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山南点燃包产到户“星火”,历史中的小井庄之变!(内附高清视频)
今天
小浓就带大家
打开尘封多年的历史
一探藏在时光深处的
▲山南小井庄包产到户纪念馆内展出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如今的小井庄村
▲今天的山南小井庄俯瞰
社员生产积极性喷涌而出
▲参加黄花会议的党员合影,“包产到户”的决定诞生于此会
▲“黄花会议”陈列室场景 郭如琦摄
全国首个公开实行包产到户公社
▲顾德英老人带我们重回旧居,墙上老照片中的人物是她和时任省委第一书记万里
▲小井庄包产到户纪念馆内会议旧址,展示了当年万里和百姓座谈的场景
▲山南小井庄包产到户纪念馆内展出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亲历者说:21户农民彻底将土地分到户
▲李祖应在小井庄家中安享晚年,回忆往事,充满了幸福。新华网王雷 摄
66岁的李祖应在小井庄生活了大半辈子,从1979年成为小井庄生产队的队长,之后曾担任过小井庄的村委会主任,李祖应见证了山南公社“包产到户”改革的时代变迁。
▲上世纪八十年代,李祖应骑着摩托车留下影像。(新华网翻拍于李祖应家庭相册)
李祖应说1978年时自己只有二十多岁,肥西正遭遇百年未遇的大旱,全县100万亩农田70%受灾,中晚稻几乎绝收。平时吃的只有少量芋头,大家都在饥饿线上挣扎,又遇到大旱,简直是雪上加霜。
▲如今风景如画的小井庄新农村 郭如琦摄
肥西山南地区地形复杂,山多、岗多、圩田少。全区共7个公社900多个生产队。1978年,山南从春天到夏天,没有下过一场透雨,旱情严重,许多生产队绝收,就连山岗和荒滩上的野草都干枯了,人畜喝水困难。当时只有少数水源好的地方早稻有些收成,而晚秋作物亦收获无望。
▲66岁的李祖应在小井庄座谈会旧址忆万里
回忆包产到户的经历,老人激情高涨。他表示,因为当年全省大旱,时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的万里已经在省委的紧急会议上指出,农民可以各人耕种,充分发挥各自潜力,尽量多种保命麦度过灾荒。
▲ 1981年,李祖应在肥西县山南公社参加会议时拍下的一张照片。(新华网翻拍于李祖应家庭相册)
1978年9月中旬,时任山南区委书记的汤茂林与黄花大队23名共产党员召开了一个特殊会议,决定在全大队实行包产到户。虽然下了决定,但很多地方的行动依然很谨慎。而小井庄的21户农民则放开了手脚,彻底地将土地分到户,开始抢种庄稼。小井庄村民的这一做法,无意中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
▲ 2002年,李祖应(右中1)在小井庄党员活动室前,与村干部及部分村民合影。(新华网翻拍于李祖应家庭相册)
小井庄生产队当时有21户、98口人,全队153亩田地全部包到农户头上。“包产到户后,秋种进度快、质量好,第二年夏季获得大丰收,虽然当年种的品种不好,但产量还是由亩产200多斤一下子增长到400多斤。省里经过实地调查,肯定了小井庄的做法,这让我们这帮年轻人一直提起的心放下了。”李祖应回忆说, 就是从这一年开始,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小井庄的日子也越过越好。
时序更替
初心不改
从历史走向未来
小井庄必将在“幸福”的过程中
书写更多精彩!!!
来源:微美肥西
Hash:0739bcfb7c4c7acf6f32beccbb2e7f47b8240764
声明:此文由 发现安徽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