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的景点及其特色?

龙居寺的历史悠久,龙居寺位于四川省广汉市新丰镇龙居村,在雒城镇南8公里的青白江北岸,山门上嵌龙居古刹阴刻揩书石匾。据寺内现存清道光元年(1821年),《武侯津畔龙居寺公议章程碑记》云:龙居古刹系白云马祖道场,创自明洪武丙寅(1386年),厥后补修不一,捐赀姓名俱载殿梁可考。马祖系唐代佛教禅宗祖大寂禅师,姓马名道一,汉洲什邡人,佛教高僧,寺内至今还保存有马祖塑像一尊,石刻深浮雕蟠螭纹柱础一件,相传为唐代遗物。马祖在什邡罗汉寺出家后,到此作法事道场,其年代当在唐代中期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明洪武丙寅年在此基础上修建佛教寺庙,已历时六百余年。后经过几次大的添建重修,至清道光年间,寺庙建筑已初具规模,全寺占地40余亩,殿堂宽敞宏大,园林古木参天,郁郁葱葱,山门外八字粉墙,古柏排列成行,在苍翠的林木掩映下寺庙更加庄严肃穆,深邃幽雅,特别是中殿斗拱建筑和殿内明代壁画,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五十年代初,省文物部门,曾拨款在中殿四周修木杆栏保护,后改筑保护围墙。1956年8月已由四川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八十年代以来,重建了山门,新建了罗汉堂等,寺庙建筑日臻完善。
佛教文化底蕴丰厚,龙居寺壁画是明代四川民间绘画艺术珍品。四川现存有新津、剑阁、平武、蓬溪等几处明代壁画,均不同程度得到文物部门的高度重视,并进行了很好保护,龙居寺壁画,十铺共86平方米。内容为十二圆觉,72僧众及供养人等,笔法灵巧,线描敷以金粉。人物庄严美妙,楼客壮丽辉煌。菩萨面有小胡须,各持法器。究其艺术价值,当名列前茅。是我国绘画艺术的宝贵遗产。
中殿是三间九檀歇山式筒瓦屋顶的正方形木结构建筑原殿内前梁上有惟大明正统十二年岁次丁卯十二月癸丑十二日已值口黄道吉日建立龙居禅寺楷书。斗拱、雀替、歇山、翼角、出掾木构件系按我国古代建筑《营造法式》所规定的做法制作的,用材尺度、比例相当精确。有较高的科学艺术价值。
我国著名古建筑专家刘致平三十年代曾经亲临龙居寺考察后,在他著的《四川明代庙宇》一文中,对龙居寺中殿及壁画的评论是:全属上品,相当可贵。龙居寺内,现有释迦牟尼、观音菩萨、十八罗汉等大小玉佛二十多尊,经楼上还珍藏了各类玉佛数以千计;特别近年来,珍藏有台湾佛教信徒陈正治、吴吉兴捐赠的大藏经全套上千册。寺内收藏有武侯津畔旧人家榜书石刻、履空逸士碑、梅花碑和清代书法家张怀泗手书的石刻楹联等。其佛教文化低蕴较为丰厚。

Hash:4a19b85d81982d3ec2a6af2a2a4d185f647c174d

声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