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英岗岭的古疆域在哪里,你知道吗?

英岗岭寻古,笔者首先探寻了英岗岭的古名字,接下来笔者探寻的是“英岗岭的古疆域”。所谓“疆域”,就是一个地方土地面积的大小范围。一般情况下,一个地方土地面积的大小范围是基本固定少变的。但有时候,随着自然或人为的因素干预,一个地方的土地大小范围还是会发生变迁的。比如英岗岭,在当地原住民心目中,就曾有“小英岭”、“大英岭”之分。

所谓“小英岭”,顾名思义,当然指的是土地范围比较小的英岭了。小英岭,就其最基本的范围,以自然特征来论定,就是英岗岭本身的那点范围。也就是说,英岗岭的山岭有多大,这小英岭的范围就是多大。

具体说来,北面以宋淳祐(1241-1253)年间,谢明发从高安县城世济桥谢家迁来此地建立的“鹿门村”为顶点,南面以元泰定(1324-1328)年间,敖季和从附近云堆敖家迁来此地建立的“上杭桥村”为底端,东面以2010年左右从附近云堆傅家迁来此地办公的“云堆村委会”为起点,西面以清咸丰八年(1858年)太平天国战场遗址为终点的这一圈,就是“小英岭”的范围。

如果再扩大点范围,那“小英岭”就是指现在的“英岭村委会”所管辖的土地范围。按照实际地形来说,现在的“英岭村委会”(时称“英岭大队”)所管辖的范围,就是英岗岭东、北两个方向所面对的那片田塅。即西面以长安岭为界,北面以马鞍岭为界;东面以模里山为界,南面以消江河为界的这片田塅,都属于“小英岭”的范围。

在“小英岭”的范围内,一共散布着“颖江”“张家山村”“卢家巷村”“鹿门村”“英岭街上村”“塘下村”“前港村”“上坑村”“下坑村”“南边新屋村”“王家村”“新村”“下屋桥村”“巷溪”“后村”“双溪村”“模里村”17个村。连旱地带水田,“小英岭”总共拥有6280多亩耕地。至于连非耕地在内的疆域总面积是多少,史料无记,不得而知。

而“大英岭”的疆域,那就远不止“小英岭”这几个村庄所在的范围了。那还是1956年的事情。当时全县推行农村合作化运动,这时的英岗岭还不是农村基层行政区域的名称,而只是个古老集市的名称。而且现在英岭村委会所辖的这片疆域,在1956年以前还被一分为三,一部分属于开化乡,一部分属于下坑乡,一部分属于石溪乡。从1956年春开始,高安县人民政府将这一片村庄组合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简称“高级社”),“英岭”之名首次被冠为高级农业合作社的社名。

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英岭高级社”被改称“英岭大队”,划归“太阳升人民公社”(简称“太阳公社”)管辖。此时的“英岭大队”不仅管辖着固有的17个自然村,还管辖着附近太阳镇杨家村委会辖区“杨家村”“石溪村”“马鞍村”“院塘敖村”“埠溪谢村”“源河李村”共6个自然村,1680多亩耕地。

1961年调整公社规模,现在的太阳镇辖区和靠近太阳镇辖区的相城镇部分村庄,以及现在靠近英岗岭的建山镇辖区的大部分村庄,被一分为三,改为“太阳”“泉港”和“英岭”三个公社。这时候被称为“英岭公社”的“大英岭”,其管辖范围,已包括了今天太阳镇的火田村委会、杨家村委会,建山镇的英岭村委会、坎头村委会、云堆村委会、青山村委会和上前村委会所辖区域。

1964年,公社规模再次调整,又由小变大,原来的“英岭公社”被裁撤,辖区内的所有自然村依然划回太阳公社管辖。1985年设立建山镇时,除原来的火田大队、杨家大队依然归属太阳公社管辖外,原来的英岭大队、坎头大队、云堆大队、青山大队、上前大队则划入了建山镇。

其实,如果将时光倒移至清朝,1961年时的“大英岭”之规模,在明清时就基本确立。据清同治十年(1871年)版《高安县志(疆域志)》记载,明清时期的大英岭地区属于五区仁孝南乡的十二都。十二都辖区,正好处于1961年“太阳”“泉港”“英岭”三个公社的结合部。不过,明清时的十二都分上、下两个部分。其中下十二都,或者说“大英岭”的古疆域范围,基本就是1961年时“英岭公社”所管辖的范围。

