珙县?k人悬棺是不是旅游景点 珙县悬棺门票多少钱

导读:珙县?k人悬棺是不是旅游景点 珙县悬棺门票多少钱 1. 珙县悬棺门票多少钱 2. 珙县温泉票价 3. 宜宾珙县悬棺视频 4. 僰人悬棺门票多少钱 5. 珙县悬棺门票多少钱啊 6. 珙县悬棺门票多少钱一张 7. 珙县悬棺要门票吗 8. 珙县 悬崖上的棺材 9. 四川珙县悬棺是什么时候安放的 10. 四川珙县悬棺图片

1. 珙县悬棺门票多少钱

僰人悬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僰人悬棺”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境内,珙县、兴文、筠连等县境内均有分布。我国古代的南方民族中,百越、干越、僚人、僰人(都掌人)民族都有悬棺葬的习俗。而最有名的就是川南的僰人悬棺和福建的船形悬棺。早在1956年就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僰人悬棺被称为世界之最、巴蜀一绝。

2. 珙县温泉票价

市内景点:○人民公园○流杯池及石刻 ○翠屏山公园 ○真武山道教庙群 ○合江门三江汇合 ○水东门广场○南岸文化广场○神州琼液-五粮液厂区 ○白塔 ○七星山黑塔○旧州塔○天池公园 ○李庄旋螺殿○少娥湖○丞相嗣○江北文化广场○大观楼○火山岩溶遗迹 ○观斗山温泉 胜迹故居:○古城墙 ○明代酒窖 ○及第牌坊 ○流觞曲水 ○古镇李庄 ○古镇龙华○哪吒行宫○大南门古城门 ○僰侯庙○云南会馆○叙府会馆○东壁图书馆○大佛沱石刻○花台寺石刻○锁江石刻○千佛台石刻 郊县山水:长宁景区:○ 蜀南竹海 珙县景区:○僰人悬棺 ○石碑恐龙 ○温泉 ○僰人故里○芙蓉山○大坝娃娃鱼源○大坝风光 ○南广河 兴文景区:○世界地质公园-兴文石海景区 ○世外桃源博望山 屏山景区:○老君山原始次森林 ○西部大峡谷温泉 ○石城山森林公园 ○八仙山大佛 江安景区: ○夕佳山民族故居 宜宾及周边户外活动野营地点: 宜宾户外活动野营地点: ○汉旺山溶洞群○顺南水草沟○筠连神羊洞○屏山响水洞○屏山黑凼子水库○金秋湖○云台山(马耳岩水库)○宜宾县蕨溪黄山○胜天流米寺(甘家湖)○催科山○会诗沟○百竹海○江安梅洞○卫星水库○帅家沟水库○筠连大雪山○兴文先峰山○兴文凌霄山○兴文九丝山○上罗龙抱山森林○珙县王家四里坡○红岩山○明威乡涪溪河○越溪河 宜宾周边户外活动野营地点 ○云南水富铜锣坝国家级森林公园 ○云南大山包自然保护区○云南彝良小草坝林场○云南云南大观罗汉坝原始森林○云南大观黄连河○贵州赤水四洞沟旅游风景区○泸州合江佛宝国家森林公园○泸州古蔺黄荆老林○泸州方山○高原明珠马湖○马边大风顶国家自然保护区○峨边黑竹沟原始森林○峨嵋山○泸沽湖女儿国○米亚罗.毕棚沟红叶风景区○海螺沟国家地质公园 五大教迹圣地 ○佛教○道教 ○基督教○天主教 ○伊斯兰教 我是宜宾人,欢迎您来宜宾玩

3. 宜宾珙县悬棺视频

吃的东西挺多 宜宾燃面必吃,介绍一家比较地道的:南岸三中门口那家。 还有就是鸭儿耙,千万不要在火车站什么的这些地方吃,难吃死了不地道。最好在学校门口这些地方买,卖老顾客的味道才能保证。

