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于都人都应该收藏的“网红”讲解词

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于都。现在我们参观的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园,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旧址于都县城东门渡口旁。

2009年,在纪念中央红军从于都出发长征75周年之际,县委、县政府为了弘扬长征精神、缅怀先辈伟绩,新建了这个纪念园。纪念园占地面积60亩,由主题雕塑、集结广场、纪念广场等组成,贯穿其中的步行道象一条飞舞的红飘带将各部分连接在一起。

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入口小广场,广场中间的五星,寓意着从于都出发长征的五百余位将帅。我们迎面看到的主题雕塑高7.5米,象征着中央红军从于都出发长征75周年。底座长8.6米,象征当年中央红军8.6万余人从于都出发长征。这8万多红军中,每五个人就有一个于都人。雕塑正面主题为“渡河出发”, 她体现的是当年中央红军夜渡于都河从出发长征的情景;背面主题为“依依惜别”,体现的是于都人民依依不舍地送别出征战士的情景。当年于都总人口只有30万人,先后参加红军的就有6万8千余人,有10万人支前参战,大部分青壮年投身到革命事业中。

接下来,我们来到的就是集结广场了。广场中间这个大大的红五星代表的就是红星第一、第二纵队,而围绕在她周围的这五个红色钢铁构架,代表的就是中央红军的一、三、五、八、九军团。当年,由中央机关工作人员组成的两个纵队以及中央红军的五个军团就是在于都河北岸完成集结,休整补充,为顺利渡过于都河出发长征做好充分的准备。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关于中央红军实行战略转移,出发长征的记述:10月16日,各部队在雩都河以北地区集结完毕。从17日开始,中央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直属部队共8.6万余人,踏上战略转移的征途,开始了著名的长征。

于都,在中国作家魏巍的笔下,她是“地球上的红飘带”的起点;在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的笔下,她是“前所未闻的故事”的开篇;在埃德加•斯诺的笔下,她是“惊心动魄的史诗”的卷首;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笔下,她是“中华民族伟大长征精神”的起源。所以,我们脚下的这条路被铺成了红飘带的样子,她象征着中国革命由此从胜利走向胜利,走上了一条走向成功的红色道路

接下来,我们到达的就是纪念广场。纪念广场中间是一幅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从图中我们可以了解到: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于都出发直至1936年10月到达甘肃会宁三大主力会师的长征历程。迎面看到的矗立在于都河边的纪念碑就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纪念碑高19.34米,底座边长10.18米,象征着中革军委、中央机关和中央领导于1934年10月18日在此渡河出发。碑身为双帆船造型,象征着中央红军从此扬帆出征。碑座上的三幅巨型浮雕,分别以“集结”“出发”“奉献”为主题,周围的围栏上雕刻着中央红军各军团渡河出发的八个主要渡口,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

碑座左右两侧分别刻有一首诗。我们首先看到的这首诗就是叶剑英元帅在1962年建军节前夕,为了缅怀当年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刘伯坚而写的一首诗:红军抗日事长征,夜渡于都溅溅鸣,梁上伯坚来击筑,荆卿豪气渐离情。诗中前两句描写了红军夜渡于都河的情景,后两句引用了燕国人高渐离,在易水边击筑高歌送别壮士荆轲的历史典故。字里行间饱含着革命战友间的真挚情意,再现了一幅真实感人的送别场面。接下来,请各位看下一首诗。“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忙。星夜渡过于都河,古陂新田打胜仗。”(清唱一遍)刚才大家听我唱的这首诗,就是解放后第一任中宣部部长陆定一同志在长征途中写就的《长征歌》里的第一首。这首诗就是当年中央红军夜渡于都河,踏上漫漫征途的真实写照。

现在,我们参观的就是当年中央红军出发长征渡河旧址之一:于都县城的东门渡口。1934年10月18日傍晚,中革军委、中央机关、红军总部以及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就是从我们现在所在的东门渡口迈开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步。我们面前看到的这条河就是中央红军出发长征要渡过的第一条河——贡江。这条河在于都县范围内,被于都人民和当年的红军指战员亲切地称为于都河。当年,中央红军渡于都河时,河面宽有600多米,水深1—3米,河上没有桥,所以大部队要过河就只有依靠架设浮桥。为了保证红军顺利渡河,在中共赣南省委、省苏维埃政府领导下,于都人民倾其所有,大力支援红军。沿河老百姓都把家中的渔船全部捐献出来,先后汇集了大小船只800多条,有的用作架设浮桥,有的用作摆渡。为了避免敌人飞机的轰炸,隐蔽红军的战略意图,架设浮桥都是在傍晚五点以后开始进行的。傍晚时分,有组织的群众就从四面八方涌向架桥工地,有的打火把,有的送茶送饭,还有的架设浮桥。红军渡河后,要在第二天凌晨六点以前把浮桥拆除,依次靠岸排开,傍晚五点以后又要重新架桥。据统计在于都县60华里的河段上共架设浮桥5座,先后架桥、拆桥15次。我们现在在渡口边看到的就是复原的浮桥。由于架设浮桥还需要大量的板材,于都沿河两岸的人民都自觉地把家中所有可用的材料捐献了出来。家家户户的门板、床板、店铺板,只要架桥用得上,就没有人会留下一块,有的老百姓甚至还把正在挂果的瓜棚都给拆了。当时有一位70多岁的曾老大爷,在将家中所有的门板、木材捐献之后,硬是把自己准备了多年的寿材送到了架桥工地。像曾大爷这样的于都老人还有很多。当中革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得知此事后,深为感慨地说:“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

Hash:c8add022025a808cae7cc82fab3834a3217f5b7e

声明:此文由 于都人论坛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