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了千年!莒鲁会盟原来在沂源
“故盟从此地,荒草色烂斑。”春秋佳话莒鲁安。西寺风景优美,庙宇殿堂宏伟庄严。佛教殿宇与儒家书院合二为一,相映成趣,为佛儒融合、敦睦相处典范。与此相关古迹众多,历史故事广为流传。
莒鲁会盟
东里镇院峪村北保安崮,古称浮来山。
春秋初期,莒国与鲁国因争夺郓地而不睦。鲁隐公二年(前721),纪国君娶鲁惠公长女伯姬为妻,两国因联姻而密切。纪国君为使莒鲁两国消除积怨,结为友好邻邦而出面调停,从中翰旋。曾于当年冬派纪子帛与莒子在密地(今山东省昌邑县东南)会盟。据《左传,鲁隐公二年》记载:“冬纪子帛,莒子盟于密,鲁故也”。指的便是这件事。经纪国多方努力,莒鲁双方均有和解归好意愿,应允在适当时间与地点举行两国间会盟。此次会盟是为解决两国间争端,故理应在第三国或两国的交界处举行。而当时浮来山在纪国的浮来邑域内,既靠近鲁国的东北边境,又邻近莒国的西北边陲,正是两国会盟理想之地。
鲁隐公八年(公元前715年)九月二十五日,在纪国君的不懈努力下,莒鲁会盟设坛浮来山。自此,莒鲁言和归好。正如《左传》所载:“鲁隐公八年九月辛卯,公及莒人盟于浮来,以成纪好也”。
莒鲁会盟为历史外交成功范例被传为千古佳话,浮来山也因此而增光添彩,名扬天下。正如《沂水县志》卷十载:明朝华亭人陈顺访此地留下诗篇《浮来山》:“极目浮来外,西沉返照间,余晖斜带树,残影正衔山。故盟从此地,荒草色烂斑。”
后人改浮来山为公来山。
闵仲祠
闵子,名损,字子骞(公元前536—前487年),春秋时鲁国人,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之一,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说创始人之一。
仲子,名由,字子路(又季路公元前542—前480年),鲁国卞人,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之一,中国古代十哲之一,以“至孝”、“善政”著名。
据史料载,春秋时费国季氏欲聘请闵子为费宰,管理费地。而闵子则认为季氏通过篡权夺位执掌朝政,若从他谋事,则违背忠信,推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吾必在汶上。”遂到汶上避季。后又怕季氏迫招,于公元495年隐居于西寺举办书院,讲学著书。据明朝进士、副使杨光溥诗云:“当年相逼权臣召,特地应从汶上来。”闵子由汶上迁至西寺。
后来人们为纪念先贤功德,于闵子讲学之地立祠祀之。祠堂及讲学之地共聚一个院内,统称为闵公书院。
据沂水县志记载,宋代青州知府,著名史学家、书法家、文豪欧阳修,与该寺住持交往甚密,结有厚情。二人常在一起饮酒对弈,行诗作赋,时有墨宝相赠。欧阳修的书法真迹,署名为“六一居士”,被刻于石碑镶嵌在闵仲祠墙壁上。
