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红色之旅行程推荐 一起走吧!台州美景,蕴含着最动人的红色
发展红色旅游
讲好红色故事
红色,是亭旁起义时,农民举起的一面镰刀斧头旗帜。
当年先辈们种下的红色种子,在台州大地上生根蔓延。光阴荏苒,斗转星移。红色留下了岁月遗存,并且熔铸于台州人的血液与精神之中。
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红色文化含义越来越丰富,红色景点也愈发熠熠生辉。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正值发展红色旅游的大好时机。台州以此为契机,着力打造红色文旅品牌,用心讲好台州红色故事,让红色成为新时代开放合作的“最亮色”。
台州是片红色热土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朽。而发展红色旅游,就是将弘扬红色精神和发展红色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把精神财富转化为社会财富,最终造福社会的良性循环之路。
一直以来,台州都注重红色旅游资源的发掘与利用,修缮、建设了一大批革命旧址、遗迹。目前,我市已拥1个国家级红色经典景区(解放一江山岛战役纪念地)、2个省级红色旅游教育基地(三门县亭旁起义红色遗址群、大陈垦荒红色小镇)。平田乡桐树坑革命纪念馆等8个景区,也被列入了浙江省红色旅游重点景区经典名录。
在此基础上,我们推出了十一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这十一条路线除了对红色元素进行突出展示,同时注重创新和资源整合,用红色加蓝色的海洋、绿色的山水、古色的村镇,让红色旅游更加丰富多元。走过这三条线路,不仅能接受革命传统的熏陶,还能领略台州的神山秀水、人文乡情。
“红色旅游是传承信仰、回眸历史、继承革命精神的大课堂。”台州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吕振兴说,“台州是一片红色热土,时代也敦促我们要大力传承弘扬中国革命精神,谱写红色文化旅游新篇章,以实际行动为建设‘重要窗口’贡献文旅力量。”
台州的美景
蕴含着最动人的红色
跟着我们踏上红色之旅
游台州,山与海编织成一个可以让游客寄放身心的梦境。
如果你探寻的不只是幽游之趣,如果你想寻求在台州大地上,用旅行翻阅历史的荣光,你更会发现,台州的美景,蕴含着最动人的红色。
这里有浙江省首个苏维埃政权的诞生地,有中央军委直属红十三军的重要作战区域,还是解放军陆海空三军首次联合作战的战场……
红色印记初心之旅
不忘初心,是每个共产党员的信念,也是广大人民永记于心的党的传统。
台州的山区里,有燃起星星之火、掀起红色革命的圣地。
1928年5月,一位土生土长的三门亭旁人,在亭旁土地上领导发动革命武装起义,建立了浙江第一个红色政权——亭旁区苏维埃政府。
这位名叫包定的青年,为亭旁大地伫立了“浙江红旗第一飘”的丰碑。
1901年,包定出生在宁海亭旁(今属三门)一户小商人家庭。家里经营着两间店铺,有几亩田地,童年时的他衣食无忧。
包定自小聪颖,7岁入私塾,后转入亭山高等小学。他一边读书,一边习武,练就了一身好本领。高等小学毕业后,他成为了一名教师。1919年,他被任命为私立桂林国民学校校长。
包定爱好文学,工诗善词,被誉为“亭旁才子”。他所著《鹅湖遗矩》,收集诗词213首,多为借景抒怀、托物言志之作,如他自序中所写:“生而为人者终当鸣。”
广泛的阅读,深刻的思辨,让这位“才子”在时代洪流中接触到共产主义思想,从而拥有了崇高的信仰。
1926年,中共宁海中学支部成立。隔年,共产党员林迪生邀请包定到宁海中学教书。不久以后,包定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初,中共亭旁区委成立,包定兼任书记。短短几个月时间,该区就发展党员、团员700多人。这一年5月,包定领导发动了农民武装暴动,火烧任家大院,打响了亭旁起义第一枪。5月26日,千余人齐集城隍殿,包定上台宣布亭旁区苏维埃政府成立。
亭旁起义的枪声震惊全省。国民党派兵围剿,为了保存实力,共产党人不得不转入地下。在国民党的严密搜查下,包定于1929年3月在杭州武林路被捕。在陆军监狱中,他遭受严刑拷打,却忠贞不屈。1930年6月22日,包定被国民党当局枪杀。就义前,他留下了最后一首诗:“碧血洒芳草,正气壮山河。笑看刀光闪,高唱《国际歌》。”
这位带领着乡民在乱世中崛起的革命烈士,一直激励着后人,也吸引着慕名而来的全国游客。
包家村里一座古朴的四合院,就是包定烈士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如今已被改建成包定故居纪念馆。纪念馆里陈列着包定的生前用品、老照片、诗稿和生平事迹。来访者步入其中,会徒生穿越之感,仿佛回到了那段峥嵘岁月。
除了纪念馆、纪念碑,亭旁还有总指挥部旧址、亭旁城隍殿、黄豹山包定烈士塑像、亭旁区苏维埃政府旧址、谷仓岭头会议会址、亭旁暴动誓师地和虎陇头阻击战纪念地等,共同组成了亭旁起义旧址群。
近年来,因为良好的转型和用心的打造,亭旁逐渐成为台州红色旅游的重要一站。
这个当年偏远的小山村,经过景区化改造后,拥有了崭新的面貌。亭旁起义纪念馆、包定故居等一批红色遗址修缮一新;拆除农贸市场,新建初心广场;赶集一条街摇身一变,成了1928红色街区;城隍庙旁,“台州海防署”古城墙拔地建起;村里还建了一座红色主题餐厅,颇具年代感的内饰风格,让它一度成为微信朋友圈的“网红餐厅”。
