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坪干部学院介绍井冈山红色教育基地——龙江书院

茨坪干部学院介绍井冈山红色教育基地——龙江书院

龙江书院,位于江西省井冈山市龙市镇,始建于公元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是由原宁冈、酃县、茶陵三县的客籍绅民捐款集资修建的,是当年三县客籍人的最高学府。书院始建于公元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春,完工于公元1843年(清道光二十三年)秋,位于江西省宁冈县城龙市西北的龙江河下游,背依五虎岭,面临龙江河。书院因龙江而得名。

见证朱毛会师

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等同志率领的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分部队和湘南暴动农军来到砻市,与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这就是著名的“井冈山会师”。当时,朱德、陈毅率领的部队是4月25日到达砻市。4月28日,指挥部队担任掩护任务的毛泽东也回到了砻市,毛泽东听说朱德住在龙江书院,带领何长工、何挺颖、宛希先等赶来龙江书院会见。朱德、陈毅听到毛泽东赶来,便和王尔琢等人到门口迎接毛泽东。当时是由何长工把朱德介绍给毛泽东的,在此之前,朱德、毛泽东彼此仰慕却从未碰过面,两人三步并作两步来到了这座名为“状元桥”的石拱桥中央,两双大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他们都使劲地摇晃着对方的手臂,满是深情。相互之间亲切地喊着“润之”、“玉阶”。

接着大家一道登上书院的最高层文星阁,进行了亲切的交谈,参加交谈的有毛泽东、朱德、陈毅、王尔琢、张子清、蔡协民、何挺颖、袁文才、何长工、胡少海、黄克诚、龙超清等。毛泽东向大家介绍了井冈山根据地的主要情况;朱德谈了湘南暴动和部队转移上山的经过。在亲切的气氛中,大家商谈了两军会师后的有关事项,并定下5月4日召开军民庆祝大会。

军政院校的摇篮

“龙江书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院校的摇篮,为湘赣边界工农武装割据斗争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军政人才。

1927年,中国共产党相继发动和领导了南昌、秋收、广州等一系列武装起义,揭开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序幕,人民军队由此诞生。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当年11月中旬,毛泽东指示在龙江书院创办边界第一所红军教导队(即工农革命军军官教导队),培养部队下级军官和地方武装干部。教导队的学员由边界各县选派的工农分子和部队中的干部参加,其中宁冈、永新莲花等县选派来的工农分子六十余人,工农革命军的基层军官三十多人,第一期学员100多人,教导队由吕赤任大队长。袁炎飞、黄天华任专职教官。下分四个区小队,每个区小队下设三个班。陈伯钧、陈士榘、张令彬、王良分别担任区小队长兼教官。毛泽东亲自担任兼职教员,这期教导队原计划办三个月,由于斗争形势的发展,只办了二个多月,即新城战斗后就结业了。学员们回到各地后,积极投入了根据地的各项斗争,对发展边界的工农武装割据起了很大的作用。至今,在书院前栋的墙上,还保留着当年学员们写的两幅标语。

红四军党代会会址

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称红四军)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是在龙江书院的中厅‘明道堂’召开的。1928年4月底,朱毛两军胜利会师后,为了加强对两支革命武装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召开了四军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有连以上干部一百多人。毛泽东、朱德、王尔琢等同志讲了话。会议决定:

一、依照湘南特委关于“朱毛两部合编”的指示,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称红四军),并任命了连以上的干部。

二、在四军中设立各级党代表和士兵委员会。

三、选举产生了四军军委,毛泽东为书记。四、5月4日召开庆祝两军会师大会,并正式宣布成立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

井冈山市茨坪干部教育培训学院专业井冈山红色教育基地,以传承和弘扬“井冈山精神”为己任,提供井冈山干部培训、井冈山红色培训的优秀井冈山干部培训中心。

Hash:51b8f0485b1823ac2837a18e1fa2e45fdffc5b3d

声明:此文由 井冈山干部教育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