据《沂水县志》载:“查本县沂源乡北九十余里寿圣寺有闵子骞书院,先年沈湮,至明代正德九年(公元1515年),知县汪渊为修复先贤遗迹事内称,本地有闵子遗迹,其山遂名闵公山,乃先贤讲学之地,诚不易得,思更易其寺以复先贤书院之旧……卑职目此遂慨当时立庙之初,恐未深考,盖凡系先贤遗迹俱当修表章,今独祠闵公,而乃遗子路甚为不通,况子路之在圣门,侃侃气象,夫子有赖,所谓恶言不入於耳,正大光明之学尤足表万世。至今犹有生气,昔尝隐于此,人罕见闻,若不表而同祠,无以示后,且子路之心不白,而闵子同列之心不安。合无将子路塑像并祀,庶人情获安,后学之仰,宜改匾为二贤祠。遂修文呈报,经巡抚山东监察御史施批后,乃伐石勒文,以垂永久。”此后,闵公书院改名为二贤祠,院峪村随称二贤村。二贤祠后改为闵仲祠始年不详。明嘉靖十二年(1534年),知县李汝楫亲旨书院举祭,查得本地西北二里许,有子路依栖岩,读书台,并祠为二贤祠。他们在此读书育人,现有古迹:圣人洞、晾书台、试剑石、洗砚池、圣人岭等为证。
庆隆三年(1570年),绅士捐修,并查得宋元丰八年(1086年)所立断碑,其文尚存。内云:“瑯琊郡曰沂水,号曰闵公中有招提,亦谓之闵公院。自朱梁乾化后唐天成始建置,逮周世宗以无名废,然其林峦胜概宛若图画,南有夫子曝书台,子路依栖岩 ……”据此可知,闵公书院始建于五代后唐乾化年间,(912年)竣工于后唐天成年间(928年),历时16载,距今千余年。
清嘉庆十三年(1580年)及嘉庆十九年(1541年),俱有奉文咨查,核先贤祠申报无误之案。历十余载经营图维而后,先贤之庙貌焕然一新。
明、清在此设有书院,清康熙六年,训导陈经纶重修瓦房三间,草房十四间,基地四亩半。清乾隆三年,又有绅士捐修,沂水知县沈应震修建学舍,延师诵读,以后随时修葺。学院延至民国后停办。
清末至民国年间,也曾有多次维修,规模小难复旧时面貌。建国后曾有少数村民维修,但规模更小,只是简单的堵漏防塌,无有改观。
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闵仲祠经过日长年深的风蚀雨剥破败不堪,木质结构大门被拆除。
一九六三年,临沂行署拨款修建瓦房六十四间,在此建立工读师范。一九六八年迁址。
现闵仲祠香火依然不断,善男信女为求圣人保佑儿女金榜题名,前来祠堂烧香祈愿,心想事成还愿者众。
闽仲书院与西寺遗诗
昔日西寺为红墙青瓦、斗拱飞檐、钟声悠悠、香火缭绕的山中古刹。历史悠久,名闻避迩。旧时骚人墨客、达官贵人凡经沂水者必游之,诗篇传千年。
《闵公书院》杨光溥(明朝成化进士,副使)
人去多年壁已颓,空闻德行并颜回。
侵阶有草遗书带,映雪无人拨简灰。
古篆还余幽鸟迹,闲云犹锁故山隈。
当年想避权臣召,特地应从汶上来。
《闵子书院》祝植龄(南麻人,廩生祝佑之子)
浮来古迹几千年,释奠于今属大贤。
石室依稀宏圣教,松荫仿佛续韦编。
牧童闲唱颓垣里,野老时来破壁前。
共被春风深拜仰,訚訚学家有薪传。
捧檄沂水中,悠然见古哲。
山高松青青,盘石傲冰雪。
人道克孝难,菽水未足列。
孝哉闵夫子,第全母亦悦。
訚訚与行行,意气若悬绝。
胡为鸡冠者,恰比共茅舍?
负米与御车,立爱固同辙。
沂地少见松,兹何独茂杰?
