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的唐伯虎,竟然骗了我们这么多年

说到唐伯虎,很多人首先想到那个点秋香的撩妹高手。

影视还没出现之前,唐伯虎已经是很多文学作品中的白马王子,风流潇洒,放荡不羁,俨然一位少女杀手式的白面书生形象。

他身边美人环绕,他的字画千金难求,家中奇珍异宝无数,是现代社会所谓的高富帅,人生赢家。

至于“唐伯虎点秋香”这个故事的雏形,最早出现在明代小说家王同轨的《耳谈》中,故事情节和我们知道的“点秋香”基本吻合。

巧的是,《唐寅诗集》中有这么一首“我爱秋香”的藏头诗:

我画兰江水悠悠,

爱晚亭枫叶稠。

秋月融融照佛寺,

香烟袅袅绕经楼。

于是,到了明末小说家冯梦龙的笔下,就变成了《警世通言》中的《唐解元一笑姻缘》,唐解元就是唐伯虎。

或许人们觉得“一笑”太少了,不如“三笑”有风情,于是民间相继出现了弹词《三笑缘》《三笑姻缘》《三笑新编》《三笑八美图》等等,情节更加复杂化。

到了清末,民间又流传弹词唱本《九美图》,开始有了唐伯虎娶九个貌美如花的老婆的说法,套路更加偶像化。

就这样,唐伯虎成了风流的代言人。

而到了周星驰这里,唐伯虎更是男女老少所崇拜的偶像派艺术家,用电影里的话说就是:玉树临风胜潘安,一树梨花海棠,宇宙超级无敌,人称霹雳世纪美少年,唐伯虎!

《松林扬鞭图》局部放大

这些无非都是唐伯虎本人的自画像,经历大起大落后,把这种复杂的感情都融进风景中,平静看待眼前的一切,只是那水墨间流淌的哀愁,又有谁能懂?

唐寅 《诗意图》

看破红尘、风流潇洒的背后,承载了太多生命的厚重和深深的无奈。

7

1523年冬,54岁的唐伯虎在贫病交加中去世。

临终前,他留下一首诗,算是对自己的人生做了总结,也是对世间的一个诀别: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

字里行间满是生无可恋,阴曹地府不是什么好地方,但留在阳间还不是一样受尽磨难?不如早点离去罢,就当是漂在异乡的孤魂野鬼。

今天的苏州城南,一处僻静的田野间有一座不起眼的坟墓,碑文是:明唐解元之墓。

墓碑清嘉庆年间吴县知县唐仲冕所立,他可能是仰慕唐伯虎的才气,却不知墓碑下的唐伯虎,倘若看见“唐解元”这三个字会是何感受。

是欣慰,是苦涩,还是忧伤?

想必五味杂陈吧,空有一身才华和抱负,可终其一生,他在科考仕途上的最高段位就是一个唐解元。

不过墓碑和墓志铭都无妨,生前他就写“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那些豪门贵族辉煌一时又怎样,如今他们的墓冢还不是长满野草,被当作耕种的田地?

(何止呢,越豪越容易被盗墓)

这可能就是他的命,既看不惯世道,又无奈苟活于世间,是才子中的才子,也是穷鬼中的倒霉蛋。

生前穷困潦倒的他一定不会想到,死后五百多年,自己的一副画作居然拍出成百上千万元的高价。

就像他这么一个落魄文人,却被后世赋予太多光鲜风流的轶事,这样的反差令人啼笑皆非,倒也寄托了世人对才子命运的惋惜和同情,这个被历史误读的风流才子,留给世间最后一声唏嘘: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唐伯虎点秋香》。

史实参考:《明史·唐寅传》《明孝宗实录》。

Hash:5a3440dda51762dff2048423b9ffccadf98d135c

声明:此文由 黄诗煊谈艺录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