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沅—耕井简介
普洱微太和
•
•
阅读 1025
明朝末年,清兵追杀明朝后裔,部分逃往云南,朱姓改为刘、陈、朱三姓,来到一个峡谷之地,发现有盐,就安置了下来,以熬盐为生。为了感恩这个地方,起名为“恩耕”。
雍正二年即一七二四年,开设恩耕,当年试熬锅盐,三年定额起课,恩耕改名“恩耕井”。
雍正十三年即一七三五年,恩耕盐被署府定为盐中上品,并开设义学馆。
乾隆十六年即一七五一年,恩耕井年熬盐达八十七万斤,此时恩耕井人丁旺盛,熬盐的灶工、贩盐的商人从四面八方聚集恩耕井,热闹繁华,居住人家竟达千余户,号称“千家寨”。
嘉庆元年即一七九六年六月,恩耕井连续多日下大雨,因过度砍伐而发洪水,居民生命财产受到极大损失。迫使居民向外疏散,恩耕井从此走向衰败。
嘉庆年间即一七九六年至一八二零年,恩耕井年熬盐量减少到三十三万斤。
光绪十三年即一八八七年,恩耕井盐因卤淡被官府封闭,井上住户全部搬迁,熬盐停止。
民国元年即一九一二年,恩耕井重熬,民国十年即一九二一年,据《镇沅县地方志资料》记载,食盐产于按板、恩耕两井,恩耕井器具与按板井同。
一九四九年后,恩耕井锅盐除少量私人熬制自用外,基本上无恩耕井锅盐。
来源:镇沅信息网
主编:周解 、编辑:古老的唯一


Hash:8856bb6138fdf08abd0c0f8df1f2c427470b5b96
声明:此文由 普洱微太和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