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有一座山 竟然让苏轼念念不忘

苏轼的一生,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就其仕途而言,可谓波折艰难,或许印证了那句话“仕途不兴,诗家兴”,苏轼留下的一首首诗词,可以让他在下个一千年依然经典。在苏轼的一生中,有一个地方,让他念念不忘,那就是天柱山

苏轼只游览过一次天柱山,为何会对它念念不忘呢?这要从苏轼的一生经历说起。

苏轼于景祐三年生于偏远川蜀的书香门第之中,苏轼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嘉佑元年,苏洵带着二十一岁的苏轼,十九岁的其弟苏辙,自偏僻的西蜀地区,沿江东下,于嘉祐二年进京应试。当时的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小试官是诗坛宿将梅尧臣。这两人正锐意诗文革新,苏轼那清新洒脱的文风,一下子击中了他们的心。在欧阳修的一再称赞下,苏轼一时声名大噪。此后,苏轼的波折仕途就此开启。

嘉祐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治平二年,苏洵病逝,苏轼、苏辙兄弟扶柩还乡,守孝三年。三年之后,苏轼还朝,震动朝野的王安石变法开始,包括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反对新法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苏轼向皇上提出新法的弊病,惹怒王安石,于是苏轼自请离京,元丰二年,四十三岁的苏轼调任湖州知州。后因“ 乌台诗案”,差点被杀。而后从轻发落,贬为黄团练副使。在黄州期间,苏轼早已心灰意冷,却仍旷达洒脱,写下了无数名篇。

而后宋哲宗即位,他短暂的东山再起,却还是因为无法阿谀奉承,既不能溶于新党,也无法见谅于旧党,因此苏轼再次申请外调。先任杭州知州,后至惠州,最后竟被贬到流放仅次于满门抄斩低一等罪行的儋州。在再一次的调任途中,他最终卒于归途,享年六十五岁。

苏轼一生游历过许多名山大川,曾风闻天柱山的秀美。熙宁十年(1077年),寺丞王仲素致仕提举灵仙观。苏轼在给王的赠诗中表达了对潜山的向往。

诗云:年来四十发苍苍,始欲求方救憔悴。他年若访潜山居,慎无逃人改名字。

元祐八年(1093年),东坡终于来到潜山县,邂逅老朋友张商英和苏子平。他们一同游览了天柱山。事后,他写下了《灵仙观》等诗。在《游潜山叙记苏子平》诗中写道:“少年相别老相逢,月满潜山照肺胸。恩录破除仙录在,世缘消灭道缘浓。”此时的苏轼饱经人世沧桑,心生对道家仙山天柱山的流连之情。

而在他《次韵韶倅李通直》诗中曰:青山只在古城隅,万里归来卜筑居。会见四山朝鹤驾,更看三李跨鲸鱼。欲从抱朴传家学,应怪中郎得异书。待我丹成驭风去,借君琼佩与霞裾。

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一生仕途坎坷的苏轼,在经历了大起大落之后,更多的把情寄托于归隐,而他念念不忘的天柱山,正式最理想的地方。而在苏轼之前,李白白居易均表达了同样的想法。可以说,天柱山为他们提供了最后一片心灵净土,让那些无处安放的人生有了最终的精神家园。

Hash:b6f82b944d1ed3edf2ead1912f74e986c827cd06

声明:此文由 最新时间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