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九洲:《著色山水图》引发的学术回望

中国美术报》第116期 艺术财富

《著色山水图》引起了各界关注,以及一些以往没有注意的倾向,联系起来思考。本文要阐述两层意思,第一层,是回应6月25日《传王维〈著色山水图〉,伪作嫌疑不能排除》一文中的具体疑问;第二层,是探讨近20年来此类“质疑文章”共同的学术错误。

关于《著色山水图》是否为王维真迹,北宋人是否会在画面上题字,建筑屋檐上翘是否从宋代开始,这些具体问题,在过去一个月中已有多篇文章进行了正面阐述,譬如《澎湃刊出议唐画〈著色山水图〉一文之谬误》《唐代及之前建筑的檐牙》,文章中披露的信息表明,《著色山水图》中的各种环节与唐代山水画相符。

著色山水图局部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的学术讨论主要研究的是《著色山水图》是否为唐代山水,并无文章说这是王维真迹。只要它是唐画,那就是“国宝级”的。其次,舆论中流传的大部分质疑,其实来源于一个陈旧的思路。在过去20年中,很多人总以为,发现一个疑点就可以确定真伪。但事实是一个疑点往往只是一种“假说”,而非“结论”。从方法论上说,在“提出疑点”之后,进一步检验全卷的思路,才是正道,也正是学术上公认的“假说—论证”。但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提出一个疑点,就断言全卷伪”的错误逻辑开始被应用于鉴定领域。因为这个错误,一系列古书画,如《出师颂》《研山铭》《砥柱铭》《功甫帖》《著色山水图》《枯木竹石图》,被先后质疑,而且都是抓住细枝末节,不顾全卷;抓住信息模糊点,不顾清晰环节。

除了逻辑的错误,质疑者们依赖的知识体系,也是不切实际的。首先,他们错误地认为,艺术就是完美无缺的,往往还用自己的判断,替代客观标准;其次,错误地认为,古书画需要在“文献逻辑”上完美无缺;第三,错误地认为,教科书中的教条是一成不变的。依照这三个思路,有人一条条去“考证”,只要不符合以上任何一点,就称之为赝品。但哪里会有“完人”呢?如果采用这样的标准,那么,天下任何古书画都不能证明是真迹,譬如说,北京故宫藏《清明上河图》,上面没有签名;再譬如说,台北“故宫”藏《溪山行旅图》,画上“范宽”的签名,与宋代史籍记载不相符。那么,是否可以说,这两卷也是赝品?显然不是的,这两件是最可靠的真迹。

任何一件书画,不会处处合乎逻辑。如果忘记了这一点,那么,任何古书画都会被质疑。最为典型的案例,就是成为热点的《千里江山图》,这幅可靠的宋代一流名作,居然被追问,为啥题跋中称此巨卷为“小景”。虽然我们不是题跋者本人,具体原因不明,但是这个环节显然与《千里江山图》的真伪无因果关系。

著色山水图局部

质疑者们还喜欢依赖教科书中的教条,去衡量古书画。譬如,书上说,使用文字应该避讳,于是质疑者就怀疑《颜勤礼碑》。事实上,质疑者并没有研究过避讳在各个时代的实际使用情况;书上说,古代建筑有时代分别的,质疑者在《著色山水图》上看到“檐牙上翘”,就认为不符合教科书,但考古报告早已突破了教科书的教条(1984年《江汉考古》的报告);书上说,著录应该与实物项符合,那么看到《砥柱铭》与《山谷文集》有几个字差异,就大胆质疑,完全忘记了著录与实物不相符合,在古书画著录中,是时常发生的事情。这种思潮,不仅在怀疑古书画,现在一直波及到历史名作、博物馆核心珍藏,以至于连《武梁祠石刻》这种汉代一般石刻,都曾被公开质疑,这是崩溃性学术现象。

综合来看,业界常出现采用错误逻辑、不符合事实的知识体系,不重视信息更新,致使失误不断,多件大名作因此被反复冤枉。实为该学科理论建设的重大失误!(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Hash:db4846b75b5a204508dc3b82fa1758b16c2afb0b

声明:此文由 中国美术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