玩的地方就多了 蜀南竹海估计有点远,但时间充足还是花一天去玩一下。

想翠屏山什么的也可以去玩玩。

兴文石林,珙县悬棺也值得一看,像李庄这些也可以去逛。

好玩的地方多了,不过貌似都不在宜宾城里

4. 僰人悬棺门票多少钱

门票免费。丁山湖位于綦江区西南丁山镇,是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于一体的高山湖泊型风景旅游区。丁山湖海拔899米,湖面积460万平方米,夏季气候凉爽,是避暑休闲、回归自然的佳地,被称为“渝黔边情第一湖”。这里碧波荡漾,青松参天、翠竹成林倒影婆娑、湖光山色、相映成趣。丁山湖五沟七岔,有大小峰峦75座。湖水明澈碧绿,水天一色,风景如画。四周峰峦叠嶂,盈绕苍松翠柏,密布水竹、楠竹。湖中花果岛如蓬莱仙山,四面临水,格外清幽。乌龟山酷 下山乌龟,龟背上樟树成荫,常年香气扑鼻。白鹤山岭上成群白鹤栖飞于葱翠山林间,蔚为壮观。还有众多自然人文景观,如僰人遗迹、松龄鹤寿、长春翠竹、高岩飞瀑、石笋雄姿、观音溪趣、城隍古刹等景观。

人称“神龟”石的七孔子汉墓,距今已有1800多年,沧海桑田,古迹依旧,神龟仰天,畅想万事悠悠,凭吊古墓,思古幽情油然而生。

5. 珙县悬棺门票多少钱啊

是中国南方古代少数民族的葬式之一。属崖葬中的一种。在悬崖上凿数孔钉以木桩,将棺木置其上;或将棺木一头置于崖穴中,另一头架于绝壁所钉木桩上。人在崖下可见棺木,故名。悬棺葬工程艰险,耗资大,主要在贵族中盛行。

明代以前的古代崖葬墓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集中

僰人悬棺

在麻塘坝和苏麻湾两地。以将死者的棺木放置在悬崖绝壁上为特征。共保存有悬棺265具,是目前门内保存数量最多、最集中的地方。置棺高度,一般距离地表 10米~ 50米,最高者达100米。置棺方式,一为木桩式,即在峭壁上凿孔2~3个,楔入木桩以支托棺木;二是凿穴式,即在岩壁上凿横穴或竖穴,以盛放棺木;三是利用岩壁间的天然洞穴、裂缝盛放棺木。棺木头大尾小,多为整木,用子母扣和榫头固定。采用仰身直肢葬,麻布裹尸身,随葬品置脚下两侧,多寡不定,有陶瓷器、木竹器、铁器和麻织品,其中麻织品最多,有少量的丝织品。悬棺葬的族属,学术界争议颇大,比较集中的有僰人说、僚人说。其时代,上限未知,下限为明代。

麻塘坝悬棺“僰人悬棺”位于珙县境内,系根据《珙县志》“珙本僰地,僰人多悬棺”而命名。早在1956年就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僰人悬棺被称为世界之最、巴蜀一绝。悬棺葬是古代少数民族的一种葬制。珙县、兴文与云南接壤,为古西南夷腹地,汉武帝开夜郎,置犍为郡时属僰道县。

历代僰人等少数民族聚居于这一带,故遗存的悬棺多,但现在最多和最集中处,当首推珙县洛表乡的麻塘坝和曹营乡的苏麻湾。珙县麻塘坝南北狭长,东西两侧奇峰挺拔,险拔峻峭的岩穴之间,许多棺木半悬山崖,在悬崖峭壁上现存悬棺160多具。距麻塘坝10多公里的曹营乡苏麻湾,陡峭的石灰岩壁上分布着悬棺48具。悬棺离地面多数为26至50米,高者达100米。悬棺的崖壁上有许多红色彩绘壁画,内容丰富,线条粗犷,构图简练,形象逼真。悬棺及岩画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也是研究川南一带少数民族历史发展的实物材料。已成为世界悬棺葬研究者注目的中心,同时吸引着无数的旅游者。 这个景区充满古老而神秘的色彩。

珙县僰人悬棺的核心部分。在珙县洛表镇西南麻塘坝。坝东西宽300米~500米,南北长约1000米,螃蟹溪从坝中穿流而过,溪岸东西对峙着21座连绵起伏的山崖,悬棺就分布今绝壁上。现存223具,以木桩悬棺为主。置棺高度一般在20米~60米,高者达100多米。绝壁上还有密如蜂眼的桩孔遗迹和红色彩绘岩画200多幅。岩画内容丰富,有骑射、舞蹈、杂技和各种动物、武器、几何图形等,形象古朴生动。其余悬棺葬遗迹也有类似岩画。麻塘坝悬棺相对集中在棺材铺、狮子岩、九盏灯、大洞口。邓家岩、三仙洞、珍珠伞和老鹰岩等处。