汶水清且涟,仕季尝不屑。
幽光化松石,万年挺操节。
崇德奉豆登,葭苍霜欲结。
《闵仲书院》高侗(内阁中书,康熙年,清朝沂水县人)
乱松深处一庐清,俎豆馨香万古名。
试剑岩前石余迹,晒书台畔鸟无声。
秋深对座薛萝雨,夜冷相看风月檠。
避季由来因底事,壮心犹幸有同情。
《闵公书院》汪渊(沂水县知县,上饶进士)
德行魏魏首四科,独怜遗址草盈阿。
人游胜地山因姓,书晒高基日尚和。
幽涧派分洙泗秀,群峰势耸泰山峨。
千年抑止重兴复,庙貌从今迥不磨。
万壑松风满,虚无古殿阴。
已知辞费后,应更入山深。
欲荐寒泉洁,行来碧草侵。
数年栖汶上,仰止惬予心。
二贤祠《闵、仲并祀》张能鳞,字玉甲。(清代宛平人,顺治年间进士,曾任青州海防)
圣门载道鲁多贤,二子何来沂水边。
台上晒书多隐迹,岩前试剑有微权。
派分洙泗源相近,山傍龟蒙气自连。
抑止宫墙松不老,风霜劲节几千年。
《闵公书院》党宝修(当代著名诗人)
浮来名称此山原,见载史乘不纪前。
孝道闵骞传万古,忠诚费宰誉千年。
晒书台畔经常读,磨剑石边气犹闲。
沂地流风纯朴厚,当思礼教属先闲。
李逵故里
“百丈村”为《水浒传》中英雄好汉李逵出生地。施耐庵笔下,李逵在梁山一百零八名英雄好汉中位列三十六,在天罡星中位列二十二。他手使两把板斧,技艺精湛娴熟,不愿坐骑,阵前双斧翻飞银光闪烁,首级纷纷落地,敌兵魂飘魄散溃不成军。
李逵出生在沂州——沂水县东店(今沂源县东里镇政府驻地)东百丈崖村,即“百丈村”,即今院峪村。宋朝时期便有李逵墓碑在此(村子东北方向、上沟南边的洼子地,与“和尚林”相对,碑碣仍在)。李逵自幼性格豪放,仗义疏财,爱打抱不平。
在院峪村,李逵外号“铁牛”的来历、“铁牛”的孝道、李逵打虎的故事广为流传。由此衍生地名颇多。
李逵全身黧黑,体短粗壮,力大过牛,人们戏称他为“铁牛”。
李逵幼年丧父,家中老母和兄长李逹,靠耕种维持生计,家景贫困,逢灾年荒月还要接济街坊邻居。
百丈崖村西靠赤水河沿,河沿有一陡崖,崖面鬼斧神工般的笔直平滑,间或缝隙繁衍着一丛丛苍绿——经风历雨不畏寒暑的小柏树。严冬,刺骨寒风从崖底翻上来,寒气凛冽,侵入肌骨;酷暑,在崖顶上的伞状古松下纳凉玩耍,崖下微风徐徐拂来,令人心旷神怡,实属避暑佳处。因崖高十余丈,南、北崖长超百丈,故称百丈崖。崖东山村称百丈村。
李逵的祖坟位于百丈崖村东北面斜坡上。墓地南面近靠沂河北岸,西边为浮来水(红水河),北邻浮来山、西寺,东边跑马岭、拦马峪。从西寺流下来一条小溪蜿蜒流过李家祖坟北侧。
李逵饮了奸臣高俅的毒药酒死后,李家担心朝廷报复,即把祖坟所有石碑碑面扳过来,碑面朝向坟墓,以掩官府耳目。仍感不妥,遂举家迁移外地谋生。每年春节、中秋节,李家后人回百丈崖村李家祖坟焚纸烧香、供奉时令果品,寄托哀思,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国初期。
据老人讲:旧时春节、中秋节后,村人清晨下坡忙农活,常看见李家后人祭祖留下的象牙筷、精致的细瓷碗、盅、锡酒壶及坟前地上的纸灰和马蹄印。由此可见李氏后嗣定是有身份的人。
1959年,李家后人在间断三十多年后,又带纸香及供品骑自行车来此祭祖。斗转星移,他们在东安村转悠寻找不到李家祖坟,有幸遇到赤水河边拾粪的蒋老汉。在他的引领下找到李家祖坟。来人对照李家族谱,确认是李家祖坟无疑,方焚香烧纸,年年祭奠不辍。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李氏祖墓被夷为平地,至今碑碣仍在。
Hash:6362f1f04de42a5132765b1836587b9157a24a1b
声明:此文由 天南地北沂源人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