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店粮仓群——“建筑容不得一厘米的偏差”

2019年10月16日

国务院公布了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王店粮仓群

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店粮仓群位于秀洲区王店镇四喜社区塘东街13号长水塘东岸,共有14个圆筒型砖混结构建筑,自西向东三排平行或错位等距离排列,占地面积5700平方米。王店粮仓群也叫做王店米厂苏式圆筒粮仓群。该粮仓群建于20世纪50年代,建筑形制特殊,规模颇大,在全国同类建筑中较为罕见,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价值。

为什么不到70岁的它

能够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其背后又有哪些故事?

又有什么意义?

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年代,

探寻建设过程中的那些故事。

1950年,中国苏联签定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苏联开始派出专家对中国进行援助,苏式圆筒粮仓就是在这个友好的环境里开始建造的。

1951年,一位戴礼帽、穿西装、打领带的老外踏足王店这片土地,他手里拿根铁棍,这里探探,那里测测,决定采用苏联立筒仓技术建造圆筒粮仓。这位老外就是苏联派来的粮仓保管、建设的专家杜马列夫,任务就是负责这座粮仓的技术指导。

杜马列夫看完设计图纸,又是摇头又是叹气,对着总工程师老李叽里呱啦说了一大通,老李听不懂俄语,只能一脸茫然地看着旁边的翻译,翻译说:“设计有很多问题,图纸必须要改!”

“可是工期时间很紧……”听说要改图纸,老李心都凉了,他还指望着能赶紧开工呢。

见老李有些犹豫,杜马列夫又连说带比划地讲了一通,翻译一字一句地说给老李听:“粮仓最重要的就是防虫防霉,你们现在的设计,老鼠很容易打洞进去,还有通风口太少,不利于换气……建筑容不得一厘米的偏差!”

听到最后一句话,老李的心头一热,他搞建筑这么多年,曾经也是计算精准、分毫不差的,可不知从何时起,有一些无关紧要的小数据,差这么一厘米似乎也不影响大局,渐渐地,惰性便占据了他的心,能不重来就不重来。可是这一次,他下定决心,要让设计师按照杜马列夫的建议重新设计稿子。

好不容易稿子重新设计好,杜马列夫看了一眼,又打回原形。“重来”“不行”“再重来”,这几个词语的苏联话连老李都会说了。工期一天天逼近,设计图却迟迟无法定稿,有一次实在忍不住,老李跟杜马列夫争论了起来,杜马列夫拿出一本书《苏联专家杜马列夫同志关于机械化筒库工程的专题报告》递给老李,让他好好看看。从此以后,老李对这个老外言听计从。

一遍遍地修改让设计的几个同志对杜马列夫充满了怨言,但是碍于友国专家,敢怒而不敢言,只能向老李诉苦:“老李啊,我们这图纸也修改了好多遍了,那老外到底要怎样才能满意啊!像这个楼梯的宽度,之前说太窄,加宽了又觉得太宽,这其实差不多就好了嘛”。

老李已经熟悉了杜马列夫,对他严格要求精益求精的精神也十分佩服,于是耐心地给设计师们解释:“楼梯如果太窄,农民们挑着一担米走上去会很困难,楼梯如果太宽,就扩大了占地面积,还要增加成本”。他拿出杜马列夫的那本书,“你们拿去研究一下,建筑容不得一厘米的偏差,专家讲的这些都是有道理的。”

自那以后,图纸的设计变得非常顺利,终于定稿后,大家都松了口气。可是杜马列夫却还是拿着图纸在琢磨,“钢筋用得太少了!”

“这可真没法子了,我们国家一年才产多少钢啊”。老李明白杜马列夫的意思,可这是客观条件,没有办法解决。

杜马列夫完成使命便回了国,粮仓正式开始建造,钢筋不够用,只能让砖头结实一些,水泥粘牢一些,严丝合缝。老李一边研究杜马列夫的报告,一边跟同事们想各种办法解决钢筋少的问题。有一天,他看到一张南京无梁殿的照片,灵光一现:“那么大一个建筑,全用砖砌,不用寸钉片木,太不可思议了。”于是,他立马翻阅资料,查看一切关于无梁殿建造的技术,用到了粮仓的建造中。

老李也像杜马列夫一样严格要求,工人们日夜赶工,14座圆筒粮仓如期完成,筒仓全部由交错的三排红砖砌成,环环相扣,浇筑高标号水泥。屋顶是六面青瓦顶铺设,既隔热防水又起到密封作用,鸟雀也无从进入。筒体底部有出粮口、通风口等,部分用错落堆砌的空心砖做成,以利于通风换气,出粮口有挡板,老鼠没法打洞。筒内装有盛放磷化铝的熏蒸器,用于熏虫,还有很多温度计,测试粮仓里各段的温度,防虫、防霉。粮仓大门开处离地2米,外面是环形楼梯,农民挑着粮食、踏着楼梯将粮食倒进仓库。整座粮仓占地少,容量大,设计十分合理,建造质量很高。

因为是苏联专家指导下的建设项目,所以留下了“苏式”基因。也正因为工程质量把关甚严,所以粮仓至今仍然保存良好。

王店粮仓一直属于嘉兴地区粮食局、嘉兴市粮食局的直属粮库,后来成为了嘉兴直属粮库的王店米厂,承担着为嘉兴市民保管、加工大米的重任。风风雨雨几十年,王店苏式圆筒粮仓群在社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粮食部门实行体制改革,这些粮仓也失去了它们的实际功能。一直到最近几年,才将资产移交给王店镇管辖。这才有了王店镇将其保护起来,并将附属用房改造成城市客厅功能。

而质量较好,保存基本完好的建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成群粮仓,在全国已经为数不多。但它们依旧屹立不倒,体现了嘉兴鱼米之乡的传统农业地位,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对粮食的重视,也体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苏联与中国的友好关系。

圆筒型的粮仓,经济合理的建造模式,

留给世人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建筑容不得一厘米的偏差”的工匠精神,

也反映出苏联专家和新中国劳动人民的严谨作风。

周边的建筑都已残破不堪,

若是没有当年杜马列夫和老李的严格要求,

没有工匠们一笔一划、一砖一瓦的心血,

粮仓也不会完好保存到现在。

文字来源:看秀洲

版权归原作者,我们尊重每一个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Hash:ab52a70f333f55f4e80d21d38b2bcaf7223e4b08

声明:此文由 我嘉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