1935年,一位来自美国的传教士葛卫汉,对中国丰富的丧葬文化非常感兴趣,他打听到,在中国四川的珙县附近有一种非常奇特的丧葬习俗,于是迫不及待的开始了自己的旅程。尽管一路上的艰难险阻,差一点使这个美国人丢掉性命,但当他真正 来到珙县的悬崖边时,还是认为自己不虚此行。葛卫汉被自己的发现惊呆了——这就是悬棺。珙县的悬棺,几乎包含了世界上各种悬棺的所有类型。这是珙县悬棺第一次被世界发现,立刻引起了学者们浓厚兴趣,20世纪40年代,70年代,80年代,一直到21世纪初,一批批的科学家来到这里,想破解这个千古谜题。科学家们把这里悬棺中的部族称为僰人,并且纷纷猜测,这些僰人究竟到哪里去了,是什么原因使他们的后代放弃了自己的丧葬习惯呢?这个部族究竟是与其他的民族融合了在一起,还是全部灭亡了呢?

麻塘坝是位于四川珙县西南角的一个平静的小山村,几十年来,这里很少有外人来过,但21世纪末,却从这里爆出了一个重大的新闻,两位山里老人无心的话语引起了世界考古界、史学界石破天惊般的震动。

两位老人亮出了自己的家谱,说他们是珙县悬棺中僰人的后裔,那么关于他们的祖先,这些人究竟知道多少?困扰着科学家们多年的谜题,是否可以就此揭开呢?

这些纯朴的老人并不知道,自己随口的话语会给中国乃至世界的科学界带来多大的震撼。这些人的生活方式实际上已与村里的其他人没有差别,他们手中的家谱又有多少可信度呢?

悬棺文物博物馆的创始人曾水向是我国较早研究悬棺方面的专家之一,他专程来到了麻塘坝附近的坟地,在这里他顺利地找到了那两位老人家谱中所记载的5、6位先人的名字,证实了他们家谱的真实性,但也同时说明,近百年来,这个家族一直在沿用土葬。

两位老人手中的家谱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但根据史书记载,拥有悬棺的僰人,在唐代就已经与当时的统治者水火不容。

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的陈明芳,是中国研究悬棺最权威的科学家之一。早在20世纪70年代,她就踏上了研究悬棺的道路,20多年的研究,使她相信,僰人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就已经受了重创。大唐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繁荣的朝代之一,它的科技文化与军事都发展到了空前的高度,众多的史料证实,唐朝统治者曾多次向四川僰人用兵,那么是否僰人在唐代就已经遭到了灭族的惨祸了呢?

20世纪70年代在众多科学家的倡议之下,政府开始了建国以来第一次对珙县悬棺的正式发掘,在这次发掘中,科学家们发现,僰人生活俭朴,大多数悬棺中只有很少的随葬器物。

但其中的一只瓷碗引起了曾水向的注意。

考古人员十分高兴,因为青花瓷碗是一种可以判定时代的证物。由于需要一种特殊的烧制工艺,一直到明代中期成化初年的时候,官窑里才渐渐地出现了所谓的青花贡品,流入民间至少是在30、40年之后了。如果这只青花瓷碗真的产自明代,那么就可以证实这一具悬棺的历史,至少是在这只碗烧成之后,也就是说僰人绝不可能在唐朝就已经灭绝,中国悬棺的历史也至少延续到了明封建统治时期。为了证实他们的结论,科学家们把这些青花瓷碗送到了景德镇,进行了元、宋等年代的测定,通过清理,那一次悬棺中出土的文物,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件事情,大量的文物都出自于明封建统治者,而且都在明代万历年间戛然而止,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通过翻阅大量的史籍,陈明芳发现,在万历年间,僰人的势力日益壮大,他们与明代中央王朝的矛盾也在逐渐加深。

根据历史记载,明封建统治者曾经几次向僰人发起进攻,尽管明王朝兵强马壮,武器精良,但在与僰人的数次交战中,却没有占到丝毫的便宜。中国历史界与考古界的科学家们无数次拜访过僰人们留下的军事遗迹。在一个叫九盏灯地方,山上至今还安 放着十几具僰人的悬棺,但它同时也是这个部族最重要的军事基地之一。

这个地方的路口隐秘,内部开阔,这是僰人军事基地的典型特征。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如果没有投降的僰人来领路,明封建统治者的军队到了这里必定会遭到重创。

