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江西兴国对中国革命的贡献究竟有多大吗?著名的将军县、烈士县、红军县

我们都知道,兴国县是著名的红军县、将军县、烈士县,这无不表明着兴国县对中国革命的巨大贡献。兴国县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我们从十年土地革命时期兴国县的贡献就可以窥见一斑。

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为扑灭革命烈火,对中央苏区先后发动了五次大规模的反革命“围剿”。在苏区党组织的领导下,苏区根据地人民全体总动员,前仆后继,英勇地捍卫着红色政权和土地革命的果实,为此,他们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土地革命时期,兴国县有23万人口;其中有8.5万人先后参加了革命武装,其中约一半参加了红军,其余参加了赤卫队和赤少队;毛泽东搞过调查的长冈乡,男性青壮年80%都参加了红军。这些参加了红军的兴国人组成了兴国模范师,也有部分兴国人在少共国际师和工人师(中央警卫师)。在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时,兴国是主战场;在这场反“围剿”战争中,牺牲的有名有姓地兴国烈士有23179人。有一则数据,可以让我们明白,兴国牺牲有多大:兴国籍烈士占全国烈士总数的1/60,占江西全省烈士总数的1/10,占赣南烈士总数的1/5,为全国各县牺牲烈士之首。

中央红军长征前夕,1934年9月21日在兴国境内组成了红八军团;红八军团主要由兴国县及附近县的地方武装改编而成。长征出发时,中央红军一共有8.6万人,其中有2万多是兴国人。长征到达陕北后,兴国籍的红军保存下来的只约5千人,在长征中牺牲的兴国人超过1.2万,这意味着,中央红军每前进1公里,就有1个兴国籍战士倒下。

新中国成立后,兴国是仅次于湖北红安的将军县。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授衔时,兴国籍有55人被授予少将及以上军衔,其中上将有2人(肖华、陈奇涵),中将有5人,少将有48人。

兴国县对中国革命贡献巨大,毛泽东主席在总结兴国县“第一等工作”时,提出了这样的名言-“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拥护革命的群众。”周恩来总理曾说:中国外国不如兴国,南京背景不如瑞金。曾在兴国工作过的林伯渠在《纪念建军节》诗中赞颂称兴国人:“兴国男儿无敌手,井冈旗帜有文章。”

Hash:5458f4ee02f35429c323e51be6daa095e5fb67e7

声明:此文由 李夫子读长征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