈仓石鼓的石质分布于陇县西南,通过河水流水作用搬运到魏家崖,这是陈仓石鼓出土魏家崖的自然原因。秦国君为展示畋猎壮观盛大的过程和场面,对其国君畋猎活动进行记录,派人寻觅刻制石鼓的原料,而魏家崖位于千渭之会秦国都邑附近,陈仓石鼓的石样在千河寻找到也就顺理成章了,这是陈仓石鼓出于魏家崖的客观原因。

地处千渭之会的魏家崖地势平坦,交通方便,加工石鼓作业场地开阔。就地取材,利用天然地理优势,取用千河河滩的卵石刻制,陈仓石鼓从此从魏家崖应运而生了。

七陈仓石鼓出土石鼓山是历史的误读

历史记载石鼓唐代初年出土于天兴三畤原(今陕西凤翔雍城遗址),就是现在宝鸡市陈仓区千河镇附近,以后被迁入凤翔孔庙。因此大多学者认为是秦文公在汧渭之会营建都城的遗迹。惟有李仲操先生坚持秦宣公密畤遗迹说,认为石鼓出土于渭河南边的石坝河乡石嘴头(宝鸡市渭滨区石鼓镇石鼓山),并于2009年在此建成石鼓阁。试问,每个石鼓重达1吨多,如果出土于渭河以南,宋朝是移入凤翔孔庙的,如何过渭河,如何上虢镇坡。石鼓出土地点应该在渭河北阶地上,离凤翔不远。今凤翔县南有先秦宗庙遗址,凤翔县南指辉镇有先秦十三位国君墓,也有可能是先秦宗庙坟墓碑刻。总之,石鼓碑碣出土于渭河以北,不可能在渭河南。石坝河石嘴头附近石鼓山是源于击鼓声音共振共鸣而得名,与陈仓石鼓出土无关,且石鼓山名称大大晚于先秦。旧志说石鼓盖出土于此,不过是后人附会之辞而已。

清毕沅《关中胜迹图志》“石鼓原”:在凤翔县南二十里,《元和郡县图志》:石鼓文在县南二十里许,石形如鼓,其数有十,盖纪周宣王田猎之事。《通志》:“今原旁亦有石鼓镇”。“石鼓山”:在宝鸡县东二十里,刘昭《郡国志》注引《三秦记》云:陈仓县有石鼓山,将有兵,此山则鸣。(毕沅)谨案:府县诸志并以为此山因周宣王猎碣得名,考刘昭注史时,猎碣犹未出土,不得以之为据,今因删去。“东湖”:案(苏)轼《八观诗》一为石鼓:旧在县南二十里石鼓原,唐郑余庆守凤翔,迁之孔庙,轼时犹见之,大观中移置汴梁,元皇庆复辇之大都,今在国子监。《凤翔县志》记载:宋仁宗皇佑四年,太守向传师得一个于民间,传在城南八公里之石落务村。毕沅特别指出:石鼓出土地不在石鼓山,而是在石鼓原。

民国11年(1922),强振志编纂的《宝鸡县志》卷之二山川记载:石鼓山:在县东南十五里。后汉《郡国志》:陈仓有石鼓山,将有兵,石鼓则鸣。清康熙年间《陕西省志》:石鼓记周宣王畋猎之事,本在此山,故名。新城王士正诗:遥忆岐阳狩,来过石鼓山。韩苏今地下,星斗尚人间。溪谷归飞少,川原猎骑还。寄情汧渭水,千折过潼关明朝以前历史记载都认为石鼓出土于陈仓北阪原上,只是在清代开始才在宝鸡地方志书中出现石鼓出土于石鼓山的说法,两说并存,但东石鼓寺出土地点说更古老更可靠。陈仓石鼓出土石鼓山的说法始于清代,也正是由此开始对陈仓石鼓出土地出现误读,并因此误导人们至今,酿成阴差阳错的结果。

八简短的结论

石鼓山不出产刻制石鼓的石料,毗邻的渭河、茵香河绝无制作石鼓的漂石。石鼓山出土石鼓之说也就失去了支撑。陈仓石鼓出土于石鼓山就成为一道伪命题。而魏家崖为陈仓石鼓出土地则不存争议。

参考文献

(1)韩维良主编:《渭滨区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56—57页;479页。

(2)刘佳:《话说石鼓文》山东友谊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第5—7页。

(3)梁福义:《宝鸡地方史志资料类编》1987年10月;第72—73页。

(4)蒋五宝:《陈仓石鼓研究新探》宝鸡市文物旅游局2016年6月,第18—21页。

(5)常崇信等:《宝鸡江河水库大典》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版第9—26页、第44—64页。

(6)陕师大地理系:《宝鸡市地理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12月第1版,第8—23页。

(于世宏,居于宝鸡市上马营联盟社区;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喜欢此文请点赞留言,欢迎转载,感谢光临!

(免责声明:本平台属公益性平台,所发布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

Hash:50c5264f5e43413bc0a038c0684201f0c97a6dc5

声明:此文由 仙台国学天地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