根据历史记载,当时明王朝调集了云贵川三省的大军,包围了僰人的山寨,于是数万僰人就面临着两种选择,要么与人数多过自己十倍的敌人决一死战,就在这儿安放祖先灵柩;要么就接受明军的招安,选择屈辱地投降。

传说僰人内部的争论就在这个山洞里进行,数百位寨主各执己见,在这里商量了两天两夜。

当时在600多个僰人的山寨中,有半数选择向明军投降。他们选择的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命运,难道素来骁勇善战的僰人就依靠这种屈辱的方法才留下了自己的后代吗?

根据史料记载,当时的投降的僰人无一幸免,被残杀的人数几乎达到这个部族总数的一半,几乎每一位僰人的家族,都有亲戚或朋友被害。

21世纪初,四川省宜宾市的文物局,对于珙县的悬棺进行了一次抢救性的发掘,这一次他们又有了一个非常意外的收获。

这时候专家们发现了一个很明显的疑问,那些僰人的后裔都姓何,而传说中他们的祖先哈十三雄,却姓哈,这会不会证明那些家族中的家谱有误呢,何体全老人认为自己的家谱绝不会错,因为就在几十年前,他的父亲还去拜祭了悬棺中的祖先,那么如果这个家族真的是悬棺中僰人的后裔,他们为什么要改姓呢?这与他们停止安放悬棺的原因是否相同呢?根据何体全老人的说法,他们家族一共改了两次姓氏,也就是说这个拥有悬棺的部族,竟然一连两次遭到了灭顶之灾,这难道是真的吗?

2004年5月,曾水向在整理一座悬棺的随葬品时,意外的发现了一只朴素的僰人漆碗,在碗的底部,他看到了几个清晰的汉字——“何永进”,这无疑是悬棺主人的名字,但这三个字也正好出现在何体全老人同一时期的家谱中,这恰好证实了何家的确是僰人的后裔。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麻塘坝的何家,何体全老人欣喜若狂,专程爬到悬崖上祭拜了自己的祖先。

20世纪末,在距离珙县不远的地方,人们发现了明王朝树立的平蛮碑,碑上的字迹已经模糊,但大意还可以勉强辨认,这是明王朝为了夸耀自己消灭僰人所立的丰碑。为了证实碑上的话语,曾水向和陈明芳等人来到了两个文明最后血战的地方,这是一座似乎鹰也飞不过的城堡。

明代末年,中央王朝曾经有过一个科技大发展的时代,人们开始重视科技的发展,并且出版了大量这方面的书籍,比如说,在这一时期,工匠们首次尝试把煤炭和活塞风箱联合应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温,可以制造更加锋利的武器,这大大的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那么,明朝军队会不会就依靠这种科技上的优势,攻陷了僰人的山寨呢?

根据专家们的鉴定,当时僰人的冶炼技术非常低下,他们刚刚从青铜发展到铁器,对于炉温和原材料的控制,还没有完全掌握清楚。

这是两个时代的对决,远古与现代,刀枪与火药,胜负其实早已注定了,无论僰人如何勇猛,冷兵器时代的英雄也绝不可能打败装备着大炮的明军。

就这样明军依靠着科技上的遥遥领先,最终获得了野蛮的胜利。

随着岁月的流逝,所有该忘的事情都已经被忘却,依旧被人们传诵的只有那些僰人的史诗,关于悬棺究竟是怎样放置上去的,还有僰人这个最终消失的部族,又是如何兴起的呢?这些谜题仍悬而未决。

6. 珙县悬棺门票多少钱一张

僰人悬棺 ,宋明时期西南少数民族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布于四川南部的叙南诸县,以珙县南广河上游最为集中。其名因《珙县志》所载“珙本僰地,僰人多悬棺”而来。“僰”在《吕氏春秋》、《史记》中有记载。据研究,这批墓应是宋明时期僚人的遗存。1974年、1984年调查珙县麻塘坝,在螃蟹溪东、西岩壁上发现22处计100余具悬棺和岩画。悬棺置于距地面10~60米的天然溶洞、天然岩缝、凿洞中,或架棺于木桩上,木棺系整木挖凿而成,不漆不髹。死者殓衣服,仰身直肢,成年人均无门齿。随葬品以竹木器为主,也有陶器、瓷器、环柄铁刀等。

