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权双塔今犹在!
现在的“双塔”经常有人来凭吊。在民权县西部的双塔乡有一个叫双塔集的村庄,虽然现在外界对这里了解很少,但在一千多年前,她因村内有一座“双塔”而千年留名,古塔里蕴含着一段千古传颂的文坛佳话。
这里曾经是北宋天圣年间的两位状元宋庠、宋祁的故里,一千多年的文化积淀孕育了“二宋”的后代,千百年来,人才辈出,群星璀璨,“二宋”的故事在当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佛教自汉明帝以来比较盛行,到了唐代,在河南雍丘(现在的杞县)以北四十华里的地方有一座寺庙,起名总成寺。特别是到了秋天,这里天高云淡,景色宜人。寺内有两座东西相望、相距三丈的六棱十三层的双浮图(塔在梵语中是浮图的意思),两座古塔在寺中古松的映衬下,越发显得参天耸立,巍峨高大。十里之外便可望见,是当地著名的风景—— “双塔凌云”。(杞县县志名之为“双塔秋风”)不少的文人墨客来到寺中为这里美丽的风景所折服,他们吟诗作赋,为后世留下了不朽的诗篇。明代万历年间的著名学者苏尔翼诗中写道“古寺山深好桂冠,红尘满眼静中看,秋风一夜扫落叶,独有浮图耐霜寒。”写出了古寺优美的景色。北宋初年,湖北省安陆县人宋祀,是当时著名的贤士,云游至此。看这里东有巴河(现在的茅草河)流淌,西有双浮图对峙,又是宋朝都城汴梁城的近郊,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于是举家迁居于此。宋祀膝下有两个儿子,兄名(990- —1060) 字伯庠,弟宋祁(998—1061) 弟兄二人天资聪慧,在父亲的影响下,二人发愤读书,刻苦学习,准备在考场上大显身手,为国效力。
十年后,大比之年,弟兄二人风餐露宿,到东京汴梁赶考,当他们路过杞县西关一个小河沟时,只见水中飘浮着团团黑点,仔细一看,原来是无数的蚂蚁,心地善良的弟兄二人不禁动了恻隐之心,他俩不顾寒冷赶忙跳进没膝的水中,在水中蚂蚁旁放了好多树枝,使一个个蚂蚁沿着树枝爬出了水面。弟兄二人及第后,后人曾在这里建造一,座桥,起名“渡蚁桥”以示纪念。
宋仁宗天圣二年(公元1024年) 弟兄二人进京赶考,功夫不负有心人,皇榜揭晓,宋郊“开封礼部试皆第一。”在即将成为天子门生,即御笔钦点状元时,礼部上奏的卷宗为宋祁第一,宋郊第三。当时仁宗皇帝年幼,章献太后听政,认为三甲中郊祁弟兄两人三分其二,违反了科举制度取仕的原则,且谓弟不可以先兄,于是点宋郊为状元,宋祁第十,此后宋郊更名宋庠。弟兄二人同时皇榜高中,千古罕见,轰动朝野。村里人此时都认为是寺中双浮图之应,更为双塔增添了神秘的色彩。从此,村里人呼两座塔为双状元塔。弟兄二人同时及第,并同为状元,宋祁又是连中三元,这自隋唐开科举以来,是绝无仅有的,实属百年不遇,因而千古传颂。
据宋史记载大宋(即 宋郊)于天圣二年以进士及第后,授职直史官,再升左正言。仁宗感其忠直,升大宋为翰林学士,宝元年间升至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副宰相) ,因其执政处事果断,是非分明,而与宰相吕夷简政见不合,而遭此妒忌,最后左迁至江苏 扬州,直到庆历末年,仁宗皇帝再召大宋任参知政事。满朝公卿一致评价宋庠“识大体,顾大局 ”。大宋为相,儒雅干练,是开宋代文化环境最为宽松清明的仁宗、英宗、神宗三朝风气之先的一代名相。其文更是独树一帜,又胸有甲兵,文武双全,是仁宗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
小宋则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在文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明道元年 (1032年)任殿中丞,又改任为龙图阁大学士,后官至谏议大夫。《唐书》 修订完毕后,小宋又被任命为右丞,继而升任工部尚书,成就了他一生中最为辉煌的经历。小宋文词秀丽,与唐宋八大家的欧阳修同修《新唐书》,卒后谥号“文景。其文彩绝不逊于“唐宋八大家。”因《玉楼春》一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词句,世称“红杏尚书”。由于“二宋”的原因,雍丘总成寺遂成名胜。每年深秋季节,金风飒飒,落叶潇潇,登临古寺极目远眺,远近秋色尽收眼底,顿觉天高地阔,心旷神怡。千年古塔成了文化的象征,其灿烂辉煌的人文精神和正能量影响了很多的后世子孙。