小镇的华丽转变,带来了人气,也让村民们迎着春风,加入“红色+养生+民宿”的康养产业。
红色旅游,不再只是单调的凭吊或肃穆的冥想,亭旁实现了休闲度假与红色教育的平衡。结束亭旁红色之旅,游客可顺势再游蛇蟠岛,让初心的回溯更加悠长。
同样拥有深厚红色历史资源和秀美自然风光的,还有一江山岛和大陈岛。
两座相距11公里的海岛,对台州乃至对全国,都有着非凡意义。
1955年1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一江山岛登陆战,首次实行陆海空三军联合渡海作战,并在战斗中一举攻克一江山岛。
第二年开始,温州、台州等地的青年响应青年团中央的号召,组成青年志愿垦荒队登上大陈岛,发扬“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大陈岛垦荒精神,让满目疮痍的大陈岛重现生机。
镌刻着红色故事的两座海岛,如今正在被更多人知晓。
一江山岛由南一江、北一江两个岛屿组成,山势陡峻、岩石嶙峋。这座海岛还有另一个名字“英雄岛”。
作为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的现代战争遗址,岛上如今仍散布着战斗留下的遗迹和战事设施,包括战壕、炮坑、碉堡、猫耳洞等。2015年1月18日,解放一江山岛战役遗址保护性开发一期工程顺利竣工,建成包括史料馆、东昌村军旅体验区、203高地静思台等,并在纪念解放一江山岛战役60周年之际正式对外开放。
海岛之外的椒江枫山北麓,车来人往的白色烈士桥串联起两个地方:解放一江山岛烈士陵园和一江山岛登陆战纪念馆。
为纪念解放一江山岛战役和英勇牺牲的454名革命烈士,经浙江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在枫山北坡建立了解放一江山岛烈士陵园。沿着烈士墓道拾级而上,一眼便能看到高高耸立的烈士纪念碑,肃穆幽静。
2005年1月18日,一江山岛登陆战纪念馆建成开馆,展陈面积2800平方米,以历史照片、文字、实物、纪录影片、立体数字化沙盘等手段,全面介绍了解放一江山岛战役的背景、筹划、战斗经过以及大陈列岛解放等情况。
作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江山岛登陆战纪念馆每年都会吸引无数参观者。他们怀揣红心,走进馆内,走近这场战役。
大陈岛垦荒精神则丰富了大陈的内在。而优质的自然景观,更随着红色旅游的升温,变得更加美丽。
大陈岛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著名岛屿,战争遗存国民党曾悉心经营大陈防务,在岛上屯驻兵员万余,修建了大量战壕和碉堡,是当时国民党军队集结于沿海岛屿的最北的据点,碉堡、坑道等至今大部犹存,是浙江沿海保存旧军事设施最多且最完整的岛屿,作为我国现代史重大事件发生地的实物遗址。
1956年1月,在党的号召下,有志青年们前往最需要建设的地方,首批227名青年志愿垦荒队员登上大陈岛,他们平均年龄不到20岁。开启了艰苦卓绝的垦荒生涯。
青年们养猪、种地、捕鱼,让一座废弃的荒岛慢慢有了生机。
4年时间,先后有5批467位青年登岛,他们将大陈岛建设成东海上的一颗明珠。这过程中,孕育出了“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大陈岛垦荒精神。如今,这已升华为台州的城市精神。
为了让游客有更好的观光体验,大陈岛历经各种“变装升级”。岛上的青少年宫进行了整修,陈列室里新增了实物展览厅,公交系统也焕然一新,引进了豪华舒适的新能源车,并对现有的环岛公路进行拓宽,新增了公交站亭和观景站点。
丹山赤水信仰之旅
翻越险峻的高山,游客们需要强大的意志,而当年的共产党人,靠的是崇高的信仰。
天台三州红军岭,一座以“红军”命名的山岭。这里的景美,当年在这里战斗过的人更美。
三州乡,因位于台州、婺州(金华)、越州(绍兴)三州接壤而得名。这里的风光,向来驰名远近。三州潭同领台州、绍兴、金华三地之山水,生态环境幽深绝伦,高山林立,峡谷纵横。
靠极简装备在山岭行走过的驴友们,历经千辛万苦,终于看到红军岭的石碑时,心里莫不产生强烈的感动。
在抗日及解放战争时期,新四军浙东游击支队在革命老区原石岭乡、岭上乡(现合并为三州乡)一带开展游击战,为解放天台、三门等地作出积极贡献。
开国大将粟裕任师长的红军挺进师,曾在三州乡三州潭一带进行革命活动。
三州人民为了让世人铭记历史,同时也是感念红军为当地百姓作出的贡献,故将三州乡境内红军涉足的所有道路、山岗统称为“红军岭”。
近年来,三州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旅游开发,将“红色文化”与“旅游发展”相结合,围绕“红色体验”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在三州乡重走红军路的游客,踩着红军曾经踏过的路,看着大好风光,对于红军的信仰,自当心心相印。
仙居的姚岸村,古树参天、小桥流水、白墙黛瓦、门庭花香,见证了革命老区的故事。村内的中共仙居县委旧址、红十三军兵工厂遗址,在浙东南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来源:台州发布
Hash:1e6e6f69762228c1389c87499ff0c074daccebbe
声明:此文由 小镇故事知多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