岩画系朱砂绘于悬棺周围或洞内岩壁上,内容有铜鼓,作舞蹈、骑马、手执兵器的人像和马、虎、符号等

7. 珙县悬棺要门票吗

僰人悬棺的命名来自于《珙县志》中的记载:“珙本僰地,僰人多悬棺。”僰人悬棺的山崖往往高达数百米,猿猴根本无法攀援。然而,僰人却将沉重的棺木钉在了绝壁之上,并且每具棺木都是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没人知道他们是如何将重达半吨的棺木放置到高崖的。更令人惊奇的是,自春秋时期到明朝万历年间这长达2000余年的岁月中,僰人一直都延续着悬棺葬的习俗。

僰人悬棺和僰人有着太多太多世人无法解释的谜团……

悬棺葬在民间俗称“挂岩子”,是指将死者的灵柩高置于下临江河的悬崖绝壁之上或者崖壁洞穴之中,不加遮盖,不起坟丘的一种奇特的丧葬形式。关于僰人为何要行悬棺葬,早在元代就有人给出了解释。元人李京在《云南志略》中说:“行悬棺葬者,挂得愈高愈吉,以先坠者为吉。”

此外,也有人根据僰族的民间传说给出了解释。

僰族民间传说集《悬棺》之谜》写道:“当僰人受到流行疾病威胁的时候,僰族的祖先神母告诉僰人,只有将棺木放置在绝壁之上,放能逃脱病役的威胁。”由此可见,僰人实许悬棺葬体现了这个民族对岩石的崇拜。

除此之外,还有对悬棺葬的第三种解释。

这种观点认为,僰族人长期居住在山水之间,久而久之,便对自己朝夕相伴的山和水产生了强烈的崇拜之情。因此,死后将自己葬在靠近山水的位置,正好表达了对山水的依恋之情。而将灵柩放在高出水面几十米的绝壁之上,是因为那里云雾缥缈,古人相信灵柩在云雾的包裹之中能吸收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此外,高处还能防潮,防止人兽的侵扰,使得灵柩长久地保持不朽。

8. 珙县 悬崖上的棺材

古滇国是中国历史上最神秘的国家之一,不仅据说拥有南洋三大邪术之一的痋术,还创造了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然而奇怪的是,这样一个存在了500多年的智慧民族却在一夜之间举国消失了。那么古滇国为什么会消失呢?古滇国的人民后来又究竟去了哪里呢?接下来,我们就通过考古发现来揭开古滇国的消失之谜!

云南省晋宁县上蒜乡石寨村有一座不起眼的土山鲸鱼山,但是1954年的时候,当地的村民却在这座貌不惊人的山上发现了轰动考古界的古墓。而考古专家们赶到现场进行一番勘查后,惊奇的发现这竟然是一大片墓葬群,至少有上百座之多。而更惊奇的还在后面,发掘工作正式开展以后,考古专家们不仅在墓中出土了不少金器、玉器,还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我们都知道青铜器是在铁器出现之前的时候,达官贵族们常用的器具,这也就意味着这些古墓等级高的同时,历史应该也不短。

但是这些出土的青铜器造型非常奇特,完全不同于考古专家们之前考古出土过的青铜器,而且上面没有任何铭文记载,所以考古 家们最开始发掘的时候,并没有弄清楚这些古墓所处的年代和墓主人的身份。直到1959年的时候,时任中科院院长的郭沫若在云南博物馆见到了这些青铜器,并因此联想到了《史记》中记载过,西汉时期,中国西南边的几十个少数民族国家中的最大是夜郎国,再往西边就是古滇国,而石寨村的墓葬就在滇池的旁边,所以郭沫若认为这些墓葬很有可能和古滇国有关系。

古滇国这个神秘的国家是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建立的,当时楚国的统治者派楚国大将庄蹻(qiāo)带领军队来到云南的滇池一带,想要把这一片区域占领为楚国所有。但是就在这个时候,楚国却被实力更强的秦国给拿下了,庄蹻(qiāo)和自己的军队,深知这个时候回去就只能归属秦国,要不也是被灭的结果,而他们两个都不想选,于是就留在了滇池一带,并且建立了滇国。但是这个国家不知道为什么,在存在了500年之后就突然神秘的消失了,连相关历史记载也是少之又少。也正因为如此,考古专家们一开始并没有把石寨村的墓葬和古古滇国联系到一起。

