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年过去了,这座桥依然让亿万同胞刻骨铭心!
芦沟桥,芦沟桥
芦沟残月星飘摇
壮士将死少年怒
问剑几时诛东獠
一转眼
那个夜晚
已经过去整整81年了
日军炮轰宛平城
所有中国人都不会忘记
1937年7月7日
日军在卢沟桥附近进行夜间军事演习
借口一名日本士兵“失踪”
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
遭拒后遂下令攻击宛平城
平津危急!
华北危急!
中华民族危急!
中国人民
艰苦卓绝的抗战大幕
就此拉开
1937年7月8日,宛平城内的中国守军奔赴战场
丈夫许国,不必相送!
同仇敌忾、共赴国难!
历经苦难的中国大地
汇聚起誓死卫国的滚滚洪流
百团大战中八路军占领娘子关
81年过去了
这座桥一直静静地
凝视着侵略者的野蛮与杀戮
也见证着一个民族的不屈与抗争
这是1937年的卢沟桥。
这是日本侵略军占领下的卢沟桥。
这是中国军队在卢沟桥抗击日军的进攻。
中国人民
以3500万同胞伤亡的代价
换来了来之不易的和平
而可耻的侵略者
被永远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这是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等在南京签盖降书。冈村宁次还向中方交出他的随身佩刀,以表示侵华日军正式向中国缴械投降。
81年的岁月弹指而过
中国已不再任人欺凌
沉睡的雄狮已然觉醒
卢沟桥
见证着中国的沧桑巨变
上图为守卫卢沟桥的29军士兵抵抗日本侵略军入侵(资料照片);下图为2017年7月3日拍摄的卢沟桥(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上图为日军进入古北口镇城门(资料照片);下图为2017年6月21日拍摄的古北口镇城门(新华社记者 王化娟 摄)。
上图为1937年7月29日,日军侵入正阳门(资料照片);下图为2017年7月3日拍摄的正阳门(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上图为1937年8月8日,日本骑兵在朝阳门车站集结(资料照片);下图为2017年7月3日拍摄的朝阳门地区(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
也是最好的教科书
卢沟桥上弹痕犹在
卢沟晓月依旧动人
它记忆了一个民族跌宕起伏的昨天
也见证着一个民族团结奋斗的今天
来源:新华社
卢沟桥
卢沟桥,亦称芦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最宽处可达9.3米。有桥墩十座,共11孔,整个桥体都是石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
桥身两侧石雕护栏各有望柱140根,柱头上均雕有卧伏的大小石狮共501个,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桥东的碑亭内立有清乾隆题“卢沟晓月”汉白玉碑,为燕京八景之一。特别是桥墩造法颇有特色,墩下面呈船形,迎水面砌作分水尖,外形像一个尖尖的船头,其作用为抗击流水的冲击。桥上的石刻十分精美,桥身的石雕护栏上共有望柱281根,柱高1.4米,柱头刻莲座,座下为荷叶墩,柱顶刻有众多的石狮。
著名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先生在《名闻中外的卢沟桥》一文曾对这些雕刻精美、神态活现的石狮子有过极为生动的描绘:“……有的昂首挺胸,仰望云天;有的双目凝神,注视桥面;有的侧身转首,两两相对,好像在交谈;有的在抚育狮儿,好像在轻轻呼唤;桥南边东部有一只石狮,高竖起一只耳朵,好似在倾听着桥下潺潺的流水和过往行人的说话……真是千姿百态,神情活现。”
Hash:4bef6446faa937d09bc05b0034327e1fc0b7065c
声明:此文由 中国建设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