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访红石砬子

红石镇位于柳河县西南部,距县城55公里,距柳河南部重镇三源浦10公里,因境内有一红石砬子山而得名。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第四次临江保卫战的主战场。1947年4月3日,东北民主联军以红石镇、兰山为中心展开围歼战,全歼国民党八十九师和五十四师一六二团,取得了中国军事史上有名的“柳南大捷”。2016年,柳河县委党校挖掘柳河红色教育资源,在红石镇踏查“柳南大捷”战斗遗址,红石镇政府秘书王忠林给笔者提供了很多线索,并陪同采访知情人。在其后的接触中,每次和他交谈,都有很大收获。2017年年底,他又给笔者提供一条线索:孙述周创作的《血盟救国军军歌》被有关部门认定为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母本。

回到县城,笔者开始查阅有关孙述周和《血盟救国军军歌》的相关资料,整理出来后大致是这样:1931年“九一八”事变当天,清原人孙铭武(字述周)目睹日寇的侵略暴行,与曾在日本留学的老友张显铭相约返乡。孙述周与其兄孙铭久、其弟孙铭宸一起发动亲友、同乡组织抗日武装。张显铭策动辽宁公安大队第28中队李栋材部哗变。10月16日,孙铭武、孙铭宸和张显铭在中寨子村孙家大院,创作了《血盟救国军军歌》。10月19日,孙铭武、张显铭与李栋材的二十八中队400多人,集合于清原县大苏河乡,唱着军歌,宣布起义,成立“血盟救国军”。大苏河血盟誓师后,孙铭武孙铭宸和张显铭等人先后到新宾、柳河、通化桓仁等地秘密联络各界人士共同抗日,不久队伍开往通化、柳河。

红石镇是当年新宾到通化的必经之地,这里群山环绕,易守难攻,适合隐蔽游击作战。孙述周等首领从长远军事战略考虑,决定在此建立根据地。为了进行长期斗争,队伍驻扎后进行整编,推选孙述周为总司令,李栋材为总指挥,张显铭为总参谋。全军编为5个大队,大队下设中队、小队。同时申军纪、编典籍,整个队伍秩序井然,士气大振。

血盟救国军在红石周边的蝲蛄河、兰山、柞木台子等地与伪东边道司令于芷山的伪军多次交战均取得胜利,队伍扩大到1000余人。1932年1月,血盟救国军与前来围剿的伪军在三源浦附近的大牛沟激战,又一次击溃伪军。1月18日,于芷山以谈判为名将孙述周等20余名官兵骗到三源浦,当夜将孙述周等人全部杀害。又连夜包围了李栋材率领的救国军余部,除部分人员突围外,李栋材等140余名官兵被俘,后被杀害。

血盟救国军解体后,孙铭宸带领余部参加了唐聚伍的辽宁民众自卫军。《血盟救国军军歌》随着他们的传唱在爱国人士中流传开来。1933年,聂耳到热河慰问前线战士,在采访中听过东北义勇军战士们传唱这首歌。回到上海后,聂耳将包括《血盟救国军军歌》在内的采访材料交给田汉,最终两人共同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

如今,血盟救国军被普遍认为是辽东第一支民众抗日武装,2014年9月1日,国家民政部公布了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这份按烈士牺牲年份和姓氏笔画排序的名录中,辽东血盟救国军总司令孙铭武(孙述周)排在了第一位;同时,《血盟救国军军歌》被认定为我国最早的一首义勇军军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母本。

年初,笔者两次到红石镇踏访。当年血盟救国军驻扎的红石镇叫红石砬子村,红石砬子山位于村南,红石河穿村而过。后来红石砬子村以河为界分为两个村,即今天的红石村和进化村。由于年代久远,笔者遍访红石镇老人,无人知晓血盟救国军具体驻扎位置。根据笔者访问到的一些信息,结合当地人传说红石砬子山上曾经有过大刀会,白天去三源浦打鬼子、晚上回来操练的说法,笔者推测,血盟救国军是在红石砬子山下东北角附近挖的地窨子里居住的。

虽然踏访没有得到令我们满意的结果,但是红石砬子无论是作为一个村名还是一个山名,何其有幸能成为辽东第一支民众抗日武装血盟救国军的根据地,见证了孙述周等抗日英烈的英雄壮举。

望着黛青色的山峰,我们眼前仿佛浮现出这样的画面:一群手持大刀长矛、土枪土炮的义勇军战士,排着整齐的队伍从山脚下出发,激昂的军歌在上空缭绕:

起来,不愿当亡国奴的人们,用我们的血肉去唤醒全国民众,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起而杀敌!起来,起来!我们要团结全国民众,去战斗,战斗,战斗!…………

作者:孙艳华

Hash:1eb5eb78c19561e3ef4eb464268b7c3f0185e1b2

声明:此文由 通化党建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