之后,根据郭沫若提供的这个线索,考古专家还真在古墓中出土了和古滇国有关的文物,这是一枚金灿灿的印章,经过考古专家的仔细清理,上面刻着的“滇王之印”4个篆书汉字就露了出来,也就是说石寨村的墓葬的确是古滇国的,而且还是属于皇室贵族的。此外,这枚金印的出土也揭露了另一段关于古滇国的历史:汉武帝时期,为了打通西南的的丝绸之路,汉武帝刘彻就曾经派大军南下征伐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部落,古滇国也在其中。

不过,古滇国和其它少数民族不同,它的统治者深知自己国家的实力不如西汉,所以并没有反抗,而是带领着全国上下归附了西汉。汉武帝见古滇国的统治者如此识抬举,于是表示古滇国以后只要服从中央管辖,那么古滇国的统治者就可以继续当国王,并给他颁发了这枚出土的“滇王之印”。那归顺西汉的古滇国后来为什么在历史上直接消失了呢?

这就不得不提及另一个关于滇国的考古发现了。2006年的时候,考古专家们在云南省澄江县旧城村东边的金莲山上发掘出了令人毛骨悚然的一墓。金莲山并不高,只有25米左右,面积稍微大一点,也就大概12万平方米,但是它的地底下却都是密密麻麻的人体遗骸,它们互相堆叠着,一层又一层的叠加,初略估算,至少有上万具之多。因为人体遗骸中还有不少青铜器之类的随葬品,和石寨村墓葬中的青铜器完全是一种工艺和风格,所有考古专家们很快就确定了这也是古滇国的墓葬。

可这些密密麻麻的人体遗骸又是从何而来的呢?据《汉书》记载,在古滇国归顺西汉之后的最开始几年,古滇国作为西汉的地方政权一直和中央朝廷和平相处,服从管辖,定期朝贡。但是随着汉朝廷不断加大对西南地区的汉化,在公元前86年的时候,滇国所属的汉王朝益州郡爆发了大规模的当地部族起义。

所以考古专家们一开始认为,因为滇国挑战了汉朝廷的权威,被出兵镇压,滇国军民在战火中因为屠杀死伤无数,所以才有了这上万具相互叠加的人体遗骸,也直接导致了滇国的灭亡和从历史的长河中消失。虽然这样的推测看起来似乎有理有据,但是却经不起仔细考究。为什么这么说呢?

如果真是这次起义战争造成了这么多的人体遗骸和古滇国的灭亡消失,这些遗骸的身上就应该有很多被刀剑砍伤的痕迹。可事实上,考古专家们发现这些遗骸身上有刀剑砍伤痕迹只占了非常小的一部分,大部分遗骸都是完整的,而且还有不少妇女和婴儿的遗骸。此 ,考古专家们在查阅了更多的史料发现,这次部落起义主要集中在滇池南部通海一带,起义的领导者也并不是滇国国王。

既然在战争中被屠杀灭国的推测不成立,那会不会是国民死于瘟疫后灭国的呢?在古代能造成这么大规模死亡的,也只有天花和黑死病了,但是医学专家通过对这些遗骸取样检测后,也否定了这个推测。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金莲山上的古滇国万人坑不可能是凭空出现的,古滇国更不可能是凭空消失的,总要有个理由吧!

考古专家们翻遍了所有古滇国仅存的文献和史料,终于得出了一个比较靠谱的结论,那就是作为少数民族部落的滇国当时虽然有很多方面都被汉化了,但是依旧保留了和中原其它地区不一样丧葬习俗。那就是古滇国流行二次葬,国民去世后先安葬在自家墓地,到了一定的时间就会在祖坟上建造一个墓穴充当公墓的,然后把国民的遗骸都收集起来全都安葬在公墓里,葬的多了,自然也就层层叠加了。而且为了节约空间,古滇国民众二次下葬的时候,甚至连棺木都不用。这也说明了,古滇国的消失和这上万具遗骸并没有关系。

至于古滇国的消失之谜,考古专家们在云南地区做进一步深入考察研究的时候,在很多当地的少数民族中发现了一些线索。比如云南红河哈尼族的男巫师祭祀时跳的一种舞蹈,就和古滇国出土的青铜器中的舞蹈动作非常的相似。此外,云南很多偏僻少数民族的村庄,也保留了一些古滇国的生活习俗。但是这些无数不多的线索,只能说明古滇国当时对这些少数民族的影响很深,要想证明消失的古滇国人民最后来到了这些少数民族,证据就不够充分了,毕竟这些地方连古滇国最具代表的滇式建筑都没有。

