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方初现一盅两件、倒茶叩首的广东早茶,它

去茶楼饮茶,是整个广东人文化的缩影。在旧时,一个推车,上百个蒸笼,虾饺、烧卖、糯米鸡等推到客人面前,由客人随意挑选。一盅两件,三五知己,可能就是一个上午。

 

广东的饮茶文化长生不衰,与自古以来贸易兴盛,经济交融分不开的。在广东,早茶十分可疑谈生意、交换信息,而普通人则在这里谈天说地,纾解压力,换得浮生半日闲。

 

广东的饮茶文化最早兴起于佛山,清朝咸丰年间,在佛山出现了一种叫做「一厘馆」的店家,门口挂着有「茶话」二字的木牌,内部装修简单,木桌板凳,为客人提供一个歇脚聊天的地方。后来,「茶话」变成了「茶居」,「居」的意思是给文化人或者闲情逸致人士提供一个更为优雅、别致的去处。等到后来,大家最为熟悉的「茶楼」出现了,「茶楼」顾名思义,就是有楼,他设有厅堂雅座,周边还设有包间,而地下门面就用来卖糕点、点心。

 

那个年代随着发展,茶楼越来越多,一般小市民也会上茶楼吃早点,但是又不是能像达官贵人一样天天去,于是一种叫「二厘馆」的茶馆就出现了,他同样提供点心,满足小市民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二厘馆」的茶资只需要二厘,而茶楼的茶资却需要三分六厘,期间相差了十几倍。故而当时流行了「有钱楼上楼,没钱地下蹴」的说法,蹴也就是蹲的意思。

 

如今早茶,虽然叫早茶,但并不是只喝茶,也不是只吃点心,是两者缺一不可。

所以「一盅两件」真是对早茶最精辟的解释了。「一壶茶,两笼点心」。早茶,早茶,有点醉翁之意不在酒,叹的不仅仅是茶,也是种类繁多、精美可口的点心,更是这其中的人生呀,是“老广”慢悠悠消磨一个上午的生活方式。

 

当然倒茶也是有仪式的,广东人会给替自己斟茶的人行叩茶礼。

至于为什么是「两个指尖轻叩桌面」。相传乾隆皇帝和纪晓岚微服巡游江南时,来到一家茶楼,作为皇帝的乾隆一时高兴,竟给臣子纪晓岚斟起茶来。

但他们是微服巡游,绝对不能暴露皇帝身份,但又不能失此大礼。

纪晓岚急中生智,屈起两指如屈膝状轻点桌面代表三跪,然后合上拳头轻叩桌面代表叩头九拜,这样既可不暴露皇帝的身份,又不失礼仪。

后来传到民间,因无须如此大礼,遂改为两个指头轻叩桌面,以示谢意,就一直流传至今。

 

Hash:9627a5254221bc5b6d878fcd1d375bcb91169a57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