古时候的政区划分,大多是按山川走势来确定的。因为古时候划分政区,主要是为了便于收集粮赋,收集粮赋的对象主要是生活在农村的农业人口,而农业人口又主要集中在山间田塅里。熟悉农村的人都知道,高安是个多山的地区。多山地区的地理特点就是,有山岭就一定有河溪,有河溪就一定有冲积平原,有冲积平原就一定有村落。因为农业人口必须靠种养来维持生计,种养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有水、土,而水、土就分散在众多的山岭之间,所以村落大部分都坐落在山间田塅里。

为了便于收集粮赋,古代官府必须将农村划为若干片区,每个片区里确定一个或几个重点村庄作为粮赋的集中地。明清时的高安,县政府以下再分“乡”、“区”、“都”、“图”、“村”5级。古代设“乡”的原则,最早是“十里为一亭,十亭为一乡”。后来的清朝则变为每东西相距10里到40里,南北相距15里到50里的范围为标准。因而乡与乡之间所管辖的疆域大小不一,有时范围相差很悬殊。

在乡的基础上又设“区”,一般一个乡就是一个区,但有的区却一区跨两乡。乡区以下是“都”。“都”大概类似于我们现在的村委会,所辖重点村的数量也是多少不等,多的有65个重点村,少的只有4个重点村。“都”以下是“图”。“图”是界于“都”与重点村之间的一个管理单位。“图”所管辖的自然村数量同样多少不等,多的,比如重点村多达65个的“都”,其“图”的数量只有3个;而重点村只有4个的“都”,其“图”竟然也是3个。

“图”下面是“村”,这里的村是指那种负责收集周边各村粮赋的重点村。重点村就像解放后我国农村各地设立的粮食收购站一样。农民上交官府的粮食都先集中到附近的重点村里,然后再征调民工将公粮军粮分别装车装船运往国库军营。因此,凡在清同治十年(1871年)版《高安现志》里面有记载的村,都是代表官府收集转运粮赋的重点村。其它自然村,无论建村时间早晚,无论住户人口多少,无论是否出过名人,在清朝的《高安县志》里,一概“查无此村”。

明清时期的上十二都共分2图,共定8个重点村。结合现代的高安市政区图和卫星电子地图观察,上十二都所圈定的村庄,主要是在西阳河以西,且靠近西阳河岸边的山岭之村。西阳河源出寮山平原,从金家岭西端山脚流过,从北向南,逶迤而下。因为干流中段流经太阳镇西阳村委会辖区,故名“西阳河”。

上十二都的范围是从金家岭山脚的上埠岗胡家开始的。在上埠岗胡家的西南面,有座小山岗。环绕这座小山岗而建的上埠岗胡家(今属管头村委会)、官溪邓家(今名泉港,属泉港村委会辖)、厚溪刘家(今名后港,属泉港村委会辖)、湾溪刘家(今名湾里村,属泉港村委会辖)、湾溪余家(今名余家村,属泉港村委会辖)属于上十二都第一图。

上十二都的另外一图,是泉港村南面,西阳河西面的周家山片区。位于周家山这一图的重点村分别是,泉塘刘家(今名泉塘村,属文家村委会辖)、泉塘南刘村(今名南刘村,属文家村委会辖)和堆上文家(今属文家村委会辖)。同样,与之临近而名未入县志的其它村庄都归属这一图。

西阳河过了堆上文家南面的廖家山,就是今火田村委会辖区。在这片山间田塅里,坐落着卢家、聂家、丁家、罗家、傅家、毛家、胡家、李家共八姓9个村庄。由于看起来不大的山间盆地,竟然有8姓人在此合伙耕耘。“伙”在古时候与“夥”字同音同义,故古时候这里被称为“夥田”,今天已简写为“火田”。