不过,就在考古专家们一筹莫展的时候,遥远的苏门答腊岛竟然传来关于连古滇国的消息。在苏门答腊岛中一个叫作莎摩西的小岛上,生活着一群巴达克人,这些巴达克人所住的房屋都是是史料记载中滇式建筑最典型的长脊短檐,左右两边的屋顶都是向上高高翘起的。而据当地的巴达克人说,他们的祖先的确是外来民族,因为一些原因才迁居到此,并且曾经还和古滇国一样拥有残忍的“猎头”习俗和二次葬的丧葬习俗。

虽然巴达克人拥有这么多与古滇国相似的文明习俗,似乎已经足以证明巴达克人的祖先,就是西汉时期为了摆脱西汉朝廷强权统治而被迫偷偷迁居到苏门答腊岛的古滇国人民,但是想要进一步确定,还需要采样进行DNA比对。可遗憾的是,由于生物科学家们在已有的古滇人遗骸当中并没有找到有效DNA信息,所以现在的巴达克人究竟是不是消失的古滇国人民的后裔,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9. 四川珙县悬棺是什么时候安放的

人悬棺里面装的是僰人。“僰人悬棺”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境内,珙县、兴文、筠连等县境内均有分布。《珙县志》载“珙本僰地,僰人多悬棺”。1956年就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悬棺葬是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的一种葬制。珙县、兴文与云南接壤,为古西南夷腹地,汉武帝开夜郎,置犍为郡时属僰道县。

明代以前的古代崖葬墓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集中在麻塘坝和苏麻湾两地。以将死者的棺木放置在悬崖绝壁上为特征。條萊垍頭

10. 四川珙县悬棺图片

  悬棺,是古代特别是中国西南地区古代生活的人采用的最多的一种祭祀方式,其方法是将去世之人的棺材安置于人迹难至的悬崖峭壁之上,或者停放于天然洞穴之中,或者人工打桩将棺材架于其上,高距地面一般为几十米至 上百米,其景观非常令人惊讶,而且古人采用这种丧葬方式的目的和手段,至今仍是一个千古之迷。  僰人悬棺景区位于宜宾地区珙县境内,面积130平方公里。僰人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少数民族。悬棺葬是僰人的一种特殊葬俗。悬棺在国内分布面较广,但现存最多最集中的地方是珙县洛表乡的麻塘坝和曹营乡的苏麻湾两处,至今在悬岩峭壁上还存放着200多具棺材。麻塘坝亦称僰人人沟,距珙县城60公里,南北狭长,东西两侧奇峰挺拔,峭壁上现存有悬棺160多具,距地面一般高约二十五至五十米左右。苏麻湾距麻塘坝10多公里,在陡峭的石灰岩壁上分布着48具悬棺,可顺水泛舟观悬棺。  “僰人悬棺”都是用质地坚硬的整木雕凿而成,或选择最为险峻的悬崖石瘗葬,棺木仍裸露于外,或在绝壁上凿孔,插入木梁,架棺于上。悬棺离地面数十米至一百多米,迎风挺立,俯视下苍。按古僰人的意思,悬棺入云,是吸日月之精气。在白云乱绕;高耸入天的奇蜂陡壁上,我们还能看到“僰人悬棺”,这些悬棺已经在高高的空中悬挂了数百年,经历着岁月的剥蚀,经历着风风雨雨,至今仍牢实地迎空展示着。  麻塘坝和苏麻湾两处悬棺的制式相同,其悬置方式有3种:一是在峭壁凹入可避风处,凿孔插桩,架棺于上;二是凿岩为穴,置棺于内;三是利用岩壁天然缝隙或洞穴,置棺于内。棺内的殉葬物品,系明代制作的生活用品。置悬棺的岩壁上有许多红色彩绘壁画,内容丰富,线条粗犷,构图简练,形象逼真,具有浓郁的民族艺术风格。悬棺离地面高度一般在26-50米之间,高的可达100米。至于僰人为何采用悬棺安葬死者,他们又是如何将沉重的棺材安置到悬崖上去的,至今还是一个有待解开的谜。

Hash:ce46ae1bf5b24237867bdc3b0535e83d2c67175b

声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