从现在散落在民间的重修总成寺的石碑的模糊的碑文中我们了解到:明代万历年间,总成寺败落,东边一塔由于多次黄河泛滥,塔身倾斜,时任杞县令的苗公为延续“二宋”遗风,使文运长久,动工翻修了前后大殿,修整后的寺庙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巍峨壮观的大殿点缀得花团锦簇,一时间,善男信女竟踏破了总成寺之门槛,总成寺双塔碑记中有这样的记载。
近代以来,黄河水多次泛滥成灾,总成寺早已败落,而两座塔因为其人文景观,吸引了众多的外地人到双塔观瞻,凡是到过双塔的人,都无一例外的用手摸摸塔上的砖,仿佛要带走塔上的灵气,让子孙沾沾“二宋”的光。令人遗憾的是,1971年,双塔公社为了改良土壤,引黄河水灌溉,竟把这两座在建国之初就被确定为重点文物保护的六棱十三级砖塔拆除,用于修建水闸。
拆除塔的日子里,几乎没有看到过晴天,十里八乡的老百姓亲眼目睹了这座千年古塔被毁的经历。塔上的砖被运到了本公社的同集村,在那里修水闸。可多少年过去了,也没有引来过一滴水。撰写此文时,笔者专程来到当年修水闸的地方,在一片荒凉的河沟里,又一次目睹了塔上的老砖,同集村78岁的老教师刘景新告诉我们,水闸修好后,因为民权兰考归两县管辖,引水的事一直没有协调好,砖也让老百姓偷走了。
1999年的12月,在县、乡、村有关领导及宋氏家族的共同努力下,在原来遗址上重新修建两座石塔,于2000年2月23日落成。两座石塔高大挺拔,塔基坚固,能抵御百年一遇的洪水和各种自然灾害。两座塔又重新挺立了起来,使双塔名副其实。同时也使这个古老的村庄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重修双塔必将使“二宋”的人文精神得以发扬光大,昭示后人。使后人从“二宋”身上受到教育和鼓舞,“二宋”继续成为这里学子的楷模。塔修成以后,又有不少外地宋氏家族的人来这里寻根问祖。
在“二宋”精神的影响下,双塔这块古老的双塔大地上,积淀了厚重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英才辈出。近几年来,宋氏后人出类拔萃的人才如群星闪烁,河南大学校长宋纯鹏、河南青年作家宋璨都是在“二宋”精神的影响下,取得突出成就的人才,宋昆鹏等三位双塔籍的学生相继考入了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
2014年,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了,古老的双塔村也和全国一样,掀起了脱贫致富的高潮。这里是花生主产区,产量比较高,沙质土壤适合种植花生,前几年,种植花生让老百姓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在党的富民政策引领下,如今,村庄里小楼林立,阡陌交通,屋舍俨然,村庄的道路两旁放着垃圾桶,洁净的路面和错落有致的楼房,以及楼房前面停着的各式或样的小轿车,彰显了百姓富裕的生活。
2019年9月1日,濮阳范县的邵姓一家人来到双塔村,他们的父亲上世纪60年代在双塔当过公社书记,几十年前他们全家曾跟随父辈在双塔生活和工作过,为了完成父辈的遗愿,他们全家来到双塔,故里重游,想看看当年双塔的面貌,当他们驱车来到双塔时,竟找不到儿时记忆中的任何一处房屋和标志,感慨双塔变化之大,对双塔这些年的发展赞不绝口,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如今,双塔村响应党的号召,振兴乡村,让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幸福日子。
来源:瞰商丘。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编辑:线妮儿 审核:卢姝妤
Hash:4a62ad79002b8c40b392130018658b284ed9338f
声明:此文由 民权在线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