在此笔者有个未解之谜。笔者发现,火田片区也位于西阳河西面,而且地理位置正处于上十二都与下十二都的结合部。按理说,火田片区理应属于上十二都的管辖范围。1961年成立“英岭人民公社”时,火田片区正是英岭公社的管辖范围。令笔者不解的是,清同治十年版的《高安县志》既没有将它记入同属一地的上、下十二都,也没有将它记入一河之隔的十一都,而是将它记入远离此地的第十都。如此一来,上十二都疆域便没有与下十二都疆域紧密相连。

本来火田片区划入上十二都是最恰当不过的。因为上十二都所圈定的重点村都是紧贴西阳河西岸的村庄。西阳河由北向南流到火田片区,正好与这里另外一条由西向东而流的大河交汇。这条大河名叫“消江河”,是高安境内的第二大河。西阳河与消江河的交汇处,往下是清朝的十一都辖区,往上便是清朝的下十二都辖区。也就是说,清朝的上十二都是由西阳河西畔的村庄所构成,下十二都是以消江河上游河畔的村庄所构成。

消江河上游,是由南北两条大港组合而成的。当然,在高安史籍中,消江河上游河段只将南面支流定为消江河的主流。这条支流上自建山镇下坊与牌楼两个村委会辖区的山岭里流出,然后沿着建山山脉的南麓山脚迂回曲折,流至建山主峰山脚的伍家岭处,进入英岗岭平原。在明清行政区划里,消江河畔的下十二都范围就是从伍家岭下的伍美桥河段开始的。

在英岗岭平原上,消江河逶迤着从西向东,犹如一条巨龙游动,形成了平原上的一条主轴。主轴的四面八方,为大小参差,高低起伏的群山丘陵所环绕。西、北两面,是绵延不断的建山山脉构成的天然屏障。东、南两面,是青山岭、伍家岭等丘陵构成的“山波土浪”。在交错相连,彼此呼应的山岗土坵间,还有几条溪流港水如网络般与消江河相连。在溪流港水与消江河相互交织中,下十二都的5个图散布其间。

消江河北岸,有一条来自矿山水库管理局辖区的“三城河”,从西北向东南,流至今太阳镇杨家村委会的源塘敖家,和英岭村委会的模里村之间与消江河汇合。在三城河与建山山脉之间,有一条狭长的山间田塅。于是,这一条田塅里的村庄便作为一个图,以颖江吴家(今属英岭村委会辖)、埠头杨家和埠头谢家(今属杨家村委会辖)三个村庄为重点村。

在三城河与消江河之间,是一片面积不小的山间平原,俗称英岗岭平原。以英岗岭为中心,以塘下谢家、前港谢家和英岗岭张家为重点村。临近的张家山、卢家巷、鹿门、上坑、下坑5村与之同属一个图。

消江河的北岸,从伍美桥卢家开始,到南边新屋为止,也就是英岗岭南面山脚这一片田塅里的村庄也是一个图,这个图里,共有建塘、坎头、洋婆堆、柘塘、五保、河中港、易家、周家、江家、上杭桥、巷溪、新村、王家、下屋桥、南边新屋15个村,其中柘塘傅家、建塘唐家、大港周家、上杭桥敖家、上南溪谢家5村为重点村。

消江河南岸,是下十二都土地面积较大的一部分。在这个区域内,也有一条南北向的大溪与消江河并驾齐驱。以这条大溪为中轴,位于大溪西岸的村庄有新屋、谭家、下塘、楼前、大虞塘、桂塘、高城、南岸、上吴、简家、卢家、伍家、社泉孙家、堆上敖家、云堆傅家、京溪共16村合为一图。其中云堆傅家、京溪黄家、大虞塘黄家、岗上吴家4村为重点村。

大溪的东岸,则有栗林彭家、上前街、桥头、孙家、上港、喃塘、小洄、青山塘、青山岭、油下、山庙前、炭塘、后村、双溪、模里15村分布其间。这15个村也属一个图,青山孙家、栗林彭家、栗林孙家、上港周家、双溪南家、洄溪刘家、磨溪孙家7村是重点村。

本文完

本文经作者授权,转载自谢华平老师开设的公众号“高安寻古”(微信号:gaoanxungu),这是一个专为高安人寻根问祖、访古探幽、思乡怀旧而设的公众号。

投稿请邮件发至:admin@igaoan.com

Hash:b2b41a4f909495a5f90621018ef9cfc589db70dd

声明:此文由 中国高安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