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泾县 || 和睦万氏有义门
据《万氏宗谱》世系表所列,万晏是万氏迁泾始祖万鹏举的第五代孙,因五代同居、和睦共处,时称“义族”。唐太宗贞观五年(631)李世民下诏旌为“义门”。现村的“义门”就有“唐贞观五年旌”等上款字样。
北宋初的《册府元龟》记载:“唐太和六年观察使沈传师奏,泾县万晏自高祖万至仲芳五代同居,诏表其门闾。”也就是贞观五年(631)之后的832年,“义门”再次被旌表。
这一盛举被载入《泾县志·古迹》:“唐万氏义门,在震山乡,册府元龟,唐太和六年,观察使沈传师奏,泾县万晏自高祖万至仲芳五代同居,旌表其门。”
当时,沈传师任宣歙观察使,统领宣、歙、池三州。太和六年春(832),沈传师到江南各县巡察,在宣城获悉泾县西南桃花潭有一户万姓人家五世同居。惊讶之余,沈传芳决定亲自前往察看。他轻车简从,悄悄暗访,证实万晏家族确系五代未分家,共302口人,同食、同作、同住,家风纯朴,和睦共处,相敬如宾,尽享天伦之乐。回京后,沈传芳上奏禀报皇上唐文宗李昂,皇上感其“孝义”,亲书“义门”两字御赐。
为纪念这一盛举,万晏奉旨在桃花潭西岸兴建“义门”,被尊为水西望族。
相传,西晋末年,陕西扶风县汉槐里侯万修的余裔因不肯臣于羯胡,在族长万鹏举率领下举族迁至桃花潭西岸结寨而居,并创立了“扶风会馆”,开设了万家酒楼。万晏就是万鹏举的五世孙。此时,万氏逐渐兴旺发达起来。
清朝时,乾隆皇帝下江南,也得知桃花潭万氏世世代代传承优良家风,以德为本,孝行天下,也派人前往桃花潭察看。得知“义门”万氏孝义如一,乾隆皇帝十分感动,拨下专款,对义门进行维修。现存的“义门”下款便是“清乾隆壬辰年(1772)重修”。
在中国历史上,由于儒家伦理的影响,许多大家族累世同居,被朝廷奉为社会楷模,赐为“义门”。万氏“义门”是万姓人家五代同居、和睦相处的象征,也是当时皖南一带的典型。
目前,现存的“义门”坐落于桃花潭西岸的彩虹桥畔,二层门楼,占地60平方米,底层是万村南面的过道,上层是小阁楼。正面三方实墙到顶,构成“八”字形门墙,两边对称。大门正面上方有大理石门楣,镌刻有“义门”二字。
“义门”是万氏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万氏的荣耀和骄傲。如今,村里办喜事、丧事,都要从“义门”走过,以示荣耀、风光。
END
作者介绍:
蔡 盛
安徽省泾县人,笔名火焰、火焰山,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中国散文家协会、安徽省作家协会、安徽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出版散文集《跟我出发》《走进泾县》《印象泾县》。另有数百篇文学作品见诸《清明》《安徽文学》《雨花)(翠苑)(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新安晚报》等国内报刊。
图书介绍:
印象泾县
本书从泾县旅游定位“红色故里,宣纸之乡,人文名城,山水福地”四块,分四个篇章去写的《印象泾县》。
Hash:84bac921f40289039c7d76d1968ec5b1b72ae142
声明:此